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60-E4/RX8 雙 Intel Xeon 2U 伺服器 使用手冊 RS260-E4/RX8 xxxxxxxxxxxx 主機序號 xxxxxxxxxxxx
給使用者的說明 本產品的所有部分,包括配件與軟體等,其所有權歸華碩電腦公司(以 下簡稱華碩)所有,未經華碩公司許可,不得任意地仿製、拷貝、謄抄或轉 譯。本使用手冊沒有任何型式的擔保、立場表達或其它暗示。若有任何因本 使用手冊或其所提到之產品的所有資訊,所引起直接或間接的資料流失、利 益損失或事業終止,華碩及其所屬員工恕不為其擔負任何責任。除此之外, 本使用手冊所提到的產品規格及資訊僅供參考,內容亦會隨時更新,恕不另 行通知。本使用手冊的所有部分,包括硬體及軟體,若有任何錯誤,華碩沒 有義務為其擔負任何責任。 當下列兩種情況發生時,本產品將不再受到華碩公司之保固及服務:1)該 產品曾經非華碩授權之維修、規格更改、零件替換。2)產品序號模糊不清或 喪失。 本使用手冊中談論到的產品及公司名稱僅做識別之用,而這些名稱可能 是屬於其他公司的註冊商標或是版權。 本產品驅動程式改變,使用手冊都會隨之更新。更新的細部說明請您到 華碩的網站瀏覽或是直接與華碩公司聯絡。 版權所有·不得翻印 2006© 華碩電腦 產品名稱:華碩 RS260-E4/RX8 伺服器 手冊版本:V1.
目錄 電磁安全..................................................................................viii 靜電元件..................................................................................viii 章節說明....................................................................................ix 提示符號..................................................................................... x 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的產品資訊.................................................... x 第一章:系統導覽 1.1 產品包裝內容........................................................
2.5.2 安裝 ZCR 介面卡(選購)........................................... 2-24 2.5.3 DDR2 SO-DIMM 插槽.................................................... 2-26 2.5.4 設定擴充卡.................................................................. 2-26 2.5.5 指定中斷要求.............................................................. 2-26 2.6 連接排線............................................................................. 2-27 2.6.1 主機板......................................................................... 2-28 2.6.2 SAS 背板..........
.1.1 製作一張開機片............................................................. 5-2 5.1.2 使用 Phoenix Phlash16 程式更新 BIOS 程式................... 5-3 5.1.3 使用 CrashFree BIOS 2 程式回復 BIOS 程式.................... 5-4 5.2 BIOS 程式設定....................................................................... 5-6 5.2.1 BIOS 程式選單介紹........................................................ 5-7 5.2.2 程式功能表列說明......................................................... 5-7 5.2.3 操作功能鍵說明....................................................
.1.1 RAID 功能說明............................................................... 6-2 6.1.2 硬碟安裝........................................................................ 6-3 6.1.3 設定 RAID BIOS 選項..................................................... 6-3 6.1.4 RAID 設定程式............................................................... 6-3 6.2 LSI Logic MPT 設定程式........................................................ 6-4 6.2.1 建立 RAID 1(IM)........................................................ 6-4 6.2.
