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手冊 Motherboard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C22481 第一版 2023 年 10 月發行 版權說明 © ASUSTeK Comput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國聯保 三年質保 華碩產品質量保證卡 請用剪刀沿虛線剪下 尊敬的華碩產品用戶: 首先非常感謝您選用華碩公司產品,讓我們有機會向您提供優質的服務。為了使我們的服務讓您更 滿意,在購買後請您認真閱讀此說明並妥善保存此質量保證卡。 本保修獨立於您所購買產品适用的其他任何保修條款,但并不會以任何方式影响或限制法定的保 修条款。 保修說明注意事項: 一、 請將此質量保證卡下方的用戶數據填寫完整,並由最終直接經銷商加蓋印章,如果沒有加蓋印 章,請找原購買處補蓋以保障您的權益。請務必保留購買發票或複印件,否則華碩公司將以產品 的出廠日期為參照進行保修。 二、 華碩公司對在中國大陸地區(不包括港澳台地區)發售的、經合法渠道銷售給消費者的華碩主板 及顯卡產品實行三年的免費保修服務。 三、 華碩公司對在中國大陸地區(不包括港澳台地區)發售的、經合法渠道銷售給消費者的華碩主板 及顯卡產品實行全國聯保服務。注: A. 消費者必須出具正規購買發票或國家認可的有效憑證方可享受全國聯保。 B.
iv
目錄 華碩產品質量保證卡...................................................................................................................iii 安全性須知.................................................................................................................................... vi 關於這本用戶手冊..................................................................................................................... viii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規格列表....................................................... xi 產品包裝.............
安全性須知 電氣方面的安全性 • 為避免可能的電擊造成嚴重損害,在搬動電腦主機之前,請先將電腦電源線暫時 從電源插槽中拔掉。 • 當您要加入硬件設備到系統中時,請務必先連接該設備的數據線,然後再連接電 源線。可能的話,在安裝硬件設備之前先拔掉電腦的電源電源線。 • 當您要從主板連接或拔除任何的數據線之前,請確定所有的電源線已事先拔掉。 • 在使用擴展卡或擴展卡之前,我們建議您可以先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這些設備 有可能會干擾接地的迴路。 • 請確定電源的電壓設置已調整到本國/本區域所使用的電壓標準值。若您不確定 您所屬區域的供應電壓值為何,請就近詢問當地的電力公司人員。 • 如果電源已損壞,請不要嘗試自行修復。請將之交給專業技術服務人員或經銷商 來處理。 操作方面的安全性 • 在您安裝主板以及加入硬件設備之前,請務必詳加閱讀本手冊所提供的相關信 息。 • 在使用產品之前,請確定所有的排線、電源線都已正確地連接好。若您發現有任 何重大的瑕疵,請儘速聯絡您的經銷商。 • 為避免發生電氣短路情形,請務必將所有沒用到的螺絲、回形針及其他零件收 好,不要遺留在主板上或電腦主機中。 • 灰塵、濕氣以及劇烈的溫度變化都會影
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標識要求:圖中之數字為產品之環保 使用期限。只指電子電氣產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質不致發生外洩或突變 從而對環境造成污染或對人身、財產造成嚴重損害的期限。 有害物質的名稱及含量說明標示: 有害物質 部件名稱 鉛(Pb) 汞(Hg) 鎘(Cd) 六價鉻 (Cr(VI)) × ○ ○ ○ ○ ○ × ○ ○ ○ ○ ○ 印刷電路板及其電 子組件 外部信號連接口及 線材 多溴聯苯 多溴二苯醚 (PBB) (PBDE) 本表格根據 SJ/T 11364 的規定編制。 ○: 表示該有害物質在該部件所有均質材料中的含量均在 GB/T 26572 規定的限量 要求以下。 ×: 表示該有害物質至少在該部件的某一均質材料中的含量超出 GB/T 26572 規定 的限量要求,然該部件仍符合歐盟命令 2011/65/EU 的規范。 備註:此產品所標示的環保使用期限,系指在一般正常使用狀況下。 HDMI Compliance Statement The terms HDMI, HDMI 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and
關於這本用戶手冊 產品用戶手冊包含了所有當您在安裝華碩主板時所需用到的信息。 用戶手冊的編排方式 用戶手冊是由下面幾個章節所組成: • 第一章:產品介紹 您可以在本章節中發現諸多華碩所賦予本主板的優異特色。利用簡潔易懂的說 明讓您能很快地掌握本主板的各項特性,當然,在本章節中我們也會提及所有能 夠應用在本主板的新產品技術。 • 第二章:硬件設備信息 本章節描述所有您在安裝系統元件時必須完成的硬件安裝程序。 • 第三章:BIOS 程序設置與 RAID 支持 本章節描述如何使用 BIOS 程序設置、通過 EZ Flash Utility 更新 BIOS 與 RAID 支持。 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的產品信息 您可以通過下面所提供的渠道來獲得您所使用的華碩產品信息以及軟硬件的升級 信息等。 1. 華碩網站 您可以到 https://w3.asus.com.cn 華碩電腦互聯網站取得所有關於華碩軟硬件產 品的各項信息。 2. 其他文件 在您的產品包裝盒中除了本手冊所列舉的標準配件之外,也有可能會夾帶有其他 的文件,譬如經銷商所附的產品保證單據等。 3.
