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冊 Motherboard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
T19190 第一版 2021 年 10 月 版權說明 © ASUSTeK Comput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目錄內容 安全性須知........................................................................................................................................ iv 限用物質名稱及含量列表..............................................................................................................v 關於這本使用手冊............................................................................................................................v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 規格列表.......................................................................
安全性須知 電氣方面的安全性 • 為避免可能的電擊造成嚴重損害,在搬動電腦主機之前,請先將電腦電源線暫 時從電源插槽中拔掉。 • 當您要加入硬體裝置到系統中時,請務必先連接該裝置的訊號線,然後再連接 電源線。可能的話,在安裝硬體裝置之前先拔掉電腦的電源供應器電源線。 • 當您要從主機板連接或拔除任何的訊號線之前,請確定所有的電源線已事先拔 掉。 • 在使用介面卡或擴充卡之前,我們建議您可以先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這些裝 置有可能會干擾接地的迴路。 • 請確定電源供應器的電壓設定已調整到本國/本區域所使用的電壓標準值。若您 不確定您所屬區域的供應電壓值為何,請就近詢問當地的電力公司人員。 • 如果電源供應器已損壞,請不要嘗試自行修復。請將之交給專業技術服務人員 或經銷商來處理。 操作方面的安全性 • 在您安裝主機板以及加入硬體裝置之前,請務必詳加閱讀本手冊所提供的相關 資訊。 • 在使用產品之前,請確定所有的排線、電源線都已正確地連接好。若您發現有 任何重大的瑕疵,請儘速聯絡您的經銷商。 • 為避免發生電氣短路情形,請務必將所有沒用到的螺絲、迴紋針及其他零件收 好,不要遺留在主機
限用物質名稱及含量列表 限用物質及其化學符號 單元 六價鉻 多溴聯苯 多溴二苯醚 (PBB) (PBDE) (Cr+6) 鉛 (Pb) 汞 (Hg) 鎘 (Cd) 印刷電路板 ─ ○ ○ ○ ○ ○ 電子組件 ─ ○ ○ ○ ○ ○ 連接器 ─ ○ ○ ○ ○ ○ 其他及其配件 ─ ○ ○ ○ ○ ○ 備考 1. "○" 係指該項限用物質之百分比含量未超出百分比含量基準值。 備考 2.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 規格列表 支援採用 LGA1700 插槽的第十二代 Intel® Core™、Pentium® Gold 與 Celeron® 處理器* 中央處理器 晶片組 支援 Intel® Turbo Boost 2.0 技術與 Intel® Turbo Boost Max 3.0技術** * 請造訪華碩網站 https://www.asus.com/tw 獲得最新的處理器支援列表。 ** 是否支援 Intel® Turbo Boost Max 3.0 技術依據處理器類型而定。 Intel® B660 晶片組 2 x 記憶體插槽,支援最高 64GB DDR5 6200(超頻)/ 6000(超頻) / 5800(超頻)/ 5600(超頻)/ 5400(超頻)/ 5200(超頻) / 5000(超頻)/ 4800 non-ECC、un-buffered 記憶體模組* 記憶體 支援雙通道記憶體架構 支援 Intel® Extreme Memory Profile(XMP)技術 OptiMem II * 請造訪華碩網站(https://www.asus.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 規格列表 ROG SupremeFX S1220A 高傳真 7.1 環繞聲道音效編解碼晶片 - 支援前後耳機阻抗傳感器(Impendance sense) -支 援音效介面偵測(Jack-Detection)、多音源獨立輸出(MultiStreaming)與前面板音效插孔變換(Front Panel Jack-retasking) 功能 音效 - 支援高品質 120dB SNR 立體聲輸出與 113dB SNR 錄音輸入 音效功能 - SupremeFX Shielding 技術 - Savitech SV3H712 AMP - 高品質的音效電容 * 由於 HDA 頻寬的限制,7.1 環繞聲道音效不支援 32-bit /192kHz。 1 x USB 3.2 Gen 2x2 連接埠(1 x USB Type-C®) 4 x USB 3.2 Gen 1 連接埠(3 x Type-A + 1 x USB Type-C®) 3 x USB 2.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 規格列表 Extreme Engine DIGI+ - 5K 黑金電容 華碩 Q-Design - M.2 Q-Latch - Q-DIMM -Q -LED(處理器 [紅色]、記憶體 [黃色]、顯示卡 [白色]、開機 裝置 [黃綠色]) - Q-Slot 華碩散熱方案 特殊功能 - M.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 規格列表 UEFI BIOS 華碩 EZ DIY 軟體功能 - 華碩 CrashFree BIOS 3 - 華碩 EZ Flash 3 - 華碩 UEFI BIOS EZ 模式 BIOS 128Mb Flash ROM、UEFI AMI BIOS 管理功能 WOL by PME、PXE Windows® 11 - 64 位元 作業系統 Windows® 10 - 64 位元 主機板尺寸 Mini-ITX 型式 6.7 x 6.