使用注意事項 操作伺服器之前請務必詳閱以下注意事項,避免因人為的疏失造成系統 損傷甚至人體本身的安全。 請勿使用非本產品配備的電源線,由於電路設計之不同,將有可能造成 內部零件的損壞。 · 使用前,請檢查每一條連接線是否都已經依照使用手冊指示連接妥當, 以及電源線是否有任何破損,或是連接不正確的情形發生。如有任何破 損情形,請儘速與您的授權經銷商聯絡,更換良好的線路。 · 伺服器安放的位置請遠離灰塵過多,溫度過高,太陽直射的地方。 · 保持機器在乾燥的環境下使用,雨水、溼氣、液體等含有礦物質將會腐 蝕電子線路。 · 使用伺服器時,務必保持周遭散熱空間,以利散熱。 · 使用前,請檢查各項周邊設備是否都已經連接妥當再開機。 · 避免邊吃東西邊使用伺服器,以免污染機件造成故障。 · 請避免讓紙張碎片、螺絲及線頭等小東西靠近伺服器之連接器、插槽、 孔位等處,避免短路及接觸不良等情況發生。 · 請勿將任何物品塞入伺服器機件內,以避免引起機件短路,或是電路損 毀。 · 伺服器開機一段時間之後,散熱片及部份IC表面可能會發熱、發燙,請 勿用手觸摸,並請檢查系統是否散熱不良。 · 在安裝或是移除周邊產品時請先關閉電源。 ·
用電安全 電磁安全 · 拆裝任何元件或是搬移伺服器之前,請先確定與其連接的所有電源都已 經拔掉。 · 拆裝任何元件上連接的訊號線之前,請先拔掉連接的電源線,或是先安 裝訊號線之後再安裝電源線。 · 使用一隻手拆裝訊號線,以避免接觸到兩個不同電位表面造成不當的電 流突波衝擊產生。 · 伺服器電源線請勿與其他事物機器共用同一個插座,儘量不要使用延長 線,最好能夠連接一台不斷電系統 UPS。 靜電元件 處理器、記憶體、主機板、介面卡、磁碟機、硬碟機等設備,是由許多 精密的積體電路與其它元件所構成,這些積體電路很容易因為遭受靜電的影 響而損壞。因此,在拆裝任何元件之前,請先做好以下的準備: · 如果您有靜電環等防靜電設備,請先戴上。 · 假如您所處的環境並沒有防靜電地板,開始拆裝伺服器之前,請您先將 身體可能帶的靜電消除。 · 在尚未準備安裝前,請勿將元件由防靜電袋中取出。 · 將元件由防靜電袋中取出時,請先將它與伺服器金屬平面部份碰觸,釋 放靜電。 · 拿持元件時儘可能不觸碰電路板,及有金屬接線的部份。 · 請勿用手指接觸伺服器之連接器、IC 腳位、附加卡之金手指等地方。 · 欲暫時置放元件時請放置在防靜電墊或是
關於本使用手冊 本使用手冊主要是針對有經驗且具有個人電腦硬體組裝知識的使用者所 撰寫的。本手冊可以幫助您建立起最新、功能強大的 RS260-E4/RX8 華碩伺 服器。手冊內容介紹本產品各部份元件的拆裝、設定,因此,部份元件可能 是選購配備,並未包含在您的產品當中,假如您有需要選購該配備,請向本 公司授權經銷商洽詢。 章節說明 本使用手冊的內容結構如下: 第一章:系統導覽 本章將以清楚的圖示直接帶您認識華碩 RS260-E4/RX8 伺服器的功能及特 色,包括系統的前、後面板以及內部功能的總體介紹。 第二章:硬體安裝 本章以 step-by-step 的方式,教您如何將系統所需的零組件正確地安裝至 華碩 RS260-E4/RX8 伺服器中。 第三章:機架安裝 本章節提供您本伺服器之機架安裝及使用方法。 第四章:主機板資訊 本章提供您有關本伺服器內建華碩主機板的相關資訊。包括主機板的構 造圖、Jumper 設定以及連接埠位置等。 第五章:BIOS 設定 本章節提供您本伺服器之 BIOS 的升級與管理,以及 BIOS 設定的相關訊 息。 第六章:磁碟陣列設定 本章節提供有關磁碟陣列的設定與說明。
提示符號 以下為本手冊所使用到的各式符號說明: 警告:提醒您在進行某一項工作時要注意您本身的安全。 小心:提醒您在進行某一項工作時要注意勿傷害到主機板元件。不當的 動作可能會對產品造成損害。 注意:重點提示,重要的注意事項。您必須遵照使用手冊所描述之方式 完成一項或多項軟硬體的安裝或設定。 說明:小祕訣,名詞解釋,或是進一步的資訊說明。提供有助於完成某 項工作的訣竅和其他額外的資訊。 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的產品資訊 您可以經由下面所提供的兩個管道,來獲得您所使用的華碩產品資訊以 及軟硬體的升級資訊等。 1.華碩網站 您可以到 http://tw.asus.com 華碩電腦全球資訊網站,來取得所有關於華碩 軟硬體產品的各項資訊。 2.
第一章 系統導覽 1 本章介紹 RS260-E4/RX8 伺服器的 各項組成元件,其中包括系統的前、 後面板以及內部功能的總體介紹。
1.
1.
前端面板 後端面板 管理軟體 硬體監控 電源供應器 外觀尺寸 8 x 3.5 吋可熱插拔之硬碟擴充槽 1 x 薄型光碟機 1 x 1.44MB 薄型軟碟機 2 x USB 2.0 埠 電源按鈕 Reset 按鈕 Location 按鈕 電源指示燈、硬碟存取指示燈、Location 指示燈、 Message 指示 燈、LAN 1/2 指示燈 HDD 指示燈:包含狀態與動作指示燈 1 x PS/2 鍵盤插槽 1 x PS/2 滑鼠插槽 1 x 序列埠插槽 1 x VGA 埠 2 x USB 2.0 埠 2 x RJ-45 網路埠(內建指示燈) 1 x Location 按鈕 1 x Location 指示燈 華碩伺服器 Web 介面管理軟體(ASWM) 電壓、溫度、風扇速度與監控系統自動重開機(Automatic System Restart, ASR)功能 1 + 1 之 750W 備援式電源供應器 115V~230V,50Hz~60Hz 732.5mm(長) x 448mm(寬)x 87.
1.3 前端面板 RS260-E4/RX8 前端面板提供您方便地使用硬碟機、軟碟機、光碟機 等裝置。2 組 USB 埠、電源按鈕、重開機按鈕以及 LED 指示燈號等,方 便您隨時瞭解系統的狀況。 Reset 按鈕 Location 按鈕 薄型光碟機 薄型軟碟機 電源按鈕 前面板指示燈 USB 2.0 埠 內接式熱插拔硬碟機插槽 1.4 後端面板 RS260-E4/RX8 後端面板包含了所有連接裝置的連接埠、VGA 埠、電 源供應器及擴充插槽等。下圖為 RS260-E4/RX8 伺服器後端面板圖示。 1 2 3 7 1. 2. 3. 4. 5. 6. 7. 4 8 5 9 10 750W 備援式電源供應器及風扇 電源供應器電源接頭 PS/2 滑鼠連接埠 兩個 USB 埠 機殼後端風扇擴充槽 介面卡擴充槽 電源供應器指示燈 6 11 12 13 14 8. PS/2 鍵盤連接埠 9. 串列埠 COM1 10. 顯示器連接埠 11. Gigabit LAN1連接埠(RJ-45) 12. Gigabit LAN2連接埠(RJ-45) 13. Location 按鈕 14.