4. 主板安裝手冊 有關主板安裝手冊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s://www.asus.com/support/。 5. 驅動程序與公用程序常見問題解答 有關主板驅動程序與公用程序的下載與安裝信息,請訪問 h t t p s://w w w.a s u s. com/support/。 6. RAID 設置用戶手冊 有關 RAID 設置用戶手冊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s://www.asus.com/support/。 7. BIOS FlashBack™ 功能 有關 B I O S F l a s h B a c k™ 功能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h t t p s://w w w.a s u s.
提示符號 為了能夠確保您正確地完成主板設置,請務必注意下面這些會在本手冊中出現的 標示符號所代表的特殊含意。 小心: 提醒您在進行某一項工作時要注意勿傷害到電腦主板元件與注意您 自身的安全。 重要: 此符號表示您必須要遵照手冊所描述之方式完成一項或多項軟硬件 的安裝或設置。 注意:提供有助於完成某項工作的訣竅和其他額外的信息。 華碩的聯絡信息 華碩電腦(上海)有限公司 ASUSTEK COMPUTER (SHANGHAI) CO., LTD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金都路 5077 號 服務與支持 請訪問華碩多國語言網站:https://www.asus.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規格列表 中央處理器 支援採用 Intel® LGA1700 規格插槽的第 14 代 & 第 13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及第 12 代 Intel® Core™、Pentium® Gold 與 Celeron® 處理器 支持 Intel® Turbo Boost 2.0 技術與 Intel® Turbo Boost Max 3.0 技術** * 處理器支持列表請訪問華碩網站 https://w3.asus.com.cn 查詢。 ** Intel® Turbo Boost Max 3.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規格列表 網絡功能 1 x Intel® 2.5Gb 網卡 華碩 LANGuard Intel® Wi-Fi 7* 2x2 Wi-Fi 7(802.11be)插槽** 支持 2.4/5/6GHz 三頻段*** 支持 Wi-Fi 7 320MHz 帶寬,最高傳輸率至 5.76Gbps。 兼容藍牙 v5.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規格列表 x x x x x x x x x x x USB 20Gbps 接口(1 x USB Type-C®) USB 10Gbps 接口(5 x Type-A) USB 5Gbps 接口(4 x Type-A) Wi-Fi 模塊 Intel® 2.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規格列表 內置 I/O 設備接口 其他 1 x 80 Light Bar 跳線 3 x 可尋址第二代 LED 接針 1 x 替代 PCIe 模式切換開關 1 x Aura RGB 接針 2 x BCLK 按鈕 1 x BIOS 切換按鈕 1 x FlexKey 按鈕 1 x 前面板音頻接針(F_AUDIO) 1 x LN2 模式跳線帽 1 x Osc 感應接針 1 x Pause 開關 12 x ProbeIt 測量點 1 x 重試按鈕 2 x RSVD 開關 1 x RSVD 接針 1 x 安全開機按鈕 1 x Slow Mode 開關 1 x 啟動按鈕 1 x 10-1 pin 系統控制面板接針 1 x 溫度感應線接針 1 x Thunderbolt™(USB4®)接針 1 x V_Latch 開關 華碩特有功能 Extreme OC Kit - FlexKey 按鈕 - LN2 模式 - ProbeIt - 重試按鈕 - 安全開機按鈕 - 啟動按鈕 - Slow Mode Extreme Engine Digi+ - SMD 電容 - M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規格列表 華碩特有功能 華碩 Q-Design - M.2 Q-Latch - PCIe Slot Q-Release - 華碩易拆式天線 - Q-Code - Q-Connector - Q-DIMM - Q-LED 指示燈含內存檢測(處理器 [紅色]、內存 [黃色]、顯 卡 [白色]、開機設備指示燈 [黃綠色]) - Q-Slot 華碩散熱方案 - M.2 散熱背板 - M.2 散熱片 - VRM 散熱片設計 華碩 EZ DIY - BIOS FlashBack™ 按鈕 - CMOS 配置數據清除按鈕 - CPU 插槽拉桿保護套 - ProCool II - 預裝 I/O 支架 - SafeSlot - SafeDIMM Aura Sync - Aura RGB 接針 - 可尋址第二代 LED 接針 雙 BIOS 前面板 USB 20Gbps 支持快速充電 4+ - 支持:最高至 60W 快速充電與 USB Wattage Watcher* - 輸出:5/9/15/20V max. 3A,PPS: 3.3–21V max.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規格列表 軟件功能 華碩軟件功能 Armoury Crate - AIDA64 Extreme(提供完整一年份) - Aura Creator - Aura Sync - Fan Xpert 4 支持 AI Cooling II - GameFirst - 省電模式 - Sonic Studio - 雙向 AI 降噪 AI Suite 3 - AI 超頻輕鬆優化 - TPU - DIGI+ Power Control - Turbo app - PC Cleaner MyAsus Intel® Unison™ WinRAR(40 天免費試用版) UEFI BIOS AI Overclocking Guide 華碩 EZ DIY - 華碩 CrashFree BIOS 3 - 華碩 EZ Flash 3 - 華碩 UEFI BIOS EZ 模式 - ASUS MyHotkey MemTest86 BIOS 2 x 256 Mb Flash ROM、UEFI AMI BIOS BIOS CAP 文件名稱 ROG MAXIMUS Z790 APE
產品包裝 請檢查下面所列出的各項標準配件是否齊全。 主板 1 x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主板 1 x ROG DIMM.2 含散熱器 ROG DIMM.2 含散熱器 1 x ROG DIMM.2 M.2 軟墊 2 x ROG DIMM.2 M.2 螺絲 額外冷卻套件 1 x M.2 散熱墊 1 x ROG 內存風扇套件 1 x 華碩易拆式天線 1 x Q-Connector 1 x ROG VIP 卡 其他 3 x M.2 背板的 M.2 Q-Latch 3 x M.