包裝內容物 在您拿到本主機板包裝盒之後,請馬上檢查下面所列出的各項標準配件是否齊全。 主機板 1 x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 主機板 2 x SATA 6Gb/s 排線 排線 1 x ROG USB 2.0 分離器排線 1 x 面板排線 1 x 華碩 W-Fi 行動天線 1 x 束線帶包 2 x M.2 SSD 螺絲包 1 x M.
建立 PC 系統所需的其他工具與元件 Phillips (十字) 螺絲起子 PC 機殼 電源供應裝置 Intel® LGA1700 中央處理器 Intel® LGA1700 相容處理器風扇 DDR5 記憶體模組 SATA 硬碟 SATA 光碟機(選購) 顯示卡(選購) M.
xii
產品介紹 1.
主機板結構圖 5 17.0cm(6.7in) CHA_FAN 4 2 CPU DRAM VGA BOOT RGB HEADER CPU_FAN AIO_PUMP DIGI+ VRM LGA1700 Ethernet 128Mb BIOS AUDIO AAFP Intel® B660 2260 CLRTC SPDIF_OUT USB_78 F_PANEL 17 9 SATA X 8 SATA6G_1 Super I/O 2280 PCIE 4.0 X4 6 M.2_1(SOCKET3) COM_DEBUG 14 M.2_1(SOCKET3) M.
頁數 1-4 2. 記憶體插槽 1-5 3. 擴充插槽 1-7 4. 風扇與泵接頭 1-8 5. 電源插槽 1-9 6. M.2 插槽 1-10 7. SATA 6Gb/s 裝置連接插槽 1-11 8. USB 3.2 Gen 2 Type-C® 連接插槽 1-11 9. USB 3.2 Gen 1 連接插槽 1-12 10. USB 2.0 連接插槽 1-12 11. 可定址第二代燈條接頭 1-13 12. AURA RGB 燈條接頭 1-14 13. RTC 電池接頭(2-pin BATT_CON) 1-14 14 Clear CMOS 接頭 1-15 15. 前面板音效連接排針 1-16 16. S/PDIF 輸出接頭 1-16 17. 系統控制面板連接排針 1-17 18. Q-LED 指示燈 1-18 華碩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 主機板使用手冊 第一章 主機板元件說明 1.
1.
2.
記憶體設定 您可以任意選擇使用 4GB、8GB、16GB 與 32GB 的 unbuffered non-ECC DDR5 記 憶體模組至本主機板的記憶體插槽上。 第一章 您可以在通道 A、通道 B 安裝不同容量的記憶體模組。在雙通道設定中, 系統會偵測較低容量通道的記憶體容量。任何在較高容量通道的其他記憶 體容量,會被偵測為單通道模式執行。 • 預設的記憶體運作頻率是依據其 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在 預設狀態下,某些記憶體在超頻時的運作頻率可能會較供應商所標示 的數值為低。 • 在全負載或超頻設定下,記憶體可能需要更佳的冷卻系統以維持運作 的穩定。 • 請安裝相同 CAS Latency 的記憶體模組。為求最佳相容性,建議您安 裝同廠牌、相同資料碼(D/C)版本的記憶體模組。請先與供應商確認 並購買正確的記憶體模組。 • 請造訪華碩網站 https://www.asus.