1.5 內部組件 RS260-E4/RX8 伺服器內部的標準組件包括主機板、電源供應器、CPU 散熱片、薄型光碟機及軟碟機、8 個可線上抽換式硬碟插槽、系統風扇 組、機殼風扇以及系統裝置所需的排線等。下圖即為本伺服器的標準內 部組件: 1 2 3 3 4 5 6 7 轉接卡擴充槽 8 9 1. 2 x 後置風扇擴充槽 (供未來升級) 2. PCI-E 擴充槽 (從轉接卡擴充槽安插) 3. 12 x FB-DIMM 插槽 4. 電源供應器模組 5. CPU2 插座 6. CPU1 插座 1- 10 11 7. 7 x 系統風扇 8. SAS 背板 9. 3 x 硬碟擴充槽 10. 上方:薄型光碟機 中間:薄型軟碟機 底下:2 x 硬碟擴充槽 11.
1.6 指示燈 1.6.
1.6.2 系統風扇指示燈 每一個風扇上面皆內建一個狀態指示燈。 指示燈 指示燈 指示燈 顏色 綠色 橘色 描述 風扇在一般正常運作模式 後置風扇異常 此功能需在作業系統中安裝 ASWM 程式才會運作。 1.6.
1.6.
1-10 第一章:系統導覽
第二章 硬體安裝 2 這個章節要告訴您如何安裝及移除 RS260-E4/RX8 各個部分的組件,以及 在安裝過程中必需注意的事項。
2.1 移除機殼外蓋 華碩 RS260-E4/RX8 伺服器貼心地提供使用者一個容易拆裝的機殼設計, 以方便使用者安裝所需的零組件。機殼上蓋可分二段式移除,當使用者欲檢 查風扇運轉狀況或更換風扇時,只需打開前蓋即可,欲安裝內部零組件時, 則需將上蓋全部移除。 · 移除前方面板來更換硬碟插槽、光碟機與軟碟機。 · 若您要更換內部的組件,請移除機殼上蓋來做更換。 2.1.1 移除機殼前面板蓋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移除前面板蓋: 1. 欲打開機殼前面板蓋,請用兩手 將壓下左右兩側邊中央,使得蓋 板脫離。 壓下此處來開啟 2.
2.1.2 移除機殼上蓋 前半部份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移除上蓋面板的前半部份: 1. 向後推開機殼前方上蓋上面的固 定卡榫,讓上蓋鬆脫機殼。 2.
後半部份 在移除後半部份上蓋前,您需要先移除前半步上蓋才能進行。請參考” 2.1.2 移除機殼上蓋 - 前半部份”來操作。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移除機 殼上蓋面板的後半部份: 1. 首先,將後方機殼蓋板的固定螺絲 (可免用螺絲起子的指旋螺絲)鬆 開。 指旋螺絲 2. 接著將後方上蓋面板上的固定螺絲 鬆開。 3. 抓住後方上蓋面板,向上並向後將 蓋板抽離機殼。 4.
2.1.3 安裝機殼上蓋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裝回上蓋面板: 1. 抓住後方上蓋面板,向下並向前將 蓋板推入。 2. 請對準蓋板要卡入的固定溝槽後, 將上蓋板插入至定位。 3. 接著在置入後,向下將蓋板放置於 機殼的定位上。 4. 然後機殼前方上蓋上面的固定卡 榫向前推,讓上蓋面板確實固定 在機殼上。 5. 將著請將後方機殼蓋板的固定螺絲 鎖上固定。 指旋螺絲 6.
2.1.4 移除導風罩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移除導風罩: 1. 請在卸除導風罩前,小心移動圍 繞在導風罩旁的線路 2. 接著,請使用螺絲起子,將導風 罩上方的螺絲鬆開。 3.
2.1.5 安裝導風罩 請依罩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安裝導風罩。 1. 請先找到主機板上 CPU 風扇的位置,並將 CPU 附近的排線及電源線整 理妥當,請勿讓電源線壓在導風罩的下方,否則會影響散熱,且導風罩 無法順利安裝。 對準主機上的 導風罩螺絲鎖 孔 導風罩螺絲鎖孔 此處的橡膠接觸面,在置入時必須與兩 個處理器散熱片接合 2. 將導風罩一端置入,並先對準主機 上的兩個導風罩螺絲鎖孔。 3. 檢查一下橡膠接觸面,有與兩個處 理器散熱片接合,否則整個導風罩 置入時會不平整。 4. 將導風罩的另一端也置入,並確認 無任何電源線在導風罩上方阻礙。 請小心在安裝導風罩時,不要扯到機殼內部的線路或接頭。 5. 鎖上 2 顆固定螺絲。 6.
