使用手冊 Motherboard P8Z77-V LX2
T7665 第一版 2012 年 8 月發行 版權說明 ©ASUSTeK Comput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目錄內容 安全性須知........................................................................................................................................ vi 電氣方面的安全性.............................................................................................................. vi 操作方面的安全性.............................................................................................................. vi 關於這本使用手冊..............................................................................................................
目錄內容 3.2.1 EZ 模式(EZ Mode)..................................................................................... 3-3 3.2.2 進階模式(Advanced Mode).................................................................... 3-4 3.3 主選單(Main)................................................................................................................ 3-6 3.4 Ai Tweaker 選單(Ai Tweaker)............................................................................... 3-8 3.5 進階選單(Advanced)......................................
目錄內容 第五章:RAID 功能設定 5.1 5.2 RAID 功能設定.................................................................................................................. 5-1 5.1.1 RAID 定義........................................................................................................... 5-1 5.1.2 安裝 Serial ATA(SATA)硬碟機........................................................... 5-2 5.1.3 在 BIOS 程式中設定 RAID.......................................................................... 5-2 5.1.
安全性須知 電氣方面的安全性 • 為避免可能的電擊造成嚴重損害,在搬動電腦主機之前,請先將電腦電源線暫時 從電源插槽中拔掉。 • 當您要加入硬體裝置到系統中時,請務必先連接該裝置的訊號線,然後再連接電 源線。可能的話,在安裝硬體裝置之前先拔掉電腦的電源供應器電源線。 • 當您要從主機板連接或拔除任何的訊號線之前,請確定所有的電源線已事先拔 掉。 • 在使用介面卡或擴充卡之前,我們建議您可以先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這些裝置 有可能會干擾接地的迴路。 • 請確定電源供應器的電壓設定已調整到本國 / 本區域所使用的電壓標準值。若您 不確定您所屬區域的供應電壓值為何,請就近詢問當地的電力公司人員。 • 如果電源供應器已損壞,請不要嘗試自行修復。請將之交給專業技術服務人員或 經銷商來處理。 操作方面的安全性 • 在您安裝主機板以及加入硬體裝置之前,請務必詳加閱讀本手冊所提供的相關資 訊。 • 在使用產品之前,請確定所有的排線、電源線都已正確地連接好。若您發現有任 何重大的瑕疵,請儘速聯絡您的經銷商。 • 為避免發生電氣短路情形,請務必將所有沒用到的螺絲、迴紋針及其他零件收 好,不要遺留在主機板上或電腦主機中。 • 灰塵
關於這本使用手冊 產品使用手冊包含了所有當您在安裝華碩 P8Z77-V LX2 主機板時所需用到的資 訊。 使用手冊的編排方式 使用手冊是由下面幾個章節所組成: • 第一章:產品介紹 您可以在本章節中發現諸多華碩所賦予本主機板的優異特色。利用簡潔易懂 的說明讓您能很快地掌握本主機板的各項特性,當然,在本章節中我們也會提 及所有能夠應用在本主機板的新產品技術。 • 第二章:硬體裝置資訊 本章節描述所有您在安裝系統元件時必須完成的硬體安裝程序。詳細內容有: 處理器與記憶體安裝、跳線選擇區設定以及主機板的各種裝置接頭。 • 第三章:BIOS 程式設定 本章節描述如何使用 BIOS 設定程式中的每一個選單項目來更改系統的組態 設定。此外也會詳加介紹 BIOS 各項設定值的使用時機與參數設定。 • 第四章:軟體支援 您可以在本章節中找到所有包含在華碩驅動程式及公用程式光碟中的軟體相 關資訊。 • 第五章:RAID 磁碟陣列設定 本章節提供本主機板的 RAID 設定資訊。 • 第六章:Intel® 技術支援 本章節介紹了主機板包含的 Intel® 2012 desktop responsiveness 技術。 • 第七
提示符號 為了能夠確保您正確地完成主機板設定,請務必注意下面這些會在本手冊中出現的 標示符號所代表的特殊含意。 警告:提醒您在進行某一項工作時要注意您本身的安全。 小心:提醒您在進行某一項工作時要注意勿傷害到電腦主機板元件。 要:此符號表示您必須要遵照手冊所描述之方式完成一項或多項軟硬體的 重 安裝或設定。 注意:提供有助於完成某項工作的訣竅和其他額外的資訊。 跳線帽及圖示說明 主機板上有一些小小的塑膠套,裡面有金屬導線,可以套住選擇區的任二隻針腳 (Pin)使其相連而成一通路(短路),本手冊稱之為跳線帽。 有關主機板的跳線帽使用設定,茲利用以下圖示說明。以下圖為例,欲設定為 「Jumper ™ Mode」,需在選擇區的第一及第二隻針腳部份蓋上跳線帽,本手冊圖示 即以塗上底色代表蓋上跳線帽的位置,而空白的部份則代表空接針。以文字表示為: [1-2]。 因此,欲設定為「JumperFree ™ Mode」,以右圖表 示即為在「第二及第三隻針腳部份蓋上跳線帽」,以文 字表示即為:[2-3]。 1 2 Jumper Mode 2 3 Jumper Free (Default) 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的產
代理商查詢 華碩主機板在台灣透過聯強國際與精技電腦兩家代理商出貨,您請參考下列範例 圖示找出產品的 12 碼式序號標籤(下圖僅供參考),再至 http://tw.asus.com/support/ eService/querydist_tw.
P8Z77-V LX2 規格列表 中央處理器 ® 支 援採用 LGA1155 規格插槽的第三代 / 第二代 Intel Core ® ® ™ i7/ Core ™ i5/Core ™ i3/Pentium /Celeron 處理器 支援 22nm/32nm 處理器 ® 支援 Intel Turbo Boost 2.0 技術 ® * 對 Intel Turbo Boost 2.0 技術的支援依照處理器的類型而不同 ** 請造訪 tw.asus.com 取得最新的 Intel 處理器支援列表 ® 晶片組 Intel Z77 Express 晶片組 記憶體 4 x 記 憶 體 插 槽, 支 援 使 用 符 合 non-ECC unbuffered 2400 ( 超 頻 )/2200 ( 超 頻 )/2133( 超 頻 )/1866 ( 超 頻 )/1600/1333/1066MHz 記憶體,最高可以擴充至 32GB 支援雙通道記憶體架構 ® 支援 Intel Extreme Memory Profile(XMP)技術 *對 高速記憶體的支援會受到特定處理器之物理特性的影響,請造訪 tw.
P8Z77-V LX2 規格列表 USB Intel® Z77 Express 晶片組 - 支援華碩 USB 3.0 Boost UASP 模式 *: - 4 x USB 3.0/2.0 連接埠(二組在主機板中央,二組在後側 面板 - 8 x USB 2.0 連接埠(四組在主機板中央,四組在後側面板) ® * USB 3.0 連接埠僅支援 Windows 7 或更新版本的作業系統。UASP 標 ® 準僅支援 Windows 8。 華碩獨家功能 華碩 DIGI+ VRM 技術: - 數位供電控制:CPU 與 iGPU 的數位供電設計 - ASUS 4+1 相供電設計 華碩 EPU - EPU 華碩獨家功能: - USB 3.0 Boost 支援最新的 USB 3.
P8Z77-V LX2 規格列表 後側面板裝置連接埠 1 1 1 1 x x x x 1 2 4 3 x RJ-45 網路連接埠 x USB 3.0/2.0 連接埠 x USB 2.0/1.1 連接埠 插孔 8 聲道音效 I/O 面板 內建 I/O 裝置連接埠 1 2 2 4 1 1 2 1 1 1 1 1 1 1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BIOS 功能 64 Mb Flash ROM、UEFI AMI BIOS、PnP、DMI2.0、WfM2.0、 SM BIOS 2.7、ACPI 4.0a、 多 國 語 言 BIOS 程 式、ASUS EZ Flash 2、ASUS CrashFree BIOS 3、F12 PrintScreen Function、 F3 Shortcut Function、ASUS DRAM SPD (Serial Presence Detect) memory information 管理功能 WfM 2.0、DMI 2.
建立您的電腦系統 在您拿到本主機板包裝盒之後,請馬上檢查下面所列出的各項標準配件是否齊全。 nual P8Z77-V LX2 LGA1155 User Ma 華碩 P8Z77-V LX2 主機板 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 DVD 光碟 2 x Serial ATA 6.
建立 PC 系統所需的其它工具與元件 一袋螺絲 Philips ( 十字 ) 螺絲起子 PC 機殼 電源供應裝置 Intel LGA 1155 處理器 Intel LGA 1155 相容處理器風扇 記憶體模組 SATA 硬碟 SATA 光碟機(選購) 顯示卡(選購) 上表所列的工具與元件並不包含在主機板包裝盒內。 xiv
產品介紹 1.1 特殊功能 1.1.1 產品特寫 1 支援 LGA1155 規格的第三代/第二代 Intel® Core™ i7/Core™ i5/Core™ i3/ Pentium®/Celeron® 處理器 本主機板支援最新 LGA1155 封裝,且整合 iGPU、記憶體與 PCI Express 控制器 以支援內建的繪圖處理器、雙通道(四個記憶體模組)DDR3 記憶體與 16 條 PCI Express 3.0/2.
I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 功能 第一章 I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 用來提升整個系統效能,透過已經安裝的高速 SSD(最小空間需為 18.
八聲道高傳真音效 第一章 本主機板內建的八聲道 HD 高傳真音效編碼晶片(High Definition Audio,之前稱 Azalia)支援高品質的 192KHz/24-bit 音效輸出,並支援音效連接埠偵測功能,可以 自動偵測每個音效連接埠的連接狀態。若連接不正確,會自動提醒使用者。使用者再 也不用擔心分不清輸入、輸出與麥克風連接埠了。 採用 100% 高品質高傳導性固態電容 本主機板全部採用高傳導性固態電容,可增加主機板使用壽命,且具備更好的的耐 高溫性。 符合 ErP 規範 本主機板符合歐盟規定的能源相關產品(Energy-related Products,ErP)規範。ErP 規範規定產品在耗能方面須符合一定的能源效益要求,這也正與華碩對於建立友善環 境、生產高效能產品的企業願景一致。透過設計與創新來降低產品的二氧化碳排放, 從而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華碩 P8Z77-V LX2 主機板使用手冊 1-3
1.2 主機板概述 1.2.
1.2.2 主機板結構圖 1 2 3 1 4 第一章 21.3cm(8.4in) CPU_FAN KBMS CHA_FAN2 DIGI +VRM HDMI ATX12V DDR3 DIMM_B2 (64bit, 240-pin module) LAN_USB12 CHA_FAN1 PWR_FAN AUDIO PCIEX1_1 USB3_34 P8Z77-V LX2 RTL 8111F 30.5cm(12.