3.
4.
5.
6. M.2 插槽 這些插槽可讓您安裝 M.2 裝置,如 M.2 固態硬碟。 第一章 A A M.2_1(SOCKET3) B B M.2_2(SOCKET3) • Intel® 第十二代處理器: -M .2_1 插槽(Key M),支援 2260/2280 類型儲存裝置 (支援 PCIe 4.0 x4 模式)。 • Intel® B660 晶片組: -M .2_2 插槽(Key M),支援 2242/2260/2280 類型儲存裝置 (支援 PCIe 4.0 x4 模式)。 • Intel® Optane 記憶體 H 系列安裝在與 PCH 連接的 M.2 插槽上可支援 Intel® 快速儲存技術。 • M.2 SSD 模組為選購配備,請另行購買。 • 欲將 2242 儲存裝置安裝至 M.
7. SATA 6Gb/s 裝置連接插槽 A B C D 8. A C B D 第一章 SATA 6Gb/s 裝置連接插槽可支援使用 SATA 6Gb/s 排線來連接 SATA 裝 置,如光碟機與硬碟。 SATA6G_3 SATA6G_4 SATA6G_1 SATA6G_2 GND RSATA_RXP RSATA_RXN GND RSATA_TXN RSATA_TXP GND USB 3.2 Gen 2 Type-C® 前面板連接插槽 這個插槽用來連接 USB 3.2 Gen 2 Type-C® 模組,可擴充 USB 3.2 Gen 2 Type-C® 連接埠 USB 3.2 Gen 2 Type-C® 的資料傳輸率最高可達 10Gb/s U32G2_4 SBU2 SBU1 CC1 VBUS RX1RX1+ GND TX1TX1+ VBUS VBUS TX2+ TX2GND RX2+ RX2GND DD+ CC2 USB 3.
9. USB 3.2 Gen 1 連接插槽 這個插槽用來連接 USB 3.2 Gen 1 模組,可擴充 USB 3.2 Gen 1 連接埠 USB 3.2 Gen 1 的資料傳輸率最高可達 5Gb/s。 第一章 U32G1_910 PIN 1 USB3+5V IntA_P2_SSRXIntA_P2_SSRX+ GND IntA_P2_SSTXIntA_P2_SSTX+ GND IntA_P2_DIntA_P2_D+ USB3+5V IntA_P1_SSRXIntA_P1_SSRX+ GND IntA_P1_SSTXIntA_P1_SSTX+ GND IntA_P1_DIntA_P1_D+ GND USB 3.2 Gen 1 模組為選購配備,請另行購買。 10. USB 2.0 連接插槽 這個插槽用來連接 USB 2.0 模組,可擴充外接式 USB 2.0 連接埠 USB 2.
11.
12. AURA RGB 燈條接頭 這個接頭用來連接 RGB 指示燈條(LED Strips)。 RGB_HEADER PIN 1 第一章 +12V G R B AURA RGB 接頭支援 5050 RGB 多彩 LED 燈條(12V/G/R/B),燈條總輸 出電流限制為 3 安培(12 伏特)。 在您安裝或移除任何元件之前,請確認電源供應器的電源開關是切換到關 閉(OFF)的位置,而最安全的做法是先暫時拔出電源供應器的電源線, 等到安裝/移除工作完成後再將之接回。如此可避免因仍有電力殘留在系統 中而嚴重損及主機板、周邊裝置、元件等。 • 實際的亮度與色彩會依 LED 燈條的不同而異。 • 若您的 LED 燈條未亮起,請檢查 RGB LED 延長排線與 RGB LED 燈 條是否連接至正確的方向。連接時,請將延長排線與燈條上的 +12 伏 特針腳與主機板上的 +12 伏特接頭對齊。 • LED 燈條僅會在系統運作時亮起。 • LED 燈條為選購配備,請另行購買。 13.