2.2 中央處理器(CPU) 本伺服器內建的主機板配置二個 771 腳位的中央處理器省力型插座(ZIF ),所支援的為 Intel Xeon 處理器。 注意在下圖中的處理器某一端邊緣上畫有金色三角形的符號,此金三角 即代表處理器的第一腳位,而這個特殊標示也是您要安裝處理器到主機板的 處理器插座時的插入方向識別依據。 ® CPU1 CPU2 DSBF-D12/2U/SAS CPU LGA771 2.2.1 安裝處理器 ‧ 本主機板支援安裝 1 或 2 顆處理器,若您只安裝 1 顆處裡器,請安 裝於 CPU 1 插座上。 ‧ 當您要安裝第 2 顆處理器前,請先將 CPU 插座上的仿 CPU 散熱片 移除。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安裝處理器: 1. 找到位於主機板上的處理器插槽。 安裝不正確的處理器於插座上,可能會導致 CPU 插座上的針腳彎曲與 CPU 的損傷! 2.
3. 請順著下圖箭頭所標示的方向將 固定扳手鬆開。 4. 請用手指將 CPU 安裝盒的上蓋掀 起(A),然後用手指從上蓋內側 的缺口將保護蓋推開移除(B)。 B A 安裝盒上蓋 5. 請確認 CPU 的金色三角形標 示是位在左下角的位置,接著 把 CPU 順著這個方向安裝到 主機板的插座上,並請確認 CPU 的左上方的缺口與插座上 對應的校準點是相吻合的。 校準點 金色三角形標示 6.
2.2.2 安裝處理器散熱片 根據您選購的,本伺服器出廠時的處理器與散熱片有以下的幾種不同配 置方式: 2 顆處理器 2 個散熱片 1 顆處理器 無處理器 1 個散熱片 1 個仿散熱片 1 個仿散熱片 (安裝於 CPU 2 插座上) (安裝於 CPU 2 插座上) 您必須在裝入 CPU 之後,並安裝處理器散熱片。若您選購的機型並未包 括散熱片,您可以從華碩公司這裡選購對應的散熱片安裝,或者是購買 Intel 2U 盒裝板處理器搭配。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安裝處理器散熱片: 1. 將 CPU 散熱片對準 CPU 插槽置 入,並將散熱片四角的螺絲對準 主機板上的四個螺絲孔。 2. 請依對角方式依序鎖住散熱片的 4 顆螺絲。 3.
2.3 系統記憶體 本主機板具備 12 個 DDR 2(Double Data Rate 2)FB-DIMM(fullybuffered DIMM) 記憶體模組插槽,支援 240-pin 之 ECC-Registered FBD 記 憶體。由於 FB-DIMM DDR2 模組設計與一般 DDR2 不同之腳位輸出, 因此不可以將 DDR2 記憶體模組安插於 FB-DIMM 記憶體插座上使用。 請注意 FB-DIMM 插座具備一個進階記憶體緩衝區(Advanced Memory Buffer,AMB)晶片,以提供記憶體與處理器之間能夠採 gigabit 速度傳輸。 以下的圖示顯示 FB-DIMM 插座的相關位置。 128 Pins 112 Pins FB-DIMM_12 FB-DIMM_11 ® FB-DIMM_10 FB-DIMM_02 FB-DIMM_01 FB-DIMM_00 FB-DIMM_20 FB-DIMM_21 FB-DIMM_22 FB-DIMM_ 0 FB-DIMM_ 1 DSBF-D12/2U/SAS 240-pin FB-DIMM sockets FB-DIMM_ 2 2.
記憶體模組組合 DIMM_00 DIMM_01 DIMM_02 DIMM_10 DIMM_11 DIMM-12 Slot 0 Slot 1 Slot 2 Slot 0 Slot 1 Slot 2 DIMM_20 DIMM_22 DIMM_21 DIMM_30 DIMM_31 DIMM_32 MCH Slot 0 Slot 1 Slot 2 Slot 0 Slot 1 Slot 2 Ch:3 Ch:2 Ch:0 Ch:1 記憶體配置安裝建議表 記憶體數量 安裝的插座配置方式 記憶體架構 1條 DIMM_00 單通道 2條 DIMM_00, DIMM_10 雙通道 4條 DIMM_00, DIMM_10, DIMM_20, DIMM_30 8條 DIMM_00, DIMM_10, DIMM_20, DIMM_30 DIMM_01, DIMM_11, DIMM_21, DIMM_31 12 條 DIMM_00, DIMM_01, DIMM_02 DIMM_10, DIMM_11, DIMM_12 DIMM_20, DIMM_21,
2.3.2 記憶體鏡射與備份技術 Intel 5000P 晶片支援記憶體鏡射(miorroring)與備份(sparing)技術, 請參考以下的說明: 記憶體鏡射(Memory Mirroring): 當您進入 BIOS 程式設定(若將第五章 BIOS 程式設定第 5.4.