具有共享帶寬的接口 A A A 設置 A xviii 1 2 3 PCIEX16(G5)_1 x16 x8 x8 PCIEX16(G5)_2 - x8 N/A M.
1.
1.
頁數 中央處理器(CPU) 1-4 2. 系統內存 1-5 3. 擴展插槽 1-6 4. 風扇與泵插槽 1-9 5. 內存風扇插槽 1-9 6. 水冷系統接針 1-10 7. 電源插槽 1-10 8. M.2 插槽 1-11 9. DIMM.2 插槽 1-11 10. SATA 6Gb/s 設備接口 1-12 11. USB 20Gbps Type-C® 前面板連接插槽 1-12 12. USB 5Gbps 接針 1-13 13. USB 2.0 接針 1-13 14. 80 Light 跳線 1-13 15. 可尋址第二代 LED 接針 1-14 16. 替代 PCIe 模式切換開關 1-14 17. Aura RGB 接針 1-15 18. BCLK 按鈕 1-15 19. BIOS 切換按鈕 1-15 20. FlexKey 按鈕 1-15 21. 前面板音頻接針 1-16 22. LN2 模式跳線 1-16 23. OSC 感應接針 1-16 24. Pause 開關 1-16 25.
1. 中央處理器(CPU) 支持採用 LGA1700 規格插槽的第 14 代 & 第 13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及 第 12 代 Intel® Core™、Pentium® Gold 與 Celeron® 處理器。 第一章 LGA1700 • 在安裝完主板之後,請將即插即用的保護蓋保留下來。只有 C P U 插槽上附有即插即用保護蓋的主板符合 R e t u r n M e r c h a n d i s e Authorization(RMA)的要求,華碩電腦才能為您處理產品的維修 與保修。 • 本保修不包括處理器插座因遺失、錯誤的安裝或不正確的卸除即插 即用保護蓋所造成的毀損。 2.
內存設置 • 您可以在內存條通道中安裝不同容量的內存條,在雙通道設置中, 系統會檢測較低容量通道的內存容量。任何在較高容量通道的其他 內存容量,會被檢測為單通道模式運行。 ‧ 默認的內存運行頻率是根據其 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在 默認狀態下,某些內存在超頻時的運行頻率可能會較供應商所標示 的數值為低。 ‧ 在全負載或超頻設置下,內存條可能需要更佳的冷卻系統以維持運 行的穩定。 ‧ 請安裝相同 CAS Latency 的內存條。為求最佳兼容性,建議您安裝 同廠牌、相同數據碼(D/C)版本的內存條。請先與供應商確認並 購買正確的內存條。 ‧ 請訪問華碩網站查詢最新內存供應商列表(QVL)。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主板用戶手冊 1-5 第一章 您可以安裝 Non-ECC DDR5 內存條至本主板的內存插槽上。
3.
插槽說明 一張 VGA 兩張 VGA 1 PCIEX16(G5)_1 x16 x8 2 PCIEX16(G5)_2 - x8 安裝多張顯卡時,建議您將機箱風扇連接到機箱風扇接口以獲得更好的 散熱環境。 • M.2_1 與 PCIEX16(G5)_2、PCIEX16(G5)_1 共享帶寬。當 M.
使用顯卡易拆鍵 PCIEX16(G5)_1 插槽具備一個顯卡易拆鍵按鈕,可讓您輕鬆卸除安裝在此 PCIe 插槽中的擴展卡,即使擴展卡可能擋住 PCIe push-latch,例如顯卡。 使用顯卡易拆鍵以釋放擴展卡: 第一章 請先用一手按下顯卡易拆鍵按鈕,再用另一手輕輕提起擴展卡。如此一來即可釋 放擴展卡以便您可輕鬆地將其卸除。 下圖僅供參考。主板與顯卡易拆鍵可能會隨著型號而有所不同,但是顯 卡易拆鍵安裝步驟均相同。 顯卡易拆鍵 1-8 第一章:產品介紹
4. 風扇與泵插槽 CPU_FAN CHA_FAN1 CPU_OPT CHA_FAN2 AIO_PUMP FS_FAN1 W_PUMP+ FS_FAN2 • 千萬要記得連接風扇的電源,若系統中缺乏足夠的風量來散熱,那 麼很容易因為主機內部溫度逐漸昇高而導致死機,甚至更嚴重者會 燒毀主板上的電子元件。注意這些插槽並不是跳線!不要將跳線帽 套在風扇插槽的針腳上。 • 請確認排線完全插入中央處理器風扇插槽。 •請將水冷卻套件的泵纜線連接到 W_PUMP+ 或 AIO_PUMP 接口。 • 當連接單個 CPU 風扇時,您可以將其連接到 CPU_FAN 或 CPU_ OPT 接口。 • 連接兩個 CPU 風扇時,請將風扇連接到 CPU_FAN 和 CPU_OPT 接口,並確保兩個風扇的品牌和型號相同。 • W_PUMP+ 功能支持取決於水冷裝置。 5.