主機板元件說明 第一章 連接插槽/開關與跳線選擇區/插槽 1. 中央處理器/機殼/電源風扇電源插槽 (4-pin CPU_FAN、4-pin CHA_FAN1/2、3-pin PWR_FAN) 2. 主機板電源插槽(24-pin EATXPWR、4-pin EATX12V) 3. DDR3 記憶體插槽 USB 3.0 擴充套件排線插槽(20-1 pin USB3_34) 4. 待機狀態電力指示燈(SB_PWR) 5. Intel® Z77 Serial ATA 3.0 Gb/s 裝置連接插槽 6. (7-pin SATA3G_1-4 [藍色]) Intel® Z77 Serial ATA 6.0 Gb/s 裝置連接插槽 7. (7-pin SATA6G_1/2 [灰色]) 系統控制面板連接排針(10-1 pin PANEL) 8. 9. 喇叭連接插座(4-pin SPEAKER) 10. USB 2.0 擴充套件排線插槽(10-1 pin USB5~8) CMOS 組態資料清除(3-pin CLRTC) 11. 12.
1.2.
記憶體設定 您可以任意選擇使用 1GB、2GB、4GB 與 8GB 的 unbuffered non-ECC DDR3 記憶體 模組至本主機板的記憶體插槽上。 第一章 • 您可以在 Channel A、Channel B 安裝不同容量的記憶體模組,在雙通 道設定中,系統會偵測較低容量通道的記憶體容量。任何在較高容量 通道的其他記憶體容量,會被偵測為單通道模式執行。 • 由於 Intel 第二代處理器的組態,DDR3 2200(及以上)/2000/1800MHz 記憶體模組會以預設值 DDR3 2133/1866/1600MHz 頻率運作。 • 根據 Intel 處理器規格,建議記憶體電壓低於 1.
P8Z77-V LX2 主機板記憶體合格供應商列表(QVL) DDR3 2400MHz 型號 容量 Transcend TX2400KLU-4GK (381850)(XMP) 4GB(2x 2GB) SS/DS 晶片 廠牌 晶片 時序 型號 電壓 SS - - 1.
P8Z77-V LX2 主機板記憶體合格供應商列表(QVL) DDR3 2000MHz 第一章 支援記憶體插槽(選配) 1 DIMM 2 DIMM 4 DIMM • • • • • • • • • • • • • • • • 供應商 型號 容量 S S / 晶片 DS 廠牌 晶片 型號 時序 電壓 Apacer CORSAIR CORSAIR G.SKILL G.SKILL G.SKILL GEIL 78.AAGD5.
供應商 型號 容量 S S/ DS 晶片廠牌 A-DATA AM2U16BC2P1 2GB SS A-DATA A-DATA AD31600E001GM(O)U3K 3GB(3 x 1GB) SS - A-DATA AM2U16BC4P2 4GB DS A-DATA A-DATA A-DATA CORSAIR CORSAIR CORSAIR CORSAIR CORSAIR CORSAIR CORSAIR CORSAIR CORSAIR CORSAIR CORSAIR CORSAIR CORSAIR Crucial G.SKILL G.SKILL G.SKILL G.SKILL G.SKILL G.SKILL G.SKILL G.SKILL G.SKILL G.
P8Z77-V LX2 主機板記憶體合格供應商列表(QVL) DDR3 1600MHz 供應商 型號 S S/ DS 晶片廠牌 晶片型號 時序 電壓 支援記憶體插槽(選配) 1 DIMM 2 DIMM 4 DIMM 12GB(3x4GB) DS - - 9-9-9-27 1.65V • • • 2GB DS - D1288JPN DPLD9U - - 1.65V • • • 11-11-11-28 1.35V-1.5V • • • 8 8 9 9 9-9-9-27 9 1.65V 1.65V 1.65V 1.65V XMP 1.35V 1.65V 1.65V 1.
供應商 型號 容量 S S / 晶片廠牌 DS 晶片型號 時序 電壓 Crucial Crucial CT12864BA1339.8FF CT25664BA1339.16FF BL25664BN13 37.16FF (XMP) 1GB 2GB 6GB (3 x 2GB) SS DS Micron Micron 9FF22D9KPT 9KF27D9KPT 9 9 - 支援記憶體插槽(選配) 1 DIMM 2 DIMM 4 DIMM • • • • • • DS - - 7-7-7-24 1.65V • • • ELPIDA EBJ10UE8EDF0-DJ-F 1GB SS ELPIDA J1108EDSE-DJ-F - • • • ELPIDA EBJ21UE8EDF0-DJ-F 2GB DS ELPIDA J1108EDSE-DJ-F - • • 1GB SS G.SKILL - - - • • • SS - - 9-9-9-24 1.
P8Z77-V LX2 主機板記憶體合格供應商列表(QVL) DDR3 1333MHz 供應商 型號 PSC PSC SAMSUNG SAMSUNG SAMSUNG SAMSUNG SAMSUNG Super Talent MT8JTF25664AZ1G4D1 MT8JTF25664AZ1G4M1 MT16JTF25664AZ1G4F1 MT16JTF51264AZ1G4D1 NT4GC64B8HG0NFCG AL7F8G73F-DJ2 AL8F8G73F-DJ2 M378B2873FHS-CH9 M378B5773DH0-CH9 M378B5673FH0-CH9 M378B5273CH0-CH9 M378B1G73AH0-CH9 W1333UA1GH Super Talent W1333UX2G8(XMP) Super Talent Super Talent W1333UB2GS W1333UB4GS Super Talent W1333UX6GM Micron Micron Micron 第一章 Micron NANYA Transcend Transcend Transcend
時序 電壓 SS DS SS DS Micron Micron ELPIDA ELPIDA 9GF22D9KPT 9HF22D9KPT J1108EDSE-DJ-F J1108EDSE-DJ-F 7 7 - 1.35V(low voltage) 1.35V(low voltage) 支援內存插槽(選配) 1 DIMM 2 DIMM 4 DIMM • • • • • • • • • • • • 1GB SS ELPIDA J1108BFSE-DJ-F 7 1.5V • • • 2GB DS 4GB DS ELPIDA Hynix J1108BDSE-DJ-F H5TQ2G83AFR 7 7 1.5V 1.
1.2.4 擴充插槽 安裝或移除任何擴充卡之前,請暫時先將電腦的電源線拔出。如此可免除 因電氣殘留於電腦中而發生的意外狀況。 第一章 1 P8Z77-V LX2 2 3 4 5 6 插槽 編號 插槽說明 1 PCIe 2.0 x1_1 插槽 2 PCIe 3.0/2.0 x16_1 插槽 [藍色](x16 模式) 3 PCIe 2.0 x1_2 插槽 4 PCIe 2.0 x16_2 插槽 [黑色](x4 模式) 5 PCI 插槽 1 6 PCI 插槽 2 VGA 設定 一張 VGA/PCIe 顯示卡 二張 VGA/PCIe 顯示卡 1-16 第一章:產品介紹 PCI Express 運作模式 PCIe 3.0/2.0 x16_1 x16 (建議使用單張顯示卡) x16 PCIe 2.
• 在 CrossFireX™ 模式下,建議您將 PCI Express x16 顯示卡安裝在 PCIe 3.0/2.0 x16_1 插槽與 PCIe 2.
1.2.5 跳線選擇區 CMOS 組態資料清除(3-pin CLRTC) 第一章 在主機板上的 CMOS 記憶體中記載著正確的時間與系統硬體組態等資料,這些資 料並不會因電腦電源的關閉而遺失資料與時間的正確性,因為這個 CMOS 的電源是 由主機板上的鋰電池所供應。 P8Z77-V LX2 CLRTC 1 2 2 3 Normal (Default) Clear RTC P8Z77-V LX2 Clear RTC RAM 想要清除這些資料,可以依照下列步驟進行: 1. 關閉電腦電源,拔掉電源線; 2. 將 CLRTC 跳線帽由 [1-2](預設值)改為 [2-3] 約五∼十秒鐘(此時即清 除 CMOS 資料),然後再將跳線帽改回 [1-2]。 3. 插上電源線,開啟電腦電源。 4.
1.2.6 內建 LED 指示燈 1. 待機狀態電源指示燈(Standby Power LEDs) 第一章 當系統連接到電源時,待機狀態電源指示燈就會亮起。 SB_PWR P8Z77-V LX2 ON Standby Power OFF Powered Off P8Z77-V LX2 Onboard LED 1.2.7 內部連接埠 1.
2. Intel® Z77 Serial ATA 6.0 Gb/s 裝置連接插槽(7-pin SATA6G_1/2 [ 灰色 ]) 這些插槽可支援使用 Serial ATA 6.0 Gb/s 排線來連接 Serial ATA 6.0 Gb/s 硬 碟。 SATA6G_2 SATA6G_1 GND RSATA_RXP1 RSATA_RXN1 GND RSATA_TXN1 RSATA_TXP1 GND P8Z77-V LX2 GND RSATA_RXP2 RSATA_RXN2 GND RSATA_TXN2 RSATA_TXP2 GND 第一章 若您安裝了 Serial ATA 硬碟,您可以透過 Intel® Rapid Storage 技術,與內建 的 Intel® Z77 晶片組來建立 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 磁碟陣列。 P8Z77-V LX2 SATA 6.
3. USB 2.0 連接插槽(10-1 pin USB5~10) 第一章 這些 USB 擴充套件排線插槽支援 USB 2.0 規格,將 USB 模組排線連接至任 何一個插槽,然後將模組安裝到機殼後側面板中開放的插槽。這些 USB 插槽與 USB 2.0 規格相容,並支援傳輸速率最高達 480Mbps。 PIN 1 USB+5V USB_P5USB_P5+ GND PIN 1 USB+5V USB_P7USB_P7+ GND P8Z77-V LX2 USB+5V USB_P6USB_P6+ GND NC USB56 USB+5V USB_P8USB_P8+ GND NC USB78 P8Z77-V LX2 USB2.0 connectors 請勿將 1394 排線連接到 USB 插槽上,這麼做可能會導致主機板的損毀。 USB 2.
4.
6.
7. USB 3.0 連接插槽(20-1 pin USB3_34) 這個插槽用來連接額外的 USB 3.0 連接埠模組,並與 USB 3.0 規格相容,支 援傳輸速率最高達 4.8Gbps,若是您的機殼提供有 USB 3.0 前面板連接排線, 將該排線連接至本插槽,就可擁有前面板 USB 3.0 解決方案。 第一章 USB3_34 P8Z77-V LX2 P8Z77-V LX2 USB3.0 Front panel connector 您可將華碩 USB 3.0 前置面板外接盒連接至本插槽,以獲得前面板 USB 3.
8. Intel® Z77 Serial ATA 3.0 Gb/s 裝置連接插槽(7-pin SATA3G_1-4 [ 藍色 ]) SATA3G_3 SATA3G_2 SATA3G_1 GND RSATA_TXP3 RSATA_TXN3 GND RSATA_RXN3 RSATA_RXP3 GND GND RSATA_TXP2 RSATA_TXN2 GND RSATA_RXN2 RSATA_RXP2 GND GND RSATA_TXP1 RSATA_TXN1 GND RSATA_RXN1 RSATA_RXP1 GND 若您安裝了 Serial ATA 硬碟,您可以透過 Intel® Rapid Storage 技術,與內建 的 Intel® Z77 晶片組來建立 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 磁碟陣列。 P8Z77-V LX2 GND RSATA_RXP4 RSATA_RXN4 GND RSATA_TXN4 RSATA_TXP4 GND SATA3G_4 P8Z77-V LX2 SATA 3.