設定 2(鏡射):8 個記憶體模組之組合 請安裝於這幾個插座中: DIMM_00, DIMM_01, DIMM_10, DIMM_11, DIMM_20, DIMM_21, DIMM_30 與 DIMM_31。 Branch 1 (Mirror) Branch 0 DIMM_02 DIMM_10 Slot 0 Slot 1 Slot 2 Slot 0 DIMM-12 DIMM_01 DIMM_11 DIMM_00 DIMM_20 DIMM_21 DIMM_22 DIMM_30 DIMM_31 DIMM_32 MCH Ch:0 Slot 2 Ch:2 Slot 1 Slot 0 Slot 1 Slot 2 Slot 0 Slot 1 Slot 2 Ch:3 Ch:1 設定 3(鏡射):12 個記憶體模組之組合 請安裝於這幾個插座中: DIMM_00, DIMM_01, DIMM_02, DIMM_10, DIMM_11, DIMM_12, DIMM_20, DIMM_21, DIMM_22, DIMM_30, DIMM_31 與 DIMM_32。
記憶體備份(Memory Sparing): 在設定時,一個記憶體模組層級(DIMM rank)設定在旁以取代一個有損 壞的記憶體模組層級(DIMM rank)。當錯誤發生率在一個逐漸減弱的記憶 體模組組合上已達到一個預先定義的門檻時,記憶體備份功能將會發出一個 中斷與開始進行複製的動作。當完成複製時,就會關閉損壞的記憶體模組組 合(DIMM rank),並且該 "Spared"(備份)記憶體模組組合將會接著使用。 請在 BIOS 程式設定中的 5.4.
每個通道有 2 個 DIMMs(Dual ranks) Channel 0 Channel 1 DIMM_00 (1024MB/2 Ranks) Rank 0 Rank 1 (512 MB) (512 MB) DIMM_10 (1024MB/2 Ranks) Rank 0 Rank 1 (512 MB) (512 MB) 1024 MB 1024 MB Sparing Memory space Branch0 DIMM_01 (2048MB/2 Ranks) Rank 0 (1024 MB) Rank 1 (1024 MB) V Sparing Memory space DIMM_11 (2048MB/2 Ranks) 1024 MB Rank 0 (1024 MB) Rank 1 (1024 MB) V 1024 MB 4096 MB Total Memory 每個通道有 3 個 DIMMs(Dual ranks) Channel 0 Channel 1 DIMM_00 (1024MB/2 Ranks) Rank 0 Rank 1 (512 MB) (512 MB) D
每個通道有 2 個 DIMMs(Single ranks) Channel 0 Channel 1 DIMM_00 (512MB/1 Rank) Rank 0 (512 MB) DIMM_10 (512MB/1 Rank) Rank 0 (512 MB) Sparing 512 MB 512 MB DIMM_01 (1024MB/1 Rank) DIMM_11 (1024MB/1 Rank) Rank 0 (1024 MB) Rank 0 (1024 MB) Memory space Branch0 V Sparing V Memory space 1024 MB Total Memory 每個通道有 3 個 DIMMs(Single ranks) Channel 0 Channel 1 DIMM_00 (512MB/1 Rank) Rank 0 (512 MB) DIMM_10 (512MB/1 Rank) Rank 0 (512 MB) Sparing 512 MB 512 MB DIMM_01 (512MB/1 Rank) DIMM_11 (512MB/1
2.3.3 安裝系統記憶體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安裝記憶體模組: 當您安裝或移除記憶體模組或其他的系統元件之前,請先暫時拔出電腦 的電源線。如此,就可以避免一些會對主機板或元件造成嚴重損壞的情 況發生。 1. 先將記憶體模組插槽兩端的白色 固定卡榫扳開。 2. 將 FBD 記憶體模組的金手指對齊 記憶體模組插槽的溝槽,並且在 方向上要注意金手指的兩處凹孔 要對上插槽的兩處凸起點。 3. 最後緩緩地將 FBD 記憶體模組插 入插槽中,若無錯誤,插槽兩端 的白色卡榫會因記憶體模組置入 而自動扣到記憶體模組兩側的凹 孔中。 1 3 2 1 記憶體模組上的缺口 · 由於 FB DIMM 金手指部分均有凹槽設計,因此只能以一個固定方向 安裝到記憶體模組插槽中。安裝時請勿強制插入以免損及記憶體模 組。 · 由於 FB DIMM 插槽與 DDR/DDR2 插槽設計不同,請勿將 DDR/DDR2 記憶體插入 FB DIMM 的插槽中。 2.3.4 移除記憶體模組 1.
2.4 硬碟機 華碩 RS260-E4/RX8 具備八組可線上抽換式硬碟模組插槽,當您需要安裝 或移除硬碟時,只需從主機前方拆裝,非常方便。每一個插槽均可單獨取 出,以安裝 SCA SCSI 硬碟機。 請依照以下步驟來安裝硬碟機: 2.4.1 取出硬碟模組插槽 1. 欲取出模組抽換槽,請先將右手拇 指按住前端的開關並往右推。 2. 用食指抵住右方把手開口處,然後 用拇指和食指合力將扳手向外拉 開。 3. 當把手往外拉之後,模組將會與機 身分離,您可輕易地將整個模組往 前方拉出來。 4.