6. 水冷系統接針 此接口可以連接感測器以監控水冷系統的溫度和流速狀態。您可以根據即時信 息手動調整風扇和水泵來讓水冷系統的散熱效率最佳化。 W_OUT 第一章 W_IN W_FLOW 7. 電源插槽 這些電源插槽用來連接主板電源。電源所提供的連接插頭已經過特別設計,只 能以一個特定方向插入主板上的電源插槽。找到正確的插入方向後,僅需穩穩地 將之套進插槽中即可。 CPU_12V_1 CPU_12V_2 ATX_PWR PCIE_8PIN_PWR 請確實連接 8-pin 電源插座或是均連接 8-pin 電源插座。 • 如果您想要安裝其他的硬件設備,請務必使用較高功率的電源以提 供足夠的設備用電需求。若電源無法提供設備足夠的用電需求,則 系統將會變得不穩定或無法開啟。 ‧ 若是您想要安裝兩張或更多的高級 PCI Express x16 顯卡,請使用 900W~1200W以上的電源以確保運行穩定。 • PCIE_8PIN_PWR 插槽為前端面板 USB 20Gbps Type-C® 的 PD3.
8. M.2 插槽 這些插槽用來安裝 M.2 設備如 M.2 SSD 模塊。 M.2_1(SOCKET3) M.2_2(SOCKET3) 第一章 M.2_3(SOCKET3) • Intel® Core™ 處理器(第 14 代 & 第 13 代 & 第 12 代): -M .2_1 插槽(Key M),支持 2242/2260/2280 類型存儲設備 (支持 PCIe 5.0 x4 模式) -M .2_2 插槽(Key M),支持 2242/2260/2280 類型存儲設備 (支持 PCIe 4.0 x4 模式) • Intel® Z790 芯片組: -M .2_3 插槽(Key M),支持 2242/2260/2280 類型存儲設備 (支持 PCIe 4.0 x4 & SATA 模式) • M.2_1 與 PCIEX16(G5)_2、PCIEX16(G5)_1 共享帶寬。當 M.
10. SATA 6Gb/s 設備接口 這些 SATA 6Gb/s 設備接口可讓您連接 SATA 設備,如光驅,或通過 SATA 排線連接硬盤。 第一章 SATA6G_1 SATA6G_3 SATA6G_2 SATA6G_4 • 若您安裝 SATA 存儲設備至 SATA6G_1-4 設備接口,您可以透過 主板上的 Intel® Z790 芯片組的 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創 建 RAID 0、1、5 與 10 的設置。 • 關於安裝 SATA 設備,請參考華碩支持網站中的 主板安裝手冊。 • 在創建 R A I D 設置前,請參考 R A I D 設置用戶手冊(R A I D Configuration Guide) 章節中的相關說明 。請至華碩官網下載 RAID 設置用戶手冊(RAID Configuration Guide)。 11.
12. USB 5Gbps 接針 這個插槽用來連接 USB 5Gbps 模塊,可擴展 USB 5Gbps 接口。USB 5Gbps 的數據傳輸率最高可達 5 Gb/s。 第一章 U5G_E12 U5G_E34 13. USB 2.0 接針 這個插槽用來連接 USB 模塊,可擴展 USB 2.0 接口。USB 2.0 的數據傳輸 率最高可達 480 Gb/s。 USB_E12 USB_1112 請勿將 1394 排線連接到 U S B 插槽上,這麼做可能會導致主板的損 毀。 14.
15. 可尋址第二代 LED 接針 可尋址第二代 LED 接針可用來個別連接可尋址 RGB WS2812B 指示燈條或 基於 WS2812B 的指示燈條。 ADD GEN2_1 ADD GEN2_2 第一章 ADD GEN2_3 在安裝或卸除任何零件之前,請確認已切斷 ATX 電源或是已拔除電源 線,否則將對主板、周邊配件或零件造成嚴重損害。如此可避免因仍有 電力殘留在系統中而嚴重損及主板、外圍設備、元件等。 • 可尋址第二代 LED 接針支持標準 WS2812SB 可尋址 RGB 指示燈 (5V/Data/Ground),燈條總輸出電流限制為 3A(5V),最多為 500 顆 LED 燈。 • 實際的光線效果與顏色會依指示燈條而有所差異。 • 若您的指示燈條未亮起,請檢查可尋址 RGB 指示燈條是否連接在正 確位置、插座(5V)是否與接口(5V)對齊至主板上。 • 可尋址 RGB 指示燈條僅於操作系統下亮起。 16.