9. 主機板電源插槽(24-pin EATXPWR、8-pin EATX12V) 這些電源插槽用來連接一個 ATX +12V 電源。電源所提供的連接插頭已經過 特別設計,只能以一個特定方向插入主機板上的電源插槽。找到正確的插入方 向後,僅需穩穩地將之套進插槽中即可。 第一章 ATX12V GND GND +12V DC +12V DC PIN 1 P8Z77-V LX2 EATXPWR +3 Volts +12 Volts +12 Volts +5V Standby Power OK GND +5 Volts GND +5 Volts GND +3 Volts +3 Volts GND +5 Volts +5 Volts +5 Volts -5 Volts GND GND GND PSON# GND -12 Volts +3 Volts PIN 1 P8Z77-V LX2 ATX power connectors • 建議您使用與 2.
10.
11. Direct 連接插槽(2-pin DRCT) 這組插槽用來連接支援 DirectKey 功能的機殼按鍵。請將支援 DirectKey 的按 鈕排線,從機殼連接至主機板上此插槽。 第一章 WIN8_RE_BUTTON# GND DRCT P8Z77-V LX2 PIN 1 P8Z77-V LX2 DRCT connector 請確認機殼支援連接 DirectKey 功能的按鈕排線。詳細資訊請參考隨機殼 一起附帶的技術檔案。 12.
2 硬體裝置資訊 2.1 建立您的電腦系統 2.1.1 安裝主機板 本章節的圖示僅供參考,主機板的構造可能會隨著型號而有所不同,但是 安裝的步驟仍然是相同的。 1.
2.
將六個螺絲按照圖示的方向將主機板鎖在機殼內。 第二章 3.
2.1.
3 4 C 第二章 A B 5 華碩 P8Z77-V LX 主機板使用手冊 2-5
2.1.
取出散熱片與風扇 1 第二章 2 A B B A 華碩 P8Z77-V LX 主機板使用手冊 2-7
2.1.
2.1.
2.1.
2.1.
2.2 主機板後側與音效連接插頭 2.2.1 後側面板連接插頭 1 2 9 3 8 7 6 4 5 後側面板連接埠 第二章 1. PS/2 滑鼠連接埠 6. USB 3.0 連接埠 1 和 2 2. VGA 連接埠 7. USB 2.0 連接埠 3 和 4 ® 3. Intel LAN (RJ-45) 網路連接埠 * 8. HDMI 連接埠 4. 音效輸出 / 輸入接頭 ** 9. PS/2 鍵盤連接埠 5. USB 2.0 連接埠 1 和 2 * 與 **: 請參考下頁表格中網路連接埠指示燈與音效連接埠的定義。 • 由於 USB 3.0 的限制,USB 3.0 裝置只能在 Windows 作業系統環境下, 以及安裝過 USB 3.0 驅動程式後才能使用。 • USB 3.0 裝置只能用來作為資料磁碟。 • 強烈建議您將 USB 3.0 裝置連接至 USB 3.0 連接埠,才能讓您的 USB 3.
* 網路指示燈之燈號說明 Activity 連線指示燈 Speed 指示燈 狀態 說明 狀態 說明 關閉 沒有連線 關閉 連線速度 10 Mbps 橘色燈號 已連線 橘色燈號 連線速度 100 Mbps 閃爍 資料傳輸中 綠色燈號 連線速度 1 Gbps ACT/LINK SPEED 指示燈 指示燈 網路連接埠 接頭 淺藍色 (後側面板) 草綠色 (後側面板) 粉紅色 (後側面板) 草綠色 (前面板) 耳機/二聲道 喇叭輸出 四聲道喇叭 輸出 六聲道喇叭輸出 八聲道喇叭輸出 聲音輸入端 後置喇叭輸出 後置喇叭輸出 後置喇叭輸出 聲音輸出端 前置喇叭輸出 前置喇叭輸出 前置喇叭輸出 麥克風輸入 麥克風輸入 中央聲道/重低音喇 叭輸出 中央聲道/重低音喇 叭輸出 – – – 側邊喇叭輸出 華碩 P8Z77-V LX 主機板使用手冊 第二章 ** 二、四、六或八聲道音效設定 2-13
2.2.2 音效輸出 / 輸入連接圖示說明 音效輸出/輸入連接埠 淺藍色 草綠色 粉紅色 連接耳機與麥克風 第二章 連接立體聲喇叭 連接 2.
連接 4.1 聲道喇叭 第二章 連接 5.1 聲道喇叭 連接 7.
2.3 第一次啟動電腦 1. 確認所有排線與接腳都接妥,然後蓋上機殼的外蓋。 2. 確定所有的開關都已關閉 3. 將電源線接上機殼背面的電輸入插座。 4. 情況許可的話,最好將電源線路上加接突波吸收 / 保護器。 5. 您可以先開啟以下周邊的電源: 6. a. 顯示器 b. 外接式 SCSI 接頭周邊裝置(從串連的最後端開始) c.
3 BIOS 程式設定 3.
3.2 BIOS 設定程式 使用 BIOS 設定進行 BIOS 更新或設定參數。BIOS 畫面包括導航鍵及簡訊幫助您使 用 BIOS 設定程式。 在開機啟動時進入 BIOS 請按照以下步驟在開機啟動時進入 BIOS • 在系統開機自我測試(POST)時,按下 鍵。如您超過時間才按 鍵,則 POST 程式會自動繼續執行啟動測試。 在系統開機自我測試(POST)後進入 BIOS 請按照以下步驟在系統開機自我測試後進入 BIOS • 按下 ++ 鍵 • 按下機殼上的重啟按鈕。 • 按下電源開關關閉系統並重新開機。只有在前兩項操作未能進入 BIOS 設定后才進 行本項操作。 • 在本章節的 BIOS 程式畫面僅供參考,將可能與您所見到的畫面有所 差異。 • 若您想在 BIOS 設定程式中使用滑鼠操控,請先確認已將滑鼠連接至 主機板。 • BIOS 程式的出廠預設值可讓系統運作處於最佳效能,但是若系統因您 改變 BIOS 程式而導致不穩定,請讀取出廠預設值來保持系統的穩定。 請參閱 3.
3.2.1 EZ 模式(EZ Mode) 本主機板的 BIOS 設定程式的預設值為 EZ Mode。您可以在 EZ Mode 中檢視系統基 本資料,並可以選擇顯示語言、喜好設定及開機裝置順序。若要進入 Advanced Mode, 請點選 Exit/Advanced Mode 並選擇 Advanced Mode。 進入 BIOS 設定程式的畫面可個人化設定,請參考 3.7 啟動選單(Boot) 中關於 Setup Mode 項目的說明。 普通模式 選擇啟動裝置順序 不儲存變更並離開 BIOS 設定程 式、儲存變更並重新啟動系統, 或是進入進階模式(A d v a n c e d Mode) 第三章 顯示 CPU/主機板溫度、CPU/5V/ 3.
3.2.
選單項目 於功能表列選定選項時,被選擇的功能將會反白,即選擇 Main 選單所出現的項 目。 點選選單中的其他項目(例如:Ai Tweaker、Advanced、Monitor、Boot 與 Exit)也 會出現該項目不同的選項。 返回 在子選單時即會出現此按鈕。請按下 鍵或使用滑鼠按下此按鍵回到前一選 單畫面。 子選單 在選單畫面中,若功能選項前面有一個小三角形標記,代表此為子選單,您可利用 方向鍵來選擇,並按下 鍵來進入子選單。 設定視窗 在選單中選擇功能項目,然後按下 鍵,程式將會顯示包含此功能所提供的 選項小視窗,您可以利用此視窗來設定您所想要的設定。 捲軸 在選單畫面的右方若出現如右圖的捲軸畫面,即代表此頁選項超過可顯示的畫面, 您可利用上/下方向鍵或是 PageUp/PageDown 鍵來切換畫面。 操作功能鍵 在選單畫面的右下角將顯示 BIOS 設定程式的操作功能鍵,請使用操作功能鍵選擇 項目進行設定。 線上操作說明 第三章 在選單畫面的右上方為目前所選擇的作用選項的功能說明,此說明會依選項的不同而 自動變更。使用 按鍵來抓
3.3 主選單(Main) 主選單只有在您進入 Advanced Mode 時才會出現。您可以由主選單檢視系統基本資 料,並設定系統日期、時間、語言和安全性。 安全性選單(Security) 本選單可讓您改變系統安全設定。 第三章 • 若您忘記設定的 BIOS 密碼,可以採用清除 CMOS 即時鐘(RTC)記 憶體。請參考 1.2.5 跳線選擇區 一節的說明。 • Administrator 或 User Password 項目預設值為 Not Installed,當您設 定密碼之後將顯示為 Installed.
Administrator Password(設定系統管理者密碼) 當您設定系統管理者密碼後,建議您先登入您的帳戶,以免 BIOS 設定程式中的某 些資訊無法檢視或變更設定。 請依照以下步驟設定系統管理者密碼(Administrator Password): 1. 請選擇 Administrator Password 項目並按下 。 2. 由 Create New Password 視窗輸入欲設定的密碼,輸入完成按下 。 3. 請再一次輸入密碼以確認密碼正確。 請依照以下步驟變更系統管理者密碼(Administrator Password): 1. 請選擇 Administrator Password 項目並按下 。 2. 由 Enter Current Password 視窗輸入密碼並按下 。 3. 由 Create New Password 視窗輸入新密碼,輸入完成按下 。 4.
3.
Ai Overclock Tuner [Auto] 本項目可以讓您設定 CPU 的超頻選項來達到您所想要的 CPU 外頻。請選擇以下任 一種預設的超頻選項: [Auto] 自動載入系統最佳化設定值。 [Manual] 可讓您獨立設定超頻參數。 以下項目只有當您將 Ai Overclock Tuner 設定為 [Manual] 后才會出現。 BCLK/PCIE Frequency [XXX] 本項目可讓您調整 CPU 及 VGA 頻率以提昇系統效能。您可以使用 <+> 與 <-> 鍵調整數值,或著也可以使用數字鍵盤輸入所需的數值。數值變更的範圍由 80.0MHz 至 300.