5. 接著,將 SCSI 硬碟置入硬碟模組 插槽中,並對準四個螺絲孔,然後 用 4 顆螺絲分別鎖緊。 6. 將硬碟固定在抽換槽上後,依箭頭 指示方向將硬碟抽換槽插入機殼中 原來的位置。 7.
2.5 安裝介面卡 華碩 RS260-E4/RX8 伺服器具備一個特殊設計的 PCI-E 轉接卡模組,可支 援三張擴充卡安裝。另外,亦可安插 ZCR 介面卡來擴充 一組 Zero Channel RAID 卡。 PCI-E 插槽 PCI-E x8 插槽 PCI-X 插槽 PCI-X 插槽 (若安裝 ZCR 控制 卡,則就不能擴充) I/O 橋接器:6702 PXH 2.5.1 安裝全長之介面卡 全長之介面卡為安裝於 PCI 轉接卡模組中。若您希望安裝全長的擴充 卡,您需要先將 PCI 轉接卡模組從機殼內取出。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安裝全長介面卡: 1. 如右圖所示,用手握住 PCI 轉接 卡模組外殼,並向上抬起將此模 組抽離機殼。 2.
3. 使用十字螺絲起子,將欲安裝擴 充卡上面的金屬擋板取下。 4. 插入欲安裝的介面卡,並注意介 面卡上金手指的部份需整個沒入 插槽中,才算完全插入。 5. 鎖上剛剛卸下的螺絲,將介面卡 做好固定。 6. 若介面卡上有需要連接電源,請 一併將電源線接上。 若您要安裝 PCI-X 介面卡,請重複步驟 3 ~ 6 來安裝。 7.
8. 請注意在機殼內有 2 個突起的 PCI 轉接卡模組安插孔,此為讓您放入 轉接卡模組時,可以方便地置入定 位。 PCI 轉接卡模組固定腳柱 9. 如圖所示,將 PCI 轉接卡模組放 入機殼中。請對準機殼上的固定 腳柱,並確定有安插至定位。 10. 然後將整個模組壓入主機板上的 PCI-E 插槽中,直到確實裝入機殼 內的定位中。 11.
2.5.2 安裝 ZCR 介面卡(選購) 主機板上的 ZCR 插槽支援 ZCR(零通道)RAID 卡,當您選購 LSI 8300XLP ZCR 介面卡安裝後,就可以建立 RAID 0、RAID1、RAID1-E 與 RAID5 設定。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安裝 ZCR 介面卡: 1. 將支撐架安裝於 ZCR 介面卡上。 2. 安裝 ZCR 介面卡於轉接卡上。 ® 2-24 DSBF-D12/2U/SAS 3.
4. 當安裝好 ZCR 控制卡於轉接卡之 後,請插入主機板上的插槽,並鎖 上後方的螺絲。 5. 接著於機殼中,置入其他的 ZCR 支撐架,準備做固定。 6.
2.5.3 DDR2 SO-DIMM 插槽 內建於主機板上的 DDR2 SO-DIMM 插槽,支援安裝選購的華碩 Server Management Board(伺服器管理控制擴 充卡)。 DDR2 SO-DIMM 插槽 2.5.4 設定擴充卡 在擴充卡完成安裝後,接著還需要藉由軟體設定來調整該擴充卡的相關 設定。 1. 啟動電腦,然後更改必要的 BIOS 程式設定。若有需要的話,您也可以 參考第五章 BIOS 程式設定,以獲得更多的資訊。 2. 為加入的擴充卡指派一組尚未被系統使用到的 IRQ。請參閱以下所列的 中斷要求使用一覽表。 3. 為新的擴充卡安裝軟體驅動程式。 當您將 PCI 介面卡插在可以共享的擴充插槽時,請注意該介面卡的驅動 程式是否支援 IRQ 分享或者該介面卡並不需要指派 IRQ。否則會容易因 IRQ 指派不當產生衝突,而導致系統不穩定且該介面卡的功能也會無法 使用。 2.5.
2.6 連接排線 · 本主機中已經內建並連接好所有的排線,您不需要重新安裝,除非 您要進行更換硬體時,才需要卸除這些排線或電源線。 · 請參考本節的介紹,來確定各個排線在連接時的相關位置。 後面板 12 1 13 11 2 9 4 3 5 6 7 前面板 8 10 1. 2. 3. 4. 24-pin/8-pin/4-pin 電源接頭(從電源供應器至主機板) 軟碟機連接插座(從主機板至軟碟機) PANEL 連接插座(從主機板至前置面板) 機殼開啟警示連接插座(從主機板至機殼) 網路指示燈連接插座與 Locator 指示燈連接插座/開關(從主機板至前置 面板) 5. 2 x SAS 連接插座(從主機板至 SAS 背板) 6. 第一組 IDE(從主機板至光碟機) 7. Mid-fan 電源連接插座(從電源供應器至 mid-fan 面板) 8. SAS 面板連接插座(從 SAS 背板至主機板與電源供應器;一個從 Midfan 面板至 SAS 背板) 9. 前置 USB 連接插座(從主機板至前置面板) 10.
2.6.
2.6.
2.6.