17. Aura RGB 接針 這些接針是用來連接 RGB 指示燈條。 在安裝或卸除任何零件之前,請確認已切斷 ATX 電源或是已拔除電源 線,否則將對主板、周邊配件或零件造成嚴重損害。如此可避免因仍有 電力殘留在系統中而嚴重損及主板、外圍設備、元件等。 • Aura RGB 燈條接針支持 5050 RGB 多彩燈條(12V/G/R/B),燈 條總輸出電流限制為 3A(12V)。 • 實際的光線效果與顏色會依指示燈條而有所差異。 • 若您的指示燈條未亮起,請檢查 R G B 指示燈延長線與指示燈條是 否連接在正確位置、插座(12V)是否與接頭(12V)對齊至主板 上。 • 指示燈條僅於操作系統下亮起。 18. BLCK 按鈕 這個 BCLK 按鈕用來調整 BCLK 頻率。 BCLK+ BCLK- 若要使用 BCLK 按鈕,請先在 BIOS 中啟用 Runtime BCLK OC。 19.
21. 前面板音頻接針 這組音頻接針供您連接到前面板的音頻排線,除了讓您可以輕鬆地通過主機前 面板來控制音頻輸入/輸出等功能,並且支持 HD Audio 音頻標準。將前面板音 頻輸入/輸出模塊的連接排線之一端連接到這個插槽上。 第一章 F_AUDIO 22. LN2 模式跳線 設置 2-3 pins 以修復 POST 時主板的冷啟動錯誤,並幫助系統成功啟動。 LN2_MODE 23. OSC 感應接針 這個接針是為 ROG True Voltician 卡所保留,可以讓您監控 CPU 電壓的波 動。 OSC_SENSE 24.
25. ProbeIt 測量點 第一章 ROG ProbeIt 可讓您使用萬用電表檢測系統目前的電壓和操作系統設置。您也 可以在超頻中測量 ProbeIt 點。 ProbeIt 使用 ProbeIt 將其中一個探針連接到 GND ProbeIt 點,然後將另一個探針連接到另一個 ProbeIt 點,以測量相應的電壓信息。 以上圖標僅供參考,實際主板結構和測量點可能因型號而異。 26.
27. RSVD 開關與接針 RSVD 開關與接針僅供華碩授權技術人員使用。 RSVD_1 RSVD_2 RSVD_4 第一章 請確認 RSVD 開關設置為 Disabled。將此開關設置為 Enabled 可能會損 壞您的系統。 28. 安全開機按鈕 安全開機按鈕可暫時將安全設置應用於 BIOS 中,同時保留超頻設置,以讓您 修改導致啟動失敗的設置。隨時按下此按鈕可強制系統重新啟動進入 BIOS 安全 模式。 SAFE_BOOT 29. Slow Mode 開關 當使用極端超頻設置時,系統可能會因 CPU 不穩定而導致損壞。在 LN2 基 準測試期間啟用 Slow Mode 開關可降低處理器頻率並穩定系統,以便您追蹤超 頻數據。 SLOW_MODE 30.
31. 系統控制面板接針 這組接針包含數個連接到電腦主機前面板的功能接針。 • 系統電源指示燈接針(PLED) 這組 2-pin 接針可連接到電腦主機面板上的系統電源指示燈。在您啟動電腦並 且使用電腦的情況下,該指示燈會持續亮著;而當指示燈閃爍亮著時,即表示電 腦正處於睡眠模式中。 • 存儲設備活動指示燈接針(HDLED) 您可以連接這組 2-pin 接針到電腦主機面板上的存儲設備活動指示燈,當存儲 設備或存儲設備附加卡讀取或寫入數據時,存儲設備活動指示燈會亮起或閃爍。 • 電源/軟關機開關接針(PWRBTN) 這組 3-1 pin 接針連接到電腦主機面板上控制電腦電源的開關。按下電源按鈕 以開啟系統電源,或是將系統置於睡眠或軟關機模式(根據操作系統設置)。 • 重置開關接針(RESET) 這組 2-pin 接針連接到電腦主機面板上的 Reset 開關。按下重置按鈕以重新 啟動系統。 32.
33. Thunderbolt™(USB4®)接針 這組接針用來連接附加的 Thunderbolt™ I/O 卡,以支持 Intel® Thunderbolt™ 技術,讓您可以連接支持 Thunderbolt™ 的設備以形成菊花鏈配置。 第一章 TB(USB4)_HEADER 請訪問您購買的 Thunderbolt™ 卡官方網站,以獲得有關兼容性的更多 詳細信息。 Thunderbolt™ 卡僅可在安裝於 PCIEX4(G4)_2 插槽時使用。請確認已 將 Thunderbolt™ 卡安裝於 PCIEX4(G4)_2 插槽。 34. V_Latch 開關 這個開關提供給有興趣查看板載電壓調節的愛好者使用。當 V_Latch 開關開 啟時,將會記錄 Vcore 的真實最高與最低電壓。 V_LATCH 35.
36. Q-LED 指示燈 Q-LED 指示燈從主板開機後依序查看重要元件(CPU、內存、顯卡與開機設 備狀態)。當發現錯誤時,在該項目旁的指示燈則會亮燈直到問題解決。 CPU (RED) VGA (WHITE) BOOT (YELLOW GREEN) • Q-LED 指示燈提供最有可能發生錯誤的原因,以作為排除故障的問 題點。實際的原因將視情況而異。 • DRAM LED 將檢測內存條是否已安裝於建議的內存插槽中,以及在 主板連接電源供應器後,內存條是否已正確安裝於內存插槽中。開 啟電源後,無論啟動前的指示燈狀態為何,DRAM LED 將恢復原先 錯誤檢查過程。 37. BIOS 指示燈 BIOS 指示燈顯示目前正在使用的 BIOS 芯片。 BIOS_LED1 BIOS_LED2 38.
. 8-pin 電源插座指示燈 當 8-pin 電源插座指示燈亮起時表示未連接8-pin 電源插座。 PLUG_8PIN_PWR 第一章 1-22 第一章:產品介紹
1.3 主板後側與音頻接口 1.3.1 後側面板接口 2 6 7 3 4 5 第一章 1 8 9 10 11 12 後側面板接口 1. CMOS 配置數據清除按鈕(CLR_CMOS)。僅當系統因超頻而死機時,才按下此按 鈕以清除 BIOS 設置信息。 2. PS/2 鼠標(綠色)接口 3. USB 5Gbps(藍色)Type-A 接口 E5、E6、E7 與 E8。 4. USB 10Gbps(紅色)Type-A 接口 5、6、7 與 8。 5. Intel® 2.5Gb 網絡接口* 6. BIOS FlashBack™ 按鈕 7. PS/2 鍵盤(紫色)接口 8. USB 10Gbps(紅色)Type-A 接口 1。 9. USB 20Gbps Type-C® 接口 C3 10. Wi-Fi 模塊 11. 光纖 S/PDIF 輸出端口 12.
* Intel® 2.5Gb 網絡接口指示燈之燈號說明 第一章 Activity 連接指示燈 Speed 指示燈 狀態 說明 狀態 說明 熄滅 沒有連接 熄滅 沒有連接 綠色 已連接 熄滅 閃爍 正在存取數據 連接速度 100 Mbps / 10 Mbps 綠色 連接速度 2.5 Gbps 橘色 連接速度 1 Gbps ACT/連接 Speed 指示燈 指示燈 網絡接口 ** 2、4、5.1 或 7.1 聲道音頻設置 接口 2 聲道 4 聲道 5.1 聲道 7.1 聲道 後端面板 側置喇叭輸出 音頻輸入 - - - 音頻輸出 前置喇叭輸出 前置喇叭輸出 前置喇叭輸出 前置喇叭輸出 麥克風輸入 - - - - 後端 - 後置喇叭輸出 後置喇叭輸出 後置喇叭輸出 - 中央聲道/重低音 喇叭輸出 中央聲道/重低音 喇叭輸出 中央聲道/重低 音喇叭 - 1.3.
第一章 連接耳機與麥克風 後側面板音頻輸出接口不支持空間音頻功能。想要使用空間音頻功能 時,請將音頻輸出設備連接至前面板的音頻接口,或使用 USB 接口音頻 設備。 連接 2 聲道喇叭 連接 4 聲道喇叭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主板用戶手冊 1-25
連接 5.1 聲道喇叭 第一章 連接 7.
第二章:硬件設備信息 2 硬件設備信息 本節安裝圖標僅供參考,主板的結構可能會隨著型號而有所不同,但是 安裝步驟均相同。 2.
第二章 在將槓桿閂鎖鎖定在固定 卡舌下之前,請確認移除 槓桿閂鎖上的軟保護管, 否則可能會在安裝冷卻系 統時損壞您的系統。 2-2 第二章:硬件設備信息
第二章 2.
2.3 安裝 M.2 • 以下圖標僅顯示 22110 M.2 插槽的安裝步驟,其他 M.2 插槽的安 裝步驟相同。 • 當移除或安裝本章節中提到的螺絲或螺絲座時,請使用十字螺絲起 子。 • 當 M.2 散熱器上的散熱墊損毀時,建議使用隨附的散熱墊或厚度 1.25mm 的散熱墊更換。 • 支持的 M.2 類型會依主板而異。 1. 鬆開散熱器上的螺絲。 2.
3. (選擇性)逆時針旋轉手柄,然後將其推向 M.2 插槽並將其從鎖孔中取出,以 移除 2280 長度螺絲孔處預裝的 M.2 Q-latch。 當 2280 長度螺絲孔處預裝 M.2 Q-Latch 時,才依照此步驟進行。 第二章 4. 從散熱墊上移除塑料薄膜。 M.2 Q-Latch 5. (選擇性)請由要安裝 M.2 長度的螺絲孔上移除散熱墊,並安裝隨附的 M.2 Q-latch。 您可以使用隨附的 M.2 Q-Latch,或是已預裝的可拆卸 M.2 Q-Latch 。 散熱墊 M.
6. (選擇性)當安裝單面 M.2 模塊時,請在 2260 或 2242 M.2 長度螺絲孔上移 除散熱墊,並安裝隨附的 M.2 背板橡膠軟墊。若安裝雙面 M.2 模塊時,請勿安 裝 M.2 背板橡膠軟墊。 • 僅在以下情況下時進行此步驟: a. 安裝 22110、2280 或 2260 長度 M.2 模塊。 b. 當主板的產品包裝隨附 M.2 背板橡膠軟墊。 • 將隨附的 M.2 背板橡膠軟墊安裝至: a. 安裝 22110 或 2280 長度 M.2 模塊時,請安裝至 2260 M.2 長度螺絲孔。 b. 安裝 2260 長度 M.2 模塊時,請安裝至 2242 M.2 長度螺絲 孔。 第二章 散熱墊 隨附的 M.2 背板橡膠軟墊 7. 旋轉並調整 M.2 Q-latch ,使手柄遠離 M.
8. 安裝 M.2 模塊至 M.2 插槽。 將 M.2 模塊安裝至 M.2 插槽時,請確保沒有物品擋住 M.2 模塊。 9. 順時針旋轉 M.2 Q-Latch 以將 M.2 固定到位。 10. 從散熱器底部的散熱墊上取下塑料薄膜。 當 M.2 散熱器上的散熱墊損毀時,建議使用隨附的散熱墊或厚度 1.25mm 的散熱墊更換。 11. 裝回散熱器。 12. 鎖上步驟 1 移除的螺絲以固定散熱器。 6 6 5 6 5 6 6 6 5 4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主板用戶手冊 2-7 第二章 如果您要安裝已預先安裝散熱器的雙面 M.2 模塊,但難以使用 M.2 Q-Latch 固定 M.2 模塊位置時,請移除 M.2 模塊後由 M.2 背板上移除 散熱墊,再依步驟 7 至 9 重新安裝 M.
2.4 安裝額外冷卻套件 安裝 ROG 內存風扇套件 1. 將 ROG 內存風扇套件的風扇排線連接至主板上的 EF_FAN 接口。 2.
2.5 安裝主板 1. (視型號而定)將隨附的 I/O 擋板安裝至機箱後側 I/O 面板上。 2. 將主板放入機箱,並確認後側 I/O 接口對齊機箱的後側 I/O 面板。 3.
2.6 安裝擴展卡 2.6.1 安裝 Thunderbolt™ 系列卡 6-pin PCIe 電源插槽 USB Type-C® 接口連接至 Thunderbolt 設備 第二章 將主板或 VGA 卡上的 MiniDP 輸入 接口連接至 DP 輸出接口 USB 2.
2.6.2 安裝 DIMM.2 支持的 M.
12 11 13 14 第二章 16 15 • 在安裝或卸除 DIMM.2 卡之前,請確認已切斷 ATX 電源或是已拔 除電源線,否則將對主板或 DIMM.2 卡造成嚴重損害。 • DIMM.2 卡的槽口只能以一個方向正確安裝。在插入 DIMM.2 卡之 前,請確認卡上的槽口與 DIMM.2 插槽正確對齊。 • DIMMM.2 模塊 支持 PCIe 4.0 x4 M Key 設計與 2242 / 2260 / 2280 / 22110 類型 PCIe 存儲設備。 • 此插槽支持 IRST(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 DIMM.2 插槽(M.2_1/2)默認為關閉。請調整 BIOS 設置以開啟 DIMM.2 插槽。 • 使用 DIMM.2 散熱器模塊時,我們建議您先移除 M.2 模塊的默認散 熱器,再安裝 M.2 模塊至 DIMM.2 散熱器模塊。 • 若您的 M.2 模塊背面沒有快閃芯片功能,請移除 DIMM.2 模塊上的 默認 M.2 軟墊,並更換為隨附的較高的 M.
2.
2.8 BIOS FlashBack™ 按鈕 本節圖標僅供參考。WiFi 模塊為選配配件。 BIOS Flashback™ 讓您無需進入現有 BIOS 或操作系統即可輕鬆更新 BIOS。 使用 BIOS FlashBack™: 1. 訪問 https://www.asus.com/cn/support/ 以下載適用於本主板的最新 BIOS 版 本。 2. 啟動 BIOSRenamer.exe 應用程序以自動將文件重命名,或手動重新命名文件為 規格列表 裡的 BIOS CAP 文件名稱,再將重新命名的文件複製至您的 USB 存 儲設備。 當您于兼容 BIOS FlashBack™ 的主板下載文件時,BIOSRenamer.exe 應用程序會與您的 BIOS 文件一同壓縮。 第二章 3. 將 24-pin 電源插槽連接至主板,並啟動電源供應器(不需啟動系統)。將 USB 存儲設備插入 BIOS FlashBack™ 接口。 4.
2.9 第一次啟動電腦 1. 確認所有排線與接腳都接妥,然後蓋上機箱的外蓋。 2. 確定所有的開關都已關閉。 3. 將電源線接上機箱背面的電源插槽。 4. 情況許可的話,最好將電源線路上加接突波吸收/保護器。 5. 請您按照以下順序開啟設備: a. 顯示屏 b. 外部存儲設備(從串連的最後端開始) c. 系統電源 系統會接著進行開機自檢(POST)。同時,顯示屏上會出現畫面。如果送電之 後超過 30 秒而畫面未有動靜的話,表示開機測試可能失敗,請再進一步檢查跳 線的設置與連接,或向您的零售商尋求協助。 7. 在電源開啟之後可按下 鍵以進入 BIOS 的設置模式,詳細設置方法請 看本用戶手冊的第三章部份。 2.10 關閉電源 當系統在啟動狀態,壓著電源開關少於 4 秒鐘,系統會根據 BIOS 的設置,進入 睡眠或軟關機模式;若是壓著電源開關多於 4 秒,不論 BIOS 的設置為何,系統則 會直接進入軟關機模式。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主板用戶手冊 2-15 第二章 6.
第二章 2-16 第二章:硬件設備信息
BIOS 程序設置 與 RAID 支持 3 有關更多 BIOS 與 RAID 設置的詳細信息,請參考產品信息網站中支持 項目內的手冊與文件,或訪問 https://www.asus.com/cn/support/。 3.
3.2 華碩 EZ Flash 3 華碩 EZ Flash 3 讓您在未進入操作系統前即能輕鬆的更新 BIOS 程序。 請讀取 B I O S 出廠默認值來保持系統的穩定。請選擇 E x i t 菜單中的 Load Optimized Defaults 項目或按下 鍵。 請依照以下步驟更新 BIOS 程序: • 本功能僅支持採用 FAT 32/16 格式的單一磁區 U 盤。 • 當更新 BIOS 時,請勿關閉或重置系統以避免系統啟動失敗。 1. 將保存有最新 BIOS 文件的 U 盤插入 USB 接口。 2. 進入 BIOS 設置程序的 Advanced Mode,選擇 Tool > ASUS EZ Flash 3 Utility,接著請按下 鍵。 3. 請按左方向鍵切換至 Drive 區域。 4. 請按上/下方向鍵找到存放有最新 BIOS 文件的 U 盤,接著請按下 鍵。 5. 請按右方向鍵切換至 Folder 區域。 6.
3.3 華碩 CrashFree BIOS 3 華碩 CrashFree BIOS 3 公用程序為自動恢復工具程序,當您在更新過程中失敗或 損壞時,能自動恢復 BIOS 文件。您可以使用含有最新 BIOS 文件的 U 盤恢復 BIOS 程序的數據。 恢復 BIOS 程序 請依照下列步驟恢復 BIOS 程序: 1. 請訪問 https://www.asus.com/cn/support/ 以下載此主板最新的 BIOS 版本。 2. 請依照以下任一方式重新命名文件: • 開啟 BIOSRenamer.exe 應用程序以自動將文件重新命名。 • 手動重新命名文件為 規格列表 中指定的 BIOS CAP 文件名稱。 • 手動重新命名文件為 asus.cap。 3. 將重新命名的文件複製至 USB 存儲設備。 4. 啟動系統。 5. 將含有最新或原始 BIOS 文件的 U 盤插入 USB 接口。 6. 接著公用程序便會自動檢查設備中是否存有 BIOS 文件。當搜索到 BIOS 文件 後,公用程序會開始讀取 BIOS 文件並自動進入華碩 EZ Flash 3。 7.
3.
附錄 Code Description 00 Not used 01 Power on. Reset type detection (soft/hard).
Q-Code 列表 附錄 Code Description E0 S3 Resume is stared (S3 Resume PPI is called by the DXE IPL) E1 S3 Boot Script execution E2 Video repost E3 OS S3 wake vector call E4 – E7 Reserved for future AMI progress codes E8 S3 Resume Failed E9 S3 Resume PPI not Found EA S3 Resume Boot Script Error EB S3 OS Wake Error EC – EF Reserved for future AMI error codes F0 Recovery condition triggered by firmware (Auto recovery) F1 Recovery condition triggered by user (Forced recovery) F2 Recovery
Code Description 90 Boot Device Selection (BDS) phase is started 91 Driver connecting is started 92 PCI Bus initialization is started 93 PCI Bus Hot Plug Controller Initialization 94 PCI Bus Enumeration 95 PCI Bus Request Resources 96 PCI Bus Assign Resources 97 Console Output devices connect 98 Console input devices connect 99 Super IO Initialization 9A USB initialization is started 9B USB Reset 9C USB Detect 9D USB Enable 9E – 9F Reserved for future AMI codes A0 IDE initia
Q-Code 列表 Code Description B4 USB hot plug B5 PCI bus hot plug B6 Clean-up of NVRAM B7 Configuration Reset (reset of NVRAM settings) B8– BF Reserved for future AMI codes D0 CPU initialization error D1 System Agent initialization error D2 PCH initialization error D3 Some of the Architectural Protocols are not available D4 PCI resource allocation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