14. Clear CMOS 接頭 第一章 這個接頭可讓您清除 CMOS 的 Real Time Clock(RTC)記憶體中的資料。 您可以藉由清除 CMOS RTC 記憶體資料清除存於 CMOS 記憶體中的日期、時間 與系統設定參數。CMOS 中的記憶體資料是主機板內建的鋰電池供電,資料包括 系統設定資訊,像是系統密碼等。 +3V_BAT GND CLRTC PIN 1 想要清除這些資料,可以依照下列步驟進行: 1. 關閉電腦電源,拔掉電源線; 2. 將金屬物或跳線帽由 [1-2](預設值)短路時約五∼十秒鐘; 3. 插上電源線,開啟電腦電源; 4.
15. 前面板音效連接排針 SENSE2_RETUR 第一章 AGND NC SENSE1_RETUR 這組接頭供您連接到前面板的音效排線,除了讓您可以輕鬆地透過主機前面 板來控制音效輸出 / 輸入等功能,並且支援 HD Audio 音效標準。將前面板音效 輸出 / 輸入模組的排線的一端連接到這個接頭上。 AAFP PORT1L PORT1R PORT2R SENSE_SEND PORT2L PIN 1 HD-audio-compliant pin definition 建議您將支援高傳真(high definition)音效的前面板音效模組連接到這 組排針,如此才能獲得高傳真音效的功能。 16.
17.
18.
第二章:硬體裝置資訊 硬體裝置資訊 2.1 建立您的電腦系統 2 本章節的圖示僅供參考。主機板的構造可能會隨著型號而有所不同,但是 安裝的步驟仍然是相同的。 2.1.
第二章 在將負載桿閂鎖鎖定在固 定卡舌下之前,請確認移 除負載桿閂鎖上的軟保護 管,否則可能會在安裝散 熱系統時損毀您的系統。 2-2 第二章:硬體裝置資訊
2.1.
• 我們建議您在將散熱系統安 裝至 Intel® 600 系列主機板 時使用相容於 LGA1700 的 散熱系統。 • 華碩的 Intel ® 600 系列 主機板上也有一個用於 LGA1200 相容散熱系統的 額外孔,但是我們仍強烈建 議您諮詢您的散熱系統供應 商或製造商,以了解散熱系 統的相容性與功能。 LGA1200 LGA1700 • 本主機板無法安裝 Push-Pin 類型的 LGA1200 相容之散 熱系統。 第二章 2-4 第二章:硬體裝置資訊
安裝 AIO 散熱器 第二章 若您想要安裝 AIO 散熱器,建議您先將主機板安裝到機殼內,然後再安 裝 AIO 散熱器。 AIO_PUMP CPU_FAN 華碩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 主機板使用手冊 2-5
2.1.
2.1.4 安裝 M.2 儲存裝置 若 M.2 散熱片上的導熱墊因損毀需要更換,我們建議您更換為 1.25mm 厚度的導熱墊。 M.2_1 插槽(正面) 1. 移除散熱片上的螺絲。 2. 移除散熱片。 1 1 1 第二章 2 3. 將 M.2 儲存裝置安裝至 M.2 插槽。安裝不同長度的 M.2 儲存裝置步驟可能略有 不同,請參考以下部分了解不同類型儲存裝置及它們的安裝步驟: • 安裝 2280 M.2 儲存裝置: A. 將散熱墊上的膠膜撕開。 B. 旋轉調整 M.2 Q-Latch,使其突起端朝向 M.2 插槽的相反方向。 C. 將 M.2 儲存裝置安裝至 M.2 插槽。 D. 將 M.2 Q-Latch 順時針旋轉,將 M.
• 安裝 2260 M.2 儲存裝置: A. 將散熱墊上的膠膜撕開。 B. 將隨附的螺柱安裝至 2260 螺絲孔。 C. 將 M.2 儲存裝置安裝至 M.2 插槽。 D. 用隨附的螺絲固定您的 M.2 儲存裝置。 第二章 • 安裝 2242 M.2 儲存裝置: 若要安裝 2242 儲存裝置,請使用包裝內附的 2242 安裝包。 2-8 A. 將散熱墊上的膠膜撕開。 B.