2.7 移除內部組件 當您需要安裝或更換系統裝置時,您可能會遇到需要更換內部組件的狀 況,或者您會遇到需要移動某些沒安裝好的組件。本節就來介紹以下可能會 遇到需更動的組件: 1. 熱抽換中央風扇(mid-fans) 2. 電源供應器模組 3. 光碟機/軟碟機裝置 4. 前面板指示燈/開關面板 5. SAS 背板 6. 系統風扇面板 7. 電源供應器安裝盒 8. 網路埠轉接器(選購) 9. 網路線 2.7.1 移除 80mm 中央風扇(mid-fans) 1. 打開機殼前蓋(上蓋前段)。 2 用雙手的大拇指及食指拉住風扇頂 部二側的把手。 3.
有關電源供應器 mid-fan 的說明: 當您安裝提供電源供應器模組散熱使用的 mid-fan,請確認上面的 4 顆 針對處理器散熱用的風扇(上面有標示 CPU FAN 者)為安裝在正確的位置 中。若在這些位置中安裝比較慢速度的散熱風扇,則可能會導致處理器過熱 或散熱不良。 2.7.2 電源供應器 本伺服器內建一組電源供應模組,您可以再選購第二組電源供應器模組 來做為備援的用途。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安裝電源供應器: 1. 從伺服器的後端,找到要裝電源供應器前,所要卸除的金屬蓋板。 2. 找到蓋板上的螺絲(一個位於機殼後方,另一個位於機殼上方,如下圖 所示)。 3. 使用螺絲起子,將螺絲卸除,並取出金屬蓋板。 4.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卸除電源供應器: 1. 從伺服器的後端,選擇您要卸除的電源供應器模組。 2. 將右手的食指及中指抵住風扇下方的卡榫,並用拇指往內施力,如箭頭 所示。 PSU1 PSU2 3. 將電源供應器模組,從伺服器機 殼內取出。 4.
2.7.3 移除光碟機及軟碟機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與說明來移除光碟機與軟碟機: 1. 拔除連接的電源線及排線。 IDE 排線 電源線 2. 鬆開光碟機上的固定螺絲,而欲 取出光碟機模組背板,只需鬆開 其二顆固定螺絲即可。 3.
2.7.4 前端面板指示燈與開關面板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移除前端面板與開關面板: 1. 請先移除安插在背板後方的所有連接線。 2. 小心地將上面的保護膠片移除,並使用螺絲起子移除在面板上固定於主 機的三顆螺絲。 3.
2.7.5 SAS 背板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移除 SAS 背板: 1. 請先移除安插在 SAS 背板後方上的所有排線。 2. 小心地壓住背板,並向上將它從機殼中移出。 3. 然後將鎖在背板上的螺絲卸除,以取出背板。 2.7.6 系統風扇面板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移除系統風扇面板: 1.
2. 移除所有風扇,並且將固定在風扇架上的螺絲卸除。 3. 將風扇電源線依序從 min-fan(中央風扇)面板上移除。 4. 在移除架上的風扇前,請先將連接的電源線移除,然後移除固定在機殼 中的螺絲(如下圖所示)。 5. 接著,就可以將整組風扇固定架從機殼中取出。 6. 將固定於 mid-fan(中央風扇)面板上的螺絲卸除,並將它從固定架上面 移除。 7.
2.7.7 電源供應器模組盒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移除電源供應器模組盒: 1. 請先依照 2.7.2 節的內容,將安裝在此盒中的電源供應器模組取出。 2. 接著按照 2.7.6 節的說明,來移除風扇固定架。 3. 找到 3 顆固定在電源供應器模組 盒上的螺絲。 4.
2.7.8 網路埠轉接器(選購) 當您要使用 RJ-45 網路埠來連接網路線時,可以透過這個轉接線以延長 主機上的 RJ-45 網路埠,方便連接/移除網路線。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連接網路埠轉接器: 1. 將網路埠轉接器接頭對準機殼後 方網路埠,然後插入來與網路埠 連接。 2. 連接您的網路線至此網路埠轉接 器上。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及說明,來移除網路埠轉接器: 1. 首先將機殼上蓋板移除。 2. 接著,如下圖所示,使用雙手將機殼後方的風扇背板朝左右兩側壓(箭 頭方向所示。 3. 然後,將連接在網路埠上的網路埠轉接器取出。 2.7.
2-40 第二章:硬體安裝
第三章 機架安裝 3 這個章節要告訴您如何將 RS260-E4/ RX8 伺服器安裝至機架中,以及在安 裝過程中必需注意的事項。
3.1 滑軌套件 華碩 RS260-E4/RX8 伺服器配備一組滑軌套件,可用以安裝至標準機架 上。滑軌套件包含了以下組件: 1. 二條內軌:安裝在伺服器左右二側,分別用二顆螺絲固定。 2. 二條外軌及四組固定片:安裝在機架上。外軌包含二組固定片,分別安 裝在外軌的前後兩端,後端固定片已預先安裝在外軌上。 3. 一對耳片:安裝在伺服器左右二側,分別用三顆螺絲固定。 4.
3.2 安裝內軌至伺服器 華碩 RS260-E4/RX8 伺服器為標準機架式 2U 伺服器,您必須安裝本機附 贈的專用滑軌,以固定在機架上。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安裝內軌至伺服器上: 1. 機 殼 左 右 兩 側 各 有 五 個 卡 榫 。 (如圖圈選處) 2. 取出包裝中的二條內軌,並將五 個卡溝對準機殼左右兩側所對應 的五個卡榫。(注意前後方向 性)將滑軌對準卡榫後往機殼後 方輕推,即可固定住滑軌。 將固定鉤扣上滑軌孔 3. 每邊必須用二顆螺絲鎖住,以確實 固定住滑軌。 4.
3.3 安裝外軌至機架上 1. 在機架上選擇欲安裝 2U 伺服器的位置。 2. 並在確定位置的前端及其相對應後端的孔位裝上螺帽。 3. 仔細丈量機架的實際深度。 4. 取出滑軌套件中的二組外軌及固定 片(後端固定片已預先安裝在外軌 上)。 5. 將前端固定片安裝在外軌上,並使 外軌固定在其支撐座上。然後一手 以尖嘴鉗夾住螺絲帽,另一手持螺 絲起子鎖上螺絲,以固定好外軌及 前端固定片。 外軌 支撐座 左側外軌前 端固定片 右側外軌前 端固定片 6.
7. 將安裝好固定片的外軌置於機架 上。必須有一人在機架後方扶住 滑軌的一端,一人在機架前方用 二顆螺絲鎖住滑軌。 8. 再用另外二顆螺絲鎖住滑軌另一 端,將前後四顆螺絲完全鎖緊後 各反轉二圈,待伺服器完全推入 機架後,再將前後四顆螺絲鎖 緊。 9.
3.4 安裝伺服器至機架上 1. 將安裝好內軌的伺服器對準機架 上的外軌順勢滑入。 2. 將伺服器推入至機架內約機身一 半的深度。 3. 取出包裝中的二個耳片,彎勾部分 朝機殼前方,並將三個螺絲孔對準 機殼前面板左右兩側所對應的三個 螺絲孔。(注意左右二個耳片方向 不同)鎖住左右各三顆螺絲,並再 次確認耳片已牢固在機殼上。 4. 將滑軌鎖扣往前推,並將伺服器整 個推入機架內。確認耳片螺絲孔與 機架的螺絲孔吻合。 5.
第四章 主機板資訊 4 本章提供您有關本系統內建的華碩 主機板的相關資訊。包括主機板的構 造圖、Jumper 設定、以及連接埠位置 等。
4.
主機板的各項元件 跳線 頁 1. Clear RTC RAM (CLRTC1) 4-7 3. USB device wake-up (3-pin USBPW12, USBPW34) 4-8 2. LAN bandwidth setting (3-pin LAN_BW1) 4. Keyboard power (3-pin KBPWR1) 5. VGA controller setting (3-pin VGA_EN1) 6. Onboard storage setting (3-pin SAS_EN1) 7. Force BIOS recovery setting (3-pin RECOVERY1) 開關 1. DIP switch (DIP_SW1) 內部插座/接針 4-8 4-9 4-9 4-10 4-10 頁 4-11 頁 1. Floppy disk drive connector (34-1 pin FLOPPY1) 4-12 3.
4.2 散熱片支撐架 為了讓主機板在安裝處理器專用的散熱片有更好的支撐能力,在主機板 配件中有附上 CEK 支撐架,當您要安裝散熱片於主機板上前,請先裝上此 支撐架。而請於主機板裝入機殼前,先裝好此支撐架,再來進行安裝主機板 上的處理器與散熱片。 若您的機殼為 SSI EEB 3.61 標準,我們建議您使用 CEK 支撐架套件,若 不是,則使用金屬支撐底板套件。 每個 CEK 支撐架上面都具備有 4 個 固定鉤,讓您可以置入主機板上的處 理器插座旁的安裝孔。 固定鉤 安裝 CEK 支撐架: 1. 首先,找到主機板上安裝 CEK 支 撐架的處理器插座旁的散熱片安 裝孔。 CPU1 插座 散熱片安裝孔 CPU2 插座 2.
3. 對準 4 個孔後,用手先將支撐架 上方的兩個固定鉤壓入。 4. 接著再將支撐架下方的兩個固定 鉤壓入至定位。 5. 若您要安裝第 2 顆處理器,請重複前面步驟 2~4 來裝入 CEK 支撐架。 6. 然後在至入主機板於機殼前,於 機殼後方,安裝主機板 I/O 擋板。 完成安裝後,在處理器上就會有 CPU1 插座 各自的散熱片支撐架。 CPU2 插座 請確認您的支撐架已經確實安裝至定位,否則可能會導致不能正確地裝 入處理器散熱片。 7. 最後,鎖上固定主機板的螺絲,請參考 4.1.
4.3 電源指示燈 ® 1.
4.4 跳線選擇區 1.
® 2. Gigabit LAN 網路頻寬設定(3-pin LAN1_BW1) 將本選擇帽調整在 [1-2] 以設定主機板內建的網路頻寬,好獲得更有效率 的 IP 載入分配。 LAN_BW1 1 2 2 3 Balanced mode (Default) Centric mode DSBF-D12/2U/SAS LAN bandwidth setting ‧ Balance Mode(平衡模式):為介於 MCH(