Internal PLL Overvoltage [Auto] 本項目用來設定 Internal PLL 超壓。設定值有:[Auto] [Enabled] [Disabled]。 CPU bus speed : DRAM speed ratio mode [Auto] 本項目用來設定 CPU 匯流排速度與 DRAM 速度的倍頻模式。 [Auto] DRAM 速度設定為最優化設定。 [100:133] CPU 匯流排速度與 DRAM 速度倍頻為 100:133。 [100:100] CPU 匯流排速度與 DRAM 速度倍頻為 100:100。 Memory Frequency [Auto] 本項目可讓您設定記憶體的運作頻率。設定選項會隨著 BCLK/PCIE Frequency 設 定值變動。設定值有:[Auto] [DDR3-800MHz] [DDR3-1066MHz] [DDR3-1333MHz] [DDR3-1400MHz] [DDR3-1600MHz] [DDR3-1800MHz] [DDR3-1866MHz] [DDR32000MHz] [DDR3-2133MHz] [DDR3-2200
CPU Power Management 以下的項目可以讓您調整 CPU 倍頻的數值與功能。 CPU Ratio [Auto] 本項目用來調整處理器核心時脈與前側匯流排頻率的比值,請使用 <+> 與 <-> 按鍵來調整數值。設定值會根據安裝的處理器而有所不同。 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 [Enabled] 本功能可以讓您開啟或關閉 Intel EIST 技術(Enhanced Intel ® SpeedStep Technology)。 [Disabled] 關閉這項功能。 [Enabled] 啟動 Intel EIST 技術,使系統自動調整處理器電壓與頻率以減少 耗電量幫助散熱。 Turbo Mode [Enabled] 本項目只有在 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 設定為 [Enabled] 時才 會出現。 [Enabled] 本項目用來讓處理器核心在特定情況下以比標示頻率更快的速度 運行。 [Disabled] 關閉這項功能。 以下的項目只有在 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
DIGI+ VRM CPU Load-Line Calibration [Auto] Load-line 是根據 Intel 所訂立之 VRM 規格,其設定值將影響 CPU 電壓。CPU 運作電壓將依 CPU 的負載呈比例性遞減,當您將此項目的設定值設定越高時,將 可提高電壓值與超頻能力,但會增加 CPU 及 VRM 的溫度。本項目可以讓您使用 以下的百分比調整電壓範圍以提升系統效能:0% (Regular)、25% (Medium)、50% (High)、75% (Ultra High)、100% (Extreme)。設定值有:[Auto] [Regular] [Medium] [High] [Ultra High] [Extreme]。 實際提昇的效能將視 CPU 型號而異。 CPU Fixed Frequency [xxx] 切換頻率將影響 VRM 輸出電壓的暫態響應和元件的散熱性。設定較高的頻率 可獲得較快的電壓暫態響應。設定值有:[Auto] [Manual]。請使用 <+> 與 <-> 鍵 調整數值。數值以 50kHz 為間隔,變更的範圍由 200kHz 至 350kHz。 當切換為 Manual
iGPU Load-line Calibration [Auto] 本項目用來設定 iGPU Load-line Calibration。設定值有:[Auto] [Regular] [High] [Extreme]。 實際提昇的效能將視 CPU 型號而異。 iGPU Current Capability [100%] 本項目用來設定 iGPU Current Capability。設定值有:[100%] [110%] [120%] [130%] [140%]。 第三章 更改 DIGI+ VRM 相關數值時請勿將散熱系統移除,且散熱環境需受到監 控。 華碩 P8Z77-V LX2 主機板使用手冊 3-13
CPU Voltage [Offset Mode] [Manual Mode] 可設定固定的 CPU 電壓。 [Offset Mode] 可設定偏移電壓。 CPU Offset Mode Sign [+] 只有當您將 CPU Voltage 項目設為 [Offset Mode] 時,本項目才會出現。 [+] 設定正數偏移電壓。 [–] 設定正數偏移電壓。 以下部分項目的設定您可以透過數字鍵盤輸入想要的數值,並按下 鍵。您也可以使用 <+> 和 <-> 鍵調整數值。如想要恢復為預設設定,使用 鍵盤輸入 [auto] 並按下 鍵。 CPU Offset Voltage [Auto] 只有當您將 CPU Voltage 項目設為 [Offset Mode] 時,本項目才會出現,可以 讓您設定 Offset 的電壓值。設定值為以 0.005V 為間隔,變更的範圍從 0.005V 至 0.
DRAM Voltage [Auto] 本項目可讓您設定 DRAM 電壓。設定值為以 0.005V 為間隔,變更的範圍從 1.185V 至 2.135V。 根據 Intel 處理器規格,記憶體電壓若是超過 1.65V 可能會對 CPU 造成永 久損壞,建議您安裝電壓低於 1.65V 的記憶體以保護 CPU。 • CPU Manual Voltage、CPU Offset Voltage、iGPU Manual Voltage、 iGPU Offset Voltage、DRAM Voltage、VCCIO Voltage 與 PCH Voltage 將以不同顏色標示,代表高電壓設定下的危險程度。請參考下頁表格 的說明。 • 系統可能需要一個更佳的冷卻系統(如水冷式散熱系統)以在高電壓 設定下維持運作的穩定。 VCCSA Voltage [Auto] 本項目可讓您設定 VCCSA 電壓。設定值為以 0.1V 為間隔,變更的範圍從 0.925V 至 1.025V。設定值有:[Auto] [+0.
3.5 進階選單(Advanced) 進階選單可讓您改變中央處理器與其他系統裝置的細部設定。 注意!在您設定本進階選單的設定時,不正確的數值將導致系統損毀。 3.5.
Intel Adaptive Thermal Monitor [Enabled] [Enabled] 啟動 CPU 散熱監控功能幫助散熱。 [Disabled] 關閉 CPU 散熱監控功能。 Active Processor Cores [All] 本項目可以讓您設定在每個處理封包中啟用的處理器核心數量。設定值有:[All] [1] [2] [3]。 Limit CPUID Maximum [Disabled] [Enabled] 本項目可以讓系統無處理器 CPUID 功能支援時亦可正常啟動。 [Disabled] 關閉此功能。 Execute Disable Bit [Enabled] [Enabled] 啟動 No-Excution Page Protection 技術。 [Disabled] 強迫 XD 功能總是降低至 0。 Intel(R)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Disabled] [Enabled] 啟動 Intel 虛擬技術(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讓硬體平台可以同時 執行多個作業系統,將一個系統平台虛擬為多個
CPU 電源管理設定(CPU Power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CPU Ratio [Auto] 本項目用來調整處理器核心時脈與前側匯流排頻率的比值,請使用 <+> 與 <-> 按鍵來調整數值。設定值會根據安裝的處理器而有所不同。 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 [Enabled] 本項目可以讓您啟動或關閉 Intel EIST 技術(Enhanced Intel ® SpeedStep Technology)。 [Disabled] 處理器會以預設速度運作。 [Enabled] 處理器的速度則由作業系統控制。 Turbo Mode [Enabled] [Enabled] 可讓處理器在特定情況下以比標示頻率更快的速度運作。 [Disabled] 關閉此功能。 CPU C1E [Auto] [Auto] 將本項目設為自動。 [Enabled] 啟動 Enhanced Halt State 支援功能。 [Disabled] 關閉 Enhanced Halt State 支援功能。 CPU C3 Report [Auto]
3.5.
3.5.3 SATA 裝置設定(SATA Configuration) 當您進入 BIOS 設定程式時,BIOS 設定程式將自動偵測已安裝的 SATA 裝置。當未 偵側到 SATA 裝置時將顯示 Not Present。 SATA Mode [AHCI] 本項目可設定 Serial ATA 硬體裝置的相關設定。 第三章 [Disabled] 關閉 SATA 功能。 [IDE] 若要將 Serial ATA 作為 Parallel ATA 實體儲存介面,請將本項目設定 為 [IDE]。 [AHCI] 若要 Serial ATA 硬體裝置使用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AHCI) 模式,請將本項目設定為 [AHCI]。AHCI 模式可讓內建的儲存裝置啟動 進階的 Serial ATA 功能,藉由原生指令排序技術來提升工作效能。 [RAID] 若要在 Serial ATA 硬碟設定 RAID 磁碟陣列,請將本項目設定為 [RAID]。 S.M.A.R.T. Status Check [Enabled] S.M.A.R.T.
3.5.
3.5.5 USB 裝置設定(USB Configuration) 本選單可讓您變更 USB 裝置的各項相關設定。 在 USB Devices 項目中會顯示自動偵測到的數值或裝置。若無連接任何 裝置,則會顯示 None。 Legacy USB Support [Enabled] [Disabled] 關閉本功能。 [Enabled] 啟動在一般傳統作業系統中支援 USB 裝置功能。 [Auto] 系統可以在開機時便自動偵測是否有 USB 裝置存在,若是,則啟動 USB 控制器;反之則不會啟動。 Legacy USB3.0 Support [Enabled] [Enabled] 啟動在一般傳統作業系統中支援 USB3.
3.5.
3.5.
3.5.8 網路堆棧(Network Stack) Network Stack [Disable Link] 本項目可以讓您啟動或關閉 UEFI 網路堆棧。設定值有:[Disable Link] [Enable]。 3.
CPU Q-Fan Control [Enabled] [Disabled] 關閉 CPU Q-Fan 控制功能。 [Enabled] 啟動 CPU Q-Fan 控制功能。 CPU Fan Speed Low Limit [600 RPM] 本項目只有在 CPU Q-Fan Control 設定為 [Enabled] 時才會出現。本項目可以讓您設 定 CPU Q-Fan Control 的功能處及理器風扇速度。設定值有:[Ignore] [200 RPM] [300 RPM] [400 RPM] [500 RPM] [600 RPM]。 CPU Fan Profile [Standard] 本項目只有在 CPU Q-Fan Control 設定為 [Enabled] 時才會出現,用來設定處 理器風扇適當的效能。 [Standard] 設定為 [Standard] 讓處理器風扇依據處理器的溫度自動調整。 [Silent] 設定為 [Silent] 將風扇速度調整到最低,並擁有最安靜的執行環 境。 [Turbo] 設定為 [Turbo] 來獲得處理器風扇的最大轉速。 [Manual] 設定為 [
Chassis Q-Fan Control [Enabled] [Disabled] 關閉機殼 Q-Fan 控制功能。 [Enabled] 啟動機殼 Q-Fan 控制功能。 Chassis Fan Speed Low Limit [600 RPM] 本項目只有在 Chassis Q-Fan Control 設定為 [Enabled] 時才會出現。本項目可以讓您 設定 CPU Q-Fan Control 的功能及機殼風扇速度。設定值有:[Ignore] [200 RPM] [300 RPM] [400 RPM] [500 RPM] [600 RPM]。 Chassis Fan Profile [Standard] 本項目只有在 Chassis1/2 Q-Fan Control 設定為 [Enabled] 時才會出現,用來 設定機殼風扇適當的效能。 [Standard] 設定為 [Standard] 讓機殼風扇依據處理器的溫度自動調整。 [Silent] 設定為 [Silent] 將風扇速度調整到最低,並擁有最安靜的執行環 境。 [Turbo] 設定為 [Turbo] 來獲得機殼風扇的最大轉速。
3.