C. 將安裝工具上較大的孔對準主機板上的 2260 裝置孔位,並用螺 絲固定。 固定安裝工具時,請小心導熱墊。 D. 將 M.2 儲存裝置安裝至 M.2 插槽。 在安裝 2242 M.2 SSD 模塊之前,請確認您已將安裝工具上較大的孔固 定至主板上的 2260 孔位 用隨附的螺絲固定您的 M.2 儲存裝置。 第二章 E. 4. 將散熱片底部散熱墊上的膠膜撕開。 5. 重新安裝散熱片。 6. 用之前移除的螺絲固定散熱片。 6 6 6 5 4 M.
M.2_2 插槽(背面) 安裝 2242 M.2 儲存裝置: 1. 將安裝工具上較大的孔對準主機板上的 2260 裝置孔位,並用螺絲固定。 2. 將 M.2 儲存裝置安裝至 M.2 插槽。 3. 用隨附的螺絲固定您的 M.2 儲存裝置。 第二章 • 若要安裝 2242 儲存裝置,請使用包裝內附的 2242 安裝包。 • 在安裝 2242 M.
安裝 2260, 2280 M.2 儲存裝置: 第二章 此步驟為可選步 驟,僅適用於您想 要安裝 2280 型 M.
第二章 M.
安裝主機板 1. 將主機板放入機殼,並確認後側 I/O 連接埠對齊機殼的後側 I/O 面板。 2. 請將下圖所圈選出來的「四」個螺絲孔位對準主機機殼內相對位置的螺絲孔, 接著再一一鎖上螺絲固定主機板。 第二章 2.1.
2.1.6 安裝 ATX 電源 第二章 請務必連接 8-pin 電源插頭。 2.1.
2.1.8 安裝前面板輸出/輸入連接埠 安裝前面板連接插座 安裝 USB 3.2 Gen 2 Type-C® 連接 插座 USB 3.2 Gen 2 Type-C® 連接埠 安裝 USB 3.2 Gen 1 連接插座 第二章 本插座僅能以一個方向插入。請 將插頭壓入插座直到卡入定位。 安裝 USB 2.0 連接插座 USB 2.0 USB 3.
2.1.
2.1.
2.2 主機板後側與音效連接埠 2.2.1 後側面板連接埠 1 4 2 5 3 6 7 8 9 第二章 後側面板連接埠 1. DisplayPort 連接埠 2. Intel® 2.5Gb 網路連接埠* 3. Intel® Wi-Fi 6、Bluetooth v5.2 4. HDMI® 連接埠 5. USB 2.0 連接埠 5、6 與 11 6. USB 3.2 Gen 1 連接埠 E1、E2 與 E3 7. USB 3.2 Gen 2x2 Type-C® 連接埠 C1 8. USB 3.2 Gen 1 Type-C® 連接埠 9. 音效輸出/輸入連接埠** * 與 **:請參考下表中網路連接埠指示燈與音效連接埠的定義。 強烈建議您將裝置連接到對應傳輸速率的連接埠。強烈建議您將 USB 3.2 Gen 1 裝置連接至 USB 3.2 Gen 1 連接埠;USB 3.2 Gen 2 裝置連接至 USB 3.
* Intel 2.5Gb 網路連接埠指示燈說明 ACT/LINK 指示燈 ACT/LINK 指示燈 速度指示燈 狀態 說明 狀態 說明 關閉 沒有連線 關閉 沒有連線 綠色 已連線 閃爍 資料傳送中 關閉 連線速度 100Mbps / 10Mbps 綠色 連線速度 2.5Gbps 橘色 連線速度 1Gbps 速度 指示燈 網路連接埠 ** 2、4、5.1 或 7.1 聲道音效設定 淺藍色 聲音輸入端 4 聲道 聲音輸入端 5.1 聲道 聲音輸入端 7.