USB Support [Partial Initial] [Disabled] 所有 USB 裝置直到作業系統開啟後才可使用。 [Full Initial] 所有 USB 裝置在作業系統環境及開機自我測試時均可使用。 [Partial Initial] 在操作系統啟動前,特定 USB 連接埠/裝置無法使用。 PS2 Keyboard and Mouse Support [Enabled] [Auto] 自動調整設定。 [Enabled] 允許透過 PS/2 裝置啟動 BIOS 設定程式。 Network Stack Driver Support [Disabled] [Disabled] BIOS 設定程式跳過 Network Stack Driver 并從下一裝置啟動。 [Enabled] 允許 BIOS 設定程式從 Network Stack Driver 啟動。 Option ROM Messages [Force BIOS] [Force BIOS] 選購裝置韌體程式資訊會強制在開機顯示。 [Keep Current] 選購裝置韌體程式資訊只有在該程式供應商設定為顯示時
Launch Storage OpROM policy [Legacy first] 設定值有:[DO NOT launch] [Both, Legacy first] [Both, UEFI first] [Legacy first] [UEFI first] Other device ROM priority [Legacy first] 設定值有:[Legacy first] [UEFI first] Security Boot parameters 本項目可讓您設定 Secure Boot 相關參數。 OS Type [Other Legacy & UEFI] 設定值有:[Windows 8 UEFI] [Other Legacy & UEFI] Secure Boot Mode [Standard] 本項目只有在您將 OS Type 設定為 [Windows 8 UEFI] 后才會出現。設定值 有:[Standard] [Custom] 以下項目只有在您將 Secure Boost Mode 設定為 [Custom] 后才會出現。 Boot Option Priorities 本項目讓您自行選擇
3.8 工具選單(Tools) 本工具選單可以讓您針對特別功能進行設定。請選擇選單中的選項並按下 鍵來顯示子選單。 ASUS EZ Flash 2 本項目可以讓您啟動華碩 EZ Flash 2 程式,按下 會出現再次確認的視窗, 請使用左右鍵選擇 [Yes] 或 [No],接著按下 確認。 請參考 3.10.2 華碩 EZ Flash 2 的說明。 ASUS O.C.
3.
3.10 更新 BIOS 程式 華碩網站上提供有最新的 BIOS 程式,可以強化系統的穩定度、相容性或執行效能, 但是執行 BIOS 程式更新是具有潛在性風險的,若是使用現有版本的 BIOS 程式都沒有 發生問題時,請勿手動執行更新 BIOS 程式。不適當的 BIOS 程式更新可能會導致系統 開機失敗。若有需要,請使用以下各節的方法來更新您的 BIOS 程式。 請造訪華碩網站(http://tw.asus.com)來下載本主機板最新的 BIOS 程 式。 1. ASUS Update:在 Windows 作業系統中更新 BIOS 程式。 2. ASUS EZ Flash 2:使用 USB 隨身碟來更新 BIOS。 3. ASUS CrashFree BIOS 3:當 BIOS 檔案遺失或損毀時,可以使用 USB 隨身碟或主 機板的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來更新 BIOS。 4.
使用網路更新 BIOS 程式 請依照以下步驟使用網路更新 BIOS 程式: 由 ASUS Update 主選單中選擇 Update BIOS from the Internet,然後按下 Next 繼續。 2. 請選擇離您最近的華碩 FTP 站台可 避免網路壅塞,或者您也可以選取畫 面上的兩個核取方塊,由系統自行決 定。 3. 接著再選擇您欲下載的 BIOS 版本。 按下 Next 繼續。 4. 您可以決定是否要更換在開機系統 仍在自我測試(POST,Power-On Self Test)時的 BIOS 程示圖示,點 選 Yes 進行更換,或是選擇 No 略過 此步驟。 5. 最後再跟著畫面上的指示完成 BIOS 更新的程式。 第三章 1.
使用 BIOS 檔案更新 BIOS 程式 1. 由 ASUS Update 主選單中選擇 Update BIOS from a file,然後按下 Next 繼 續。 2. 在開啟(Open)的視窗中選擇 BIOS 檔 案的所在位置,點選 開啟(Open), 然後按下 Next 繼續。 3. 您可以決定是否要更換在開機系統仍 在自我測試(POST,Power-On Self Test)時的 BIOS 程式圖示,點選 Yes 進行更換,或是選擇 No 略過此步 驟。 4. 最後再依照螢幕畫面的指示來完成 BIOS 更新的程式。 第三章 請依照以下步驟使用 BIOS 檔案更新 BIOS 程式: • 本章節的畫面僅供參考,實際操作的畫面可能會因主機板型號而異。 • 請參考驅動程式 DVD 光碟中軟體手冊的說明,或造訪華碩網站 http:// tw.asus.
3.10.2 華碩 EZ Flash 2 華碩 EZ Flash 2 程式讓您能輕鬆的更新 BIOS 程式,可以不必再透過開機片的冗長 程式或是到 DOS 模式下執行。 請至華碩網站 http://tw.asus.com 下載最新的 BIOS 程式檔案。 請依照以下步驟透過 EZ Flash 2 更新 BIOS 程式: 1. 將儲存有最新的 BIOS 檔案的 USB 隨身碟插入 USB 連接埠。 2. 進入 BIOS 設定程式的 Advanced Mode,選擇 Tool > ASUS EZ Flash Utility,接 著請按下 鍵。 第三章 3. 請使用 鍵操控 Drive 區域。 4. 請利用上/下方向鍵找到存放有最新 BIOS 檔案的 USB 隨身碟,接著請按下 鍵。 5. 請使用 鍵操控 Folder Info 區域。 6.
• 本功能僅支援採用 FAT 32/16 格式的單一磁區 USB 隨身碟。 • 當更新 BIOS 時,請勿關閉或重置系統以避免系統開機失敗。 請讀取出廠預設值來保持系統的穩定。請參閱 3.9 離開 BIOS 程式 一節中 Load Optimized Defaults 項目的詳細說明。 3.10.3 華碩 CrashFree BIOS 3 華碩最新自行研發的 CrashFree BIOS 3 工具程式,讓您在當 BIOS 程式和資料被病 毒入侵或毀損時,可以輕鬆的從驅動程式及公用程式光碟,或是從含有最新或原始的 BIOS 檔案的 USB 隨身碟中回復 BIOS 程式的資料。 在驅動程式及公用程式光碟中的 BIOS 程式版本可能會比官方網站上的 BIOS 程式版本舊,若是想要使用更新的 BIOS 程式,請至 http://support. asus.com 網站下載,並儲存在可攜式儲存裝置中。 回復 BIOS 程式 1. 啟動系統。 2. 將主機板的公用程式光碟放入光碟機,或是將含有最新或原始的 BIOS 檔案的 USB 隨身碟插入 USB 連接埠。 3.
3.10.4 華碩 BIOS Updater 華碩 BIOS Updater 讓您可以在 DOS 環境下更新 BIOS 程式,還可以用來複製現有的 BIOS 檔案,當您的 BIOS 程式在更新過程中失敗或中斷時,可以作為備份使用。 以下的程式畫面僅供參考,您實際操作的畫面可能會與手冊所示的畫面 不盡相同。 更新 BIOS 之前 1. 準備本主機板的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以及 FAT32/16 格式且單一磁區的 USB 隨身碟。 2. 造訪華碩網站 http://support.asus.com 下載最新的 BIOS 程式與 BIOS Updater,然後 儲存在 USB 隨身碟。 • DOS 環境下不支援 NTFS 格式,請勿將 BIOS 檔案與 BIOS Updater 儲 存在 NTFS 格式的 USB 隨身碟。 • 請勿將 BIOS 程式儲存在磁碟片,以免磁碟片的容量不夠使用。 3. 將電腦關機,並移除連接所有的 SATA 硬體裝置(選購)。 DOS 環境下啟動系統 1. 將存有最新 BIOS 檔案與 BIOS Updater 的 USB 隨身碟插入 USB 連接埠。 2.
3. 當 製作磁碟片 選單出現時,透過按下項目號碼來選擇 FreeDOS command prompt 項目。 4. 當 FreeDOS 出現時,輸入指令 d:,然後按下 ,將磁碟 C(光碟機)改為磁 碟 D(USB 隨身碟)。 Welcome to FreeDOS (http://www.freedos.org)! C:\>d: D:\> 更新 BIOS 檔案 請依照以下步驟更新 BIOS 檔案: 1. 當 FreeDOS 出現時,輸入指令 bupdater /pc /g,然後按下 。 D:\>bupdater /pc /g 接著會出現如下圖所示的 BIOS Updater 畫面。 ASUSTek BIOS Updater for DOS V1.18 [2010/04/29] Current ROM BOARD: P8Z77-V LX2 VER: 0215 DATE: 12/14/2011 Update ROM BOARD: Unknown VER: Unknown DATE: Unknown PATH: A:\ A: Note P8Z77VLX2.
3. 按下 按鍵切換畫面,使用 按鍵選擇 BIOS 檔案,然後 按下 ,BIOS Updater 檢查所選的 BIOS 檔案後,會跳出確認更新的畫面。 Are you sure to update BIOS? Yes 4. No 選擇 Yes 然後按下 ,當 BIOS 更新完成時,按下 退出 BIOS Updater 並重新啟動電腦。 請勿在 BIOS 進行更新時,執行關機或重新啟動電腦,以防止 BIOS 更新 失敗。 • BIOS Updater 1.
4 軟體支援 4.1 安裝作業系統 本主機板完全適用於 Microsoft® Windows XP / 64-bit XP / 7 / 64-bit 7 作業系統 (OS,Operating System)。「永遠使用最新版本的作業系統」並且不定時地昇級,是 讓硬體配備得到最佳工作效率的不二法門。 • 由於主機板和周邊硬體裝置的選項設定繁多,本章僅就軟體的安裝程 序供您參考。您也可以參閱您使用的作業系統說明文件以取得更詳盡 的資訊。 • 在安裝驅動程式之前,請先確認您已經安裝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3 或 Windows 64-bit XP / 7 / 64-bit 7 作業系統,來獲得更好的效能與 系統穩定。 4.2 驅動程式及公用程式 DVD 光碟資訊 華碩驅動程式及公用程式 DVD 光碟的內容會不定時地更新,但不另行通 知。如欲得知最新的訊息,請造訪華碩的網站 http://tw.asus.com。 4.2.
4.2.2 取得軟體使用手冊 您可在驅動程式 DVD 光碟中找到軟體使用手冊,請依照以下步驟來取得您需要的 軟體使用手冊。 軟體使用手冊檔案為 PDF 格式,在您開啟使用手冊檔案前,請先安裝 Adobe® Acrobat® Reader 瀏覽軟體。 1. 點選 Manual(使用手冊),由 列表中選擇 ASUS Motherboard Utility Guide。 2. 進入 Manual 資料夾後,在您需 要的使用手冊資料夾用滑鼠左鍵 點二下。 3.
4.3 軟體資訊 驅動程式及公用程式光碟中大部分的應用程式都會有安裝指導精靈來協助您一步一 步輕鬆地安裝軟體。您也可以由個別軟體所提供的線上說明檔或讀我檔取得安裝方式 及其他資訊的說明。因此本節僅就新軟體提供詳盡的說明。 4.3.1 華碩 AI Suite II 程式 透過友善的使用者介面,華碩 AI Suite II 程式將所有的華碩獨家功能整合在一個軟 體套件中,可以同時操控並執行各項功能及應用程式。 安裝華碩 AI Suite II 程式 請依照下列步驟將華碩 AI Suite II 程式安裝到您的電腦: 1. 將公用程式光碟放到光碟機中。接著若您的系統有開啟自動執行功能,則驅動程 式安裝選單便會出現。 2. 點選公用程式標籤頁,接著點選 AI Suite II。 3.
4.3.2 華碩 TurboV EVO 程式 華碩 TurboV EVO 程式結合了 TurboV 這個性能強大的超頻工具,提供您手動調整 處理器頻率及相關電壓,更提供了 Auto Tuning 功能,讓您輕鬆提升系統效能。請由 公用程式 DVD 光碟中安裝 AI Suite II 程式,接著請由 AI Suite II 主選單點選 Tool > TurboV EVO 以執行華碩 TurboV EVO 程式。 請參考驅動程式 DVD 光碟中軟體手冊的說明,或造訪華碩網站 http:// tw.asus.
進階設定選單 請點選 Advanced Mode,並進一步調整處理器/晶片電壓、DRAM 參考電壓與處理 器倍頻的詳細設定選項。 進階設定模式 目標設定 電壓調整控制列 當前設定值 不套用變更且恢 復原始設定 立即套用所有變 更設定 第四章 點選以恢復預設設定 華碩 P8Z77-V LX2 主機板使用手冊 4-5
處理器倍頻模式 本功能可讓您調整處理器倍頻。 • 第一次使用處理器倍頻時,請到 BIOS 設定程式中 AI Tweaker > CPU Power Management,將 Turbo Ratio 項目設定為 [Maximum Turbo Ratio setting in OS]。 • 在使用 TurboV 程式中的處理器倍頻功能之前,請將 BIOS 中的 CPU Ratio Setting 項目設為 [Auto]。請參考主機板使用手冊中 BIOS 章節 的說明。 • CPU Ratio 列顯示處理器的核心數值,將依您使用的處理器型號而 異。 1. 請點選處理器倍頻列。 2. 滑動滑塊以獲得您想要的數值。 3.
GPU Boost 本項目可讓您手動設定 GPU Boost。 1. 請點選 GPU Boost 標籤。 2. 滑動滑塊來調整 iGPU 最大頻率或 iGPU 電壓。 3. 請點選 Apply 來套用所作的更改設定。 GPU Boost 目標數值 滑塊 當前數值 不套用更改且 恢復預設設定 點選以恢復 預設設定 立即套用所有更 改設定 自動調整模式(Auto Tuning Mode) 華碩 TurboV EVO 程式包括了更豐富的自動調整模式,方便您依不同的需求選擇不 同的使用模式。 • 自動調整模式的超頻性能表現會因處理器、記憶體等系統配備而異。 • 自動調整模式會對系統進行超頻設定,因此建議您使用更佳的冷卻系 統(如水冷式散熱系統)以維持運作的穩定。 • Fast Tuning:快速 CPU/iGPU 超頻 使用 Fast Tuning 1. 由華碩 TurboV EVO 程式的主 選單中點選 Auto Tuning,接 著點選 Fast。 2.
3.
4.3.
編號 功能 1 CPU Load-line Calibration 當您將此項目的設定值設定越高時,將可提高電壓值與超頻能力,但會增加 CPU 及 VRM 溫度。 2 CPU Current Capability 代表 VRM 可提供更高超頻所需的總電源量。此選項設定越高時,VRM 總 電源傳輸範圍也越高。 3 CPU Voltage Frequency 變更頻率會影響 VRM 響應與元件散熱。較高的設定值可得到較高的響應效 率。 4 iGPU Load-line Calibration Load-line 由 Intel VRM 規格決定,并影響 iGPU 電壓。較高的設定值可得到 較高的 iGPU 電壓與更好的效能,但會增加 CPU 與 VRM 熱量。 5 iGPU Current Capability 較高的設定可得到更大的 iGPU 電能範圍,並同時擴大超頻頻率範圍以提升 iGPU 性能。 6 CPU Power Phase Control 在系統高負載時,可增加電源相數以提升 VRM 輸出電壓的暫態響應並可得 到更好的散熱性能。在系統低負載時,通過減少電源相數可增加 VRM
4.3.
4.3.
4.3.6 華碩 Probe II 程式 華碩 Probe II 程式 可以即時偵測電腦中重要元件的狀況,例如風扇運轉、處理器 溫度和系統電壓等,並在任一元件發生問題時提醒您,確保您的電腦處於穩定、安全 且良好的運作狀態。 執行華碩 Probe II 程式 請由公用程式 DVD 光碟中安裝 AI Suite II 程式,接著請由 AI Suite II 主選單點選 Tool > Probe II 以執行華碩 Probe II 程式。 使用華碩 Probe II 程式 請點選 Voltage/Temperature/Fan Speed 以啟動偵測或是調整數值。Preference 可顯 示偵測的間隔時間,或是更改溫度單位。 點選以儲存 設定值 點選以開啟儲存 的設定值 點選以載入預設值 點選以套用設定 第四章 請參考驅動程式 DVD 光碟中軟體手冊的說明,或造訪華碩網站 http:// tw.asus.
4.3.7 華碩 Sensor Recorder 程式 華碩 Sensor Recorder 程式可以讓您監控并記錄系統電壓、溫度、風扇轉速等的變 化。 執行華碩 Sensor Recorder 程式 請由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 DVD 光碟中安裝 AI Suite II 程式,接著請由 AI Suite II 主 選單點選 Tool > Sensor Recorder 以執行華碩 Sensor Recorder 程式。 使用華碩 Sensor Recorder 程式 請點選 Voltage/ Temperature/ Fan Speed 並選擇欲監控的感應範圍。Histroy Record 項目將記錄您所選擇要監控項目的變化。 使用歷史記錄 1. 請點選 History Record 並按照您的需求由左側設定 Record Interval 和 Record Duration。 2. 請點選 Start Recording 開始計算並記錄各感應範圍。 3.
請點選 Type/ Date/ Select display items 以查看詳細的歷史記錄。 您可以由 AI Suite II 的主選單點選 Monitor > Sensor,系統的詳細資訊即 會顯示在右側面板。 第四章 4.
4.3.7 華碩 USB 3.0 Boost 程式 華碩 USB 3.0 Boost 程式可提升 USB 3.0 裝置的傳輸速度,並支援 USB 連接 SCSI 協定(UASP,USB Attached SCSI Protocol)。透過華碩 USB 3.0 Boost 程式,可輕鬆 提升您的 USB 3.0 裝置之傳輸速度。 執行華碩 USB 3.0 Boost 程式 請由公用程式 DVD 光碟中安裝 AI Suite II 程式,接著請由 AI Suite II 主選單點選 Tool > USB 3.0 Boost 以執行華碩 USB 3.0 Boost 程式。 使用華碩 USB 3.0 Boost 程式 1. 請將 USB 3.0 裝置連接至 USB 3.0 連接埠。 USB 3.0 Boost 程式將自動偵測已連接的裝置並切換至 Turbo 模式或 UASP 模式 (若連接裝置支援 UASP)。 2. 您可以隨時將裝置由 USB 3.0 模式切換回 Normal 模式。 • 請參考驅動程式 DVD 光碟中軟體手冊的說明,或造訪華碩網站 http:// tw.asus.
4.3.9 華碩 Ai Charger 程式 AI Charger+ 是一個獨特的快速充電軟體,可讓您透過電腦的 USB 2.0/3.0 連接埠為 您的蘋果裝置諸如 iPod、iPhone 與 iPad 充電。 • Ai Charger 沒有設定頁面。當完成安裝後,Ai Charger 的圖示會顯示 在 Windows 工作列中。 • 當一個蘋果的裝置連接至 USB 連接埠後,Ai Charger 的圖示 ( 會顯示。 ) • 您的蘋果裝置只有在正確安裝 USB 驅動程式後,才能被偵測到。 • 當前蘋果的裝置只支援 USB 2.0 連接。當您將蘋果裝置連接到 USB 3.0 連接埠後,最大充電率仍為 500mA,即 USB 2.
4.3.10 Network iControl 華碩 Network iControl 是個直覺式一站式的網路控制中心,讓使用者可以更容易的 管理網路頻寬,並且設定、監控與安排網路程式使用頻寬的優先權,還可以自動連接 PPPoE 網路,帶給使用者更便利的上網體驗。 若要啟動 Network iControl,請在 AI Suite II 主選單中點選 Tool > Network iControl。 • 使用本功能前請先確認已安裝網路驅動程式。 • Network iControl 僅由 Windows 7 支援,并僅支援內建的網路。 使用 EZ Start EZ Start 可以快速啟動 Network iControl,並將使用中的最上層的應用程式設定為最 高頻寬優先使用。 請依據以下步驟使用 EZ Start: 1. 點選 EZ Start 標籤。 2.
使用 Quick Connection 快速連線 設定 PPPoE 連線 在啟動 Network iControl 的 Quick Connection 功能之前,必須先設定 PPPoE 連 線。 在工作列的 2. 在 PPPoE 連線按滑鼠右鍵,然後選擇 Properties(內容)。 3. 點選 Option 標籤,然後取消勾選 Prompt for name and password, certificate, etc, 點選 OK 來完成 PPPoE 自動連線設定。 第四章 圖示按滑鼠右鍵,然後選擇 Open Network and Sharing Center。 1.
設定 Quick Connection 快速連線 設定 auto-PPPoE 連線: 1. 點選 Quick Connection 標籤。 2. 勾選 Automatically connect online anytime 選項,然後在 Connection Name 下拉式 對話框中選擇連接名稱。 3.
4.3.11 華碩線上更新程式 華碩線上更新程式可讓您更新系統 BIOS。透過這一項方便的更新功能,您可以更新 系統 BIOS 程式,或暫時儲存 BIOS 以備日後使用。 執行華碩線上更新程式 請由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 DVD 光碟中安裝 AI Suite II 程式,接著請由 AI Suite II 主選單點選 Update > ASUS Update 以執行華碩線上更新程式。 使用華碩線上更新程式 請選擇欲使用的方式后點選 Next,并按照畫面上的指示完成操作。 • 使用網路更新 BIOS 程式 由華碩網站 http://tw.asus.com 下載最新的 BIOS 程式,并按照畫面上的指示更新主 機板的 BIOS 文件。 • 從網路上下載最新的 BIOS 程式 由華碩網站 http://tw.asus.
4.3.12 華碩 MyLogo2 程式 華碩 MyLogo 程式可讓您自訂開機圖示。開機圖示即為在開機自我檢測時畫面所出 現的圖示。 執行華碩線上更新程程式 請由公用程式 DVD 光碟中安裝 AI Suite II 程式,接著請由 AI Suite II 主選單點選 Update> MyLogo 以執行華碩 MyLogo 程式。 執行華碩 MyLogo程式 瀏覽您想要作為開機圖示的檔案位置,然後點選 Next,並依照畫面上的指示操 作。 變更主機板的 BIOS 開機畫面 1. 在 BIOS 檔案區域,點選 Browse 找到 BIOS 檔案。 2.
3. 4. 執行以下任一操作: • 點選 Auto Tune 讓系統自動調整螢幕解析度,或是手動拖曳調整桿。 • 按下 Booting Preview 按鈕來預覽圖案在自我測試時的顯示效果。 點選 Next。 5. 點選 Flash 開始上傳作為開機圖示的檔案。 6. 點選 Yes 重新開機,下次開機時您可以看見新設定的開機圖示。 要使用本功能,請先確認已開啟 BIOS BIOS 中 Full Screen Logo 選項。 4.3.
A. Windows 7™ 作業系統下的 Realtek HD Audio Manager 設定選項(選項因連接裝置而異) 離開 最小化 裝置進階設定 系統資訊 控制面板 設定預設裝置 連接埠設定 類比與數位連接埠狀態 B. Windows XP 作業系統中的 Realtek HD Audio Manager 離開 設定選項 最小化 控制面板 資訊 • 請參考驅動程式 DVD 光碟中軟體手冊的說明,或造訪華碩網站 http:// tw.asus.
5 RAID 功能設定 5.1 RAID 功能設定 本主機板支援以下 SATA RAID 解決方案: • 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支援 RAID 0、RAID 1、RAID 10 和 RAID 5。 • 在您使用 RAID 功能之前,請先確認您已經安裝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3 或更新版本的作業系統。RAID 功能僅支援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3 或更新版本的作業系統。 • 由於 Window® XP 的限制,當 RAID 磁碟陣列容量超過 2TB 時無法做 為啟動硬碟,只能做為資料硬碟使用。 • 若您想要使用設定有 RAID 磁碟陣列的硬碟機來啟動系統請在安裝作 業系統到選定的硬碟之前,先將公用程式 DVD 光碟內的 RAID 驅動 程式檔案複製至磁碟片中。請參考 5.2 建立一張搭載有 RAID 驅動程 式的磁片 一節的說明。 5.1.
5.1.2 安裝 Serial ATA(SATA)硬碟機 本主機板支援 Serial ATA 硬碟機。為了最佳的效能表現,當您要建立陣列模式設定 時,請盡可能採用具備相同型號與容量的硬碟機。 請依照以下安裝方式來建構 SATA RAID 磁碟陣列。 1. 將硬碟安裝至硬碟槽中。 2. 安裝硬碟連接排線,將欲建構磁碟陣列的硬碟連接至主機板。 3. 將 SATA 電源線連接到每一部硬碟機。 5.1.3 在 BIOS 程式中設定 RAID 在您開始建立陣列之前,您必須先在 BIOS 程式設定中設定對應的 RAID 選項。請依 照下列步驟進行操作︰ 1. 在開機之後系統仍在記憶體的開機自我測試(Power-On Self Test,POST)時,按 下 按鍵進入 BIOS 設定程式。 2. 進入主選單(Main)後,選擇 Advanced > SATA Configuration 選項,然後按 。 3. 將 SATA Mode 選項設定為 [RAID Mode]。 4.
5.1.4 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Option ROM 應用程式 請依照下列步驟來進入 Intel® Rapid Storage Manager Option ROM 公用程式: 1. 啟動您的電腦。 2. 當系統執行開機自我檢測程序(POST)時,按下 按鍵來進入公用程式主 選單。 Intel(R)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 Option ROM - v10.5.1.1070 Copyright(C) 2003-10 Inte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MAIN 1. Create RAID Volume 2. Delete RAID Volume 3. Reset Disks to NonRAID RAID Volumes: None defined.
建立 RAID 設定 請依照下列步驟建立 RAID 設定: 1. 選擇 1. Create RAID Volume 然後按下 按鍵,會出現如下圖所示的視窗畫 面。 Intel(R)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 Option ROM - v10.5.1.1070 Copyright(C) 2003-10 Inte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CREATE VOLUME MENU ] Name: Volume0 RAID Level: Disks: Strip Size: Capacity: Sync: Create volume [ HELP ] Enter a unique volume name that has no special characters and is 16 characters or less. [↑↓]-Select [ESC]-Exit [ENTER]-Select Menu 2. 為您的 RAID 磁區鍵入一個名稱,然後按下 按鍵。 3.
5. 請使用向上、向下方向鍵來選擇硬碟裝置,確認後請按下 按鍵來進行選 擇。接著被選定的硬碟裝置旁便會出現一個小三角形圖示。當要進行陣列設定的 硬碟裝置選擇完畢後,請按下 按鍵。 6. 使用向上、向下方向鍵來選擇 RAID 磁碟陣列(RAID 0、RAID 10、RAID 5)要分 割的容量,然後按下 按鍵。分割的數值可由 4KB 遞增至 128KB,資料分 割的數值應該以硬碟使用的目的來決定。下列為建議選項: • RAID 0:128KB • RAID 10:64KB • RAID 5:64KB 若此系統欲作為服務器使用,建議您選擇較低的磁區大小;若此系統欲作 為多媒體電腦用來執行影音的編輯製作,建議您選擇較高的磁區大小來獲 得最佳的效能。 7. 輸入您所要的陣列容量,接著按下 按鍵。本項目預設值是採用最高可容許 的磁碟容量。 8.
刪除 RAID 陣列 當您要刪除 RAID 設定時請小心,儲存在硬碟中的資料會被全部刪除。 請依照以下步驟刪除 RAID 陣列: 1. 選擇 2. Delete RAID Volume 然後按下 按鍵,會出現如下圖所示的視窗畫 面。 Name Volume0 [ DELETE VOLUME MENU ] Level Drives RAID0(Stripe) 2 Capacity 298.0GB Status Normal Bootable Yes [ HELP ] Deleting a volume will reset the disks to non-RAID. ALL DISK DATA WILL BE DELETED. WARNING: (This does not apply to Recovery volumes) [↑↓]-Select 2.
離開 Intel® Rapid Storage Manager 公用程式 請依照以下步驟離開公用程式: 1. 選擇 5. Exit 然後按下 按鍵,會出現如下圖所示的視窗畫面。 [ CONFIRM EXIT ]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exit? (Y/N): 按下 按鍵來離開公用程式,或是按下 回到主選單。 第五章 2.
5.2 建立一張搭載有 RAID 驅動程式的磁片 當您欲在擁有 RAID 設定的硬碟中安裝 Windows® XP 作業系統時,您需要準備一張 搭載有 RAID 驅動程式的磁片。 • 本主機板沒有軟碟機插槽,請使用 USB 軟碟機來建立驅動程式的磁 片。 • 由於 Windows® XP 作業系統的限制,在 Windows® XP 中可能無法辨 識 USB 軟碟機,請參考 5.2.4 使用 USB 軟碟機 一節的說明來解決這 個狀況。 5.2.1 在不進入作業系統狀態下建立 RAID 驅動程式磁片 請依照下列步驟在不進入作業系統狀態下建立 RAID/SATA 驅動程式磁片: 1. 開啟您電腦的電源。 2. 當進行 POST 開機自我檢測時按下 鍵進入 BIOS 程式設定。 3. 將光碟機設定為主要開機裝置。 4. 將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放入光碟機中。 5. 儲存設定並退出 BIOS 程式設定。 6. 當選單出現時,點選製作驅動程式磁片標籤頁,按下 或 來建立一張 32/64bit Intel ACHI/RAID 驅動程式磁片。 7.
5.2.3 在安裝 Windows® 作業系統時安裝 RAID 驅動程式 請依照下列步驟在 Windows® XP 安裝 RAID 驅動程式: 1. 當安裝作業系統時,系統會提示您按下 來安裝協力廠商的 SCSI 或 RAID 驅 動程式。 2. 按下 鍵並將存有 RAID 驅動程式的磁碟片/USB 隨身碟置入軟碟機/USB 連接 埠。 3. 當提示出現提醒您選擇要安裝的 SCSI adapter 驅動程式時,請選擇 RAID 驅動程 式檔案。 4. 請依照螢幕指示來完成驅動程式的安裝。 請依照下列步驟在 Windows® 7 或更新版本作業系統中安裝 RAID 驅動程式: 1. 當安裝作業系統時,選擇 Load Driver。 2. 將搭載有 RAID 驅動程式的磁碟片/USB 隨身碟置入軟碟機/USB 連接埠,並點選 Browse。 3. 請選擇您的裝置後,選擇 Drivers > RAID,並選擇 RAID 驅動程式檔案再按下 OK。 4.
5.2.4 使用 USB 軟碟機 由於作業系統的限制,當您在安裝作業系統中,想要從軟碟機安裝 RAID 驅動程式 時,Windows® XP 可能無法辨識 USB 軟碟機。 要解決這個狀況,請先新增含有 RAID 驅動程式的 USB 軟碟機之驅動程式供應商 ID(VID)與產品 ID(PID)。請依照以下步驟執行: 1. 將 USB 軟碟機插入另一台電腦,然後插入含有 RAID 驅動程式的磁碟片。 2. 在 Windows 桌面或開始選單 的 我的電腦 上按滑鼠右鍵, 然後從彈出式視窗中點選 管理 (Manage)。 or 3. 選擇 裝置管理員,在 通用序列匯流排 控制器 項目中的 xxxxxx USB 軟碟機 上按滑鼠右鍵,從彈出式選單中點選 內容(Properties)。 USB 軟碟機的名稱會因所安裝 的裝置而有不同。 4. 點選 詳細資料(Details) 標籤頁, 即可查看供應商 ID(VID)與產品 ID (PID)。 5. 瀏覽 RAID 驅動程式磁碟內容,找到 txtsetup.oem 檔案。 6.
7. 使用 記事本(Notepad) 來開啟檔 案。 8. 在 txtsetup.oem 檔案中找到 [HardwareIds.scsi.iaAHCI_DesktopWorkstationServer] 與 [HardwareIds.scsi.iaStor_DesktopWorkstationServer] 段落。 9. 在這二個段落中輸入以下敘述: id = “USB\VID_xxxx&PID_xxxx”, “usbstor” [HardwareIds.scsi.iaAHCI_ DesktopWorkstationServer] id= “PCI\VEN_8086&DEV_1C02&CC_0106”,”iaStor” id= “USB\VID_03EE&PID_6901”, “usbstor” [HardwareIds.scsi.iaStor_ DesktopWorkstationServer] id= “PCI\VEN_8086&DEV_2822&CC_0104”,”iaStor” id= “USB\VID_03EE&PID_6901”, “usbstor” 請加入在二個段落中的同一行位置。
第五章 5-12 第五章:RAID 功能設定
6 Intel® 技術支援 6.1 Intel 2012 Desktop responsiveness 技術介紹 ® 這份檔案詳細說明 Intel® 2012 Desktop responsiveness 技術的安裝與設定。 Intel® 2012 Desktop responsiveness 技術擁有以下三項主要功能: • I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 • Intel® Rapid Start Technology • Intel® Smart Connect Technology 6.1.1 Intel® 2012 Desktop responsiveness 技術系統需求 為了讓系統可以順暢的執行 Intel® 2012 Desktop responsiveness 功能,您的系統需 要具備以下條件: 1.CPU: Intel® 第三代/第二代核心處理器系列。 2.OS: Windows® 7 作業系統。 3.
SSD 容量需求 SSD 分割磁區容量需求 2GB 4GB 8GB Intel Rapid Start 2GB 4GB 8GB Intel Smart Response 20GB 20GB 20GB 分割為 20GB 與 Intel® Smart Response 2GB 磁區(SSD 與 Intel® Rapid Start 容量 > 22GB) 分割為 20GB 與 4GB 磁區(SSD 容量 > 24GB) 分割為 20GB 與 8GB 磁區(SSD 容量 > 28GB) Intel® Smart Response, 分割為 20GB 與 Intel® Rapid Start 與 2GB 磁區(SSD 容量 > 22GB) Intel® Smart Connect 分割為 20GB 與 4GB 磁區(SSD 容量 > 24GB) 分割為 20GB 與 8GB 磁區(SSD 容量 > 28GB) ® Intel® 儲存組合 系統記憶體 ® • 用來作為 Intel® Rapid Start 與 Intel® Smart Response 使用的 SSD 硬碟 無
6.1.2 I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 I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 用來提升整個系統效能,透過已經安裝的高速 SSD(最小空間需為 20GB)作為經常存取運作、加快硬碟與主要記憶體回應的快取 空間。主要的好處在於增加硬碟的速度,減少載入與等待的時間,並將儲存運用最大 化,減少硬碟不必要的存取動作也可降低電力的消耗。 在使用 Intel® Smart Response 技術之前,將 BIOS 設定中的 SATA Mode 項 目設定為 [RAID Mode]。請參考 3.5.3 SATA 設定 一節的說明。 安裝 I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 1. 將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 DVD 光碟放入光碟機,若系統已啟動光碟機「自動安插通 知」的功能,會自動顯示軟體安裝選單。 2. 點選 驅動程式(Drivers) 標籤頁,然後點選 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Driver 驅動程式。 3.
3. 選擇 Disable Acceleration 關閉本功能,選 擇 Change Mode 將 accleration mode(加 速模式)切換至 Enhanced/Maximized。 • 若要啟動 l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 功能,需要一個 SSD( ≧20GB)與一個硬碟。一個 SSD 只能指派給一個硬碟作為快取之 用。 • 若要還原作業系統,進入 BIOS Option ROM > Acceleration Option,移 除 Disks/Volume Acceleration 來關閉 l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 功能。請參考第四章安裝 Serial ATA 硬碟以及進入 BIOS Option ROM 等一節的說明。 • SSD 最大的快取容量為 64GB,若是 SSD 容量超過 64GB,超過的部 份仍然會被系統辨識為一般儲存之用。 6.1.
3. 在想要建立分割磁區的 New Volume 磁碟上按滑鼠右鍵, 然後選擇 Shrink Volume。 4. 若是您的 SSD 沒有執行過初 始化或格式化: a. 在 想要建立分割磁區的磁 碟上按滑鼠右鍵,然後選 擇 Initialize(初始化)。 b.
6. 若要啟動磁碟分割工具,請點選 開始 > 程式集 > 附屬應用程式 > 命令提示字 元。 7. 鍵入 diskpart 然後按下 Enter。 8. 在彈出的 diskpart 視窗中, 在 DISKPART 後方進入 list disk 然後按下 Enter。鍵入 select disk x(x = 編號) 來選擇未分配容量的磁碟,然 後按下 Enter。 • “x”的數字為使用者建立未分配分割磁區的磁碟編號。 • 請參考步驟 5 中關於 SSD 的未分配磁碟空間之詳細說明。 9. 鍵入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然後按下 Enter。 10. 建 立 主 要 的 分 割 磁 區 之後,鍵入 d e t a i l disk,並按下 Enter 來查 看分割磁碟的詳細資訊。 11.
12. 鍵入 set id=84 override,然後按下 Enter,接著等待壓縮程式執行直到 Disk Management(磁碟管理)程式識別到一個名為 Hibernation Partition 的新磁區。. 當您選擇 GPT(GUID Partition Table)儲存類型時,Hibernation Partition 磁區則不會出現。請確認「Unallocated」字樣從磁碟上消失,並且已經辨 識到一個新的分割磁區。 13.
2. 在 Status 欄位點選 On 來啟動本功能,然後點選 Save。 選擇與點選來啟動或關 閉本功能 點選來啟動或關閉 電池省電模式,本 功能僅適用於筆記 型電腦 點選來啟動或關閉計時器。啟動本功能時,將滑桿移動 至想要的時間,當系統閒置的時間超過所設定的時間 時,系統會自動進入 Intel® Rapid Start 模式。預設值 為 10 分鐘 點選以儲存設定 點選以取消設定 的模式 的模式 還原分割磁區 這個程序用來刪除系統中的 Intel® Rapid Start Technology,並還原為安裝 ntel® Rapid Start Technology 所分割的磁區。 1. 2. 執行 命令提示字元 工具。 鍵入 diskpart 然後按下 Enter。 第六章 3. 在 diskpart 彈出視窗中, DISKPART 的後方鍵入 list disk 然後按下 Enter。 4.
5. 鍵入 list partition 然後按 下 Enter,接著再鍵入 select partition x(x = 編號)來 選擇安裝有 Intel ® Rapid Start Technology 的磁區,然後按然後 按下 Enter。 「x」的數字為使用者欲刪除儲存分割磁區的磁碟編號。 6. 鍵入 delete partition override 然後按下 Enter,diskpart 程式會刪除所選 擇的分割磁區。 在桌面上點選 開始 功能表,在 電腦 按滑鼠右鍵選擇 管理。 在電腦管理視窗中點選 磁碟管理 (Disk Management),接著在壓縮過 的新磁區上按滑鼠右鍵,選擇 擴展磁 區(Extend Volume)。 9. 當擴展磁區精靈(Extend Volume Wizard)出現時,點選 下一步 (Next)。 第六章 7. 8.
10. 在已選擇(Selected)欄位選擇預設的 磁碟後點選 下一步(Next)。 11. 擴展磁區完成後,點選 完成(Finish)來還原 Intel® Rapid Start Technology 分割 磁區。 12. 在刪除分割磁區後重新啟動系統。 13. 進入 開始 > 控制台 > 程式集 > 程式和功能 移除 Intel® Rapid Start Manager,才能 完全刪除 Intel® Rapid Start Technology。 6.1.
5. 選擇全部然後然後點選 下一步 (Next) 來進行客製化設定(Custom Setup)。 6. 點選 安裝(Install) 來執行安裝程序。 7. 點選 確定(Yes) 重新啟動系統後,新安裝的 Intel® Smart Connect Technology 才 能開始運作。 使用 Intel® Smart Connect Technology • 在系統進入睡眠模式之前,請先確認將應用程式維持在桌面上,並且 進入該應用程式以及輸入密碼。 • 啟動 Intel® Smart Connect Technology 時請確認系統的網際網路為連線 狀態。 1. 點選 開始 > 所有程式 > Intel > Intel® Smart Connect Technology。 2.
3. 若要關閉更新功能,點選 Disable Updating,當您執行 關閉更新功能,則 Advanced 標籤頁也會自動關閉為無法進 入設定。若要回復預設值,請 點選 Reset All to Defaults。 4. 在 Advanced 標籤頁中可以排 定系統的低電源使用時間, 藉以節省電源的消耗。這項 設定只能套用在指定的時間 區間。 5.
多圖形處理器技術支持 7.1 ATI® CrossFireX™ 技術概觀 7 本主機板支援 ATI® CrossFireX™ 技術,可讓您在主機板上同時安裝多重繪圖顯示 介面的顯示卡進行協同運作。請依照下列的步驟來將多重繪圖顯示介面的顯示卡安裝 在本主機板上。 7.1.1 設定需求 • 在雙 CrossFireX 模式,請準備二張經過 ATI® 認證且支援 CrossFireX 的顯示卡, 或是一張支援 CrossFireX 雙 GPU 顯示卡。 • 請確認您的顯示卡驅動程式支援 ATI CrossFireX 技術,並從 AMD 網頁(http://www. amd.com)下載最新版本的驅動程式。 • 請確認您的電源供應器(PSU)可以提供符合您系統最低用電需求的電量。請參考 第二章的相關說明。 • 建議您安裝額外的機殼風扇來獲得更好的散熱環境。 • 請造訪 ATI 遊戲網站 http://game.amd.com 來獲得最新的顯示卡認證列 表與支援的 3D 應用程式列表。 7.1.
7.1.3 二張 CrossFireX 顯示卡安裝說明 本章節圖示中的主機板及顯示卡僅供參考,請依照您所購買的型號為 準。 1. 準備二張支援 CrossFireX 的顯示卡。 2. 將二張顯示卡分別插入 PCIEX16 插 槽,若是您的主機板有二個以上的 PCIEX16 插槽,請參考該主機板使用 手冊中建議安裝多張顯示卡的位置。 3. 請確認顯示卡已經正確地安裝在插槽 中。 4.
5. 將二條電源線分別從電源供應器連接 至二張顯示卡的電源插座上。 6. 將 VGA 或 DVI 排線連接至顯示卡。 7.1.4 安裝驅動程式 請參考您的顯示卡包裝盒內所附的使用手冊來進行安裝顯示卡驅動程式。 請先確認您的 PCI Express 顯示卡驅動程式支援 ATI® CrossFireX™ 技術, 請至 AMD 網站 http://www.amd.com 下載最新的驅動程式。 7.1.5 啟動 ATI® CrossFireX™ 技術 安裝完顯示卡與該裝置的驅動程式後,請在 Windows 環境下透過 ATI Catalyst™ (催化劑)控制台來啟動 CrossFireX™ 功能。 執行 ATI Catalyst(催化劑)控制台 請依照以下步驟來啟動 ATI Catalyst(催化劑)控制台: 在 Windows® 桌面上按滑鼠右鍵選擇 Catalyst (催化劑)控制台,您也可以在右下方的工 具列中在 ATI 圖示上按滑鼠右鍵,然後選擇 Catalyst(催化劑)控制台。 2.
啟動 CrossFireX 設定 1. 在 Catalyst 控制台視窗中,點選 Graphics Settings > CrossFireX > Configure。 2. 在 Graphics Adapter 列表中,選擇顯示卡作為顯示的圖形處理器(GPU)。 3. 選擇 Enable CrossFireX。 4.
華碩的連絡資訊 華碩電腦公司 ASUSTeK COMPUTER INC.(台灣) 市場訊息 技術支援 地址: 台灣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5號 電話:+886-2-2894-3447 傳真:+886-2-2890-7798 電子郵件:info@asus.com.tw 全球資訊網:http://tw.asus.com 電話: 0800-093-456 線上支援: http://support.asus.com/techserv/ techserv.aspx 華碩電腦公司 ASUSTeK COMPUTER INC.(亞太地區) 市場訊息 技術支援 地址: 台灣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5號 電話:+886-2-2894-3447 傳真:+886-2-2890-7798 電子郵件:info@asus.com.tw 全球資訊網:http://tw.asus.com 電話:+86-21-38429911 傳真: +86-21-58668722, ext. 9101# 線上支援: http://support.asus.com/techserv/ techserv.
(510)739-3777/(510)608-4555 800 Corporate Way, Fremont, CA 94539. Asus Computer International Date : Signature : Representative Person’s Name : Aug. 20, 2012 Steve Chang / President This device complies with part 15 of the FCC Rules. Operation is subject to the following two conditions: (1) This device may not cause harmful interference, and (2) this device must accept any interference received, including interference that may cause undesired 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