2.2.
連接 4 聲道喇叭 第二章 連接 5.1 聲道喇叭 連接 7.
2.3 第一次啟動電腦 1. 確認所有排線與接腳都接妥,然後蓋上機殼的外蓋。 2. 確定所有的開關都已關閉。 3. 將電源線接上機殼背面的電輸入插座。 4. 情況許可的話,最好將電源線路上加接突波吸收/保護器。 5. 您可以先開啟以下周邊的電源: 6. a. 顯示器 b. 外接式周邊裝置(從串連的最後端開始) c.
BIOS 支援 3 有關 BIOS 設定的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 https://www.asus.com/tw/support。 3.
3.
3.3 使用華碩 EZ Flash 3 更新 BIOS 程式 華碩 EZ Flash 3 程式讓您能輕鬆地更新 BIOS 程式,可以不必再到作業系統模 式下執行。 請讀取出廠預設值來保持系統的穩定。在 Exit 選單中選擇 Load Optimized Defaults 項目或按下 快速鍵來回復 BIOS 預設設定。 請依照以下步驟更新 BIOS 程式: • 本功能僅支援採用 FAT 32/16 格式的單一磁區 USB 隨身碟。 • 當進行 BIOS 更新時,請勿關閉或重新啟動系統以免造成系統開機失 敗! 將儲存有最新 BIOS 檔案的 USB 隨身碟插入 USB 連接埠。 2. 進入 BIOS 設定程式的 Advanced Mode, 選擇 Tool > ASUS EZ Flash 3 Utility, 接著請按下 鍵。 3. 按左/右方向鍵切換到 Drive 區域。 4. 按上/下方向鍵找到儲存有最新 BIOS 檔案的 USB 隨身碟,然後按下 <Enter> 鍵。 5. 按左/右方向鍵切換到 Folder 區域。 6.
3.4 華碩 CrashFree BIOS 3 華碩最新自行研發的 CrashFree BIOS 3 工具程式,讓您在當 BIOS 程式與資料被 病毒入侵或損毀時, 可以輕鬆地從含有最新或原始 BIOS 檔案的 USB 隨身碟中回復 BIOS 程式的資料。 回復 BIOS 程式: 1. 請至 https://www.asus.com/tw/support/ 下載適用於本主機板的最新 BIOS 版本。 2. 將 BIOS 檔案改名為 ASUS.CAP 或 SB660I.CAP 並將重命名後的 BIOS 檔案複製 到 USB 隨身碟中 3. 啟動系統。 4. 將儲存有最新 BIOS 檔案的 USB 隨身碟插入 USB 連接埠。 5. 接著工具程式便會自動檢查裝置中是否存有 BIOS 檔案。當搜尋到 BIOS 檔案 後,工具程式會開始讀取 BIOS 檔案並自動進入 EZ Flash 3 公用程式。 6.
附錄 附錄 Notices FCC Compliance Information Responsible Party: Asus Computer International Address: 48720 Kato Rd., Fremont, CA 94538, USA Phone / Fax No: (510)739-3777 / (510)608-4555 This device complies with part 15 of the FCC Rules. Operation is subject to the following two conditions: (1) This device may not cause harmful interference, and (2) this device must accept any interference received, including interference that may cause undesired operation.
華碩的連絡資訊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ASUSTeK COMPUTER INC.(台灣) 地址:112 台灣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 15 號 1 樓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ASUSTeK COMPUTER INC.(全球) 地址:112 台灣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 15 號 1 樓 ASUS COMPUTER INTERNATIONAL(美國) 地址:48720 Kato Rd., Fremont, CA 94538, USA ASUS COMPUTER GmbH(德國與奧地利) 地址:Harkortstrasse 21-23, 40880 Ratingen, Germany ASUSTeK (UK) LIMITED 地址: 1st Floor, Sackville House, 143-149 Fenchurch Street, London, EC3M 6BL, England, United Kingdom 服務與支援 請造訪 https://www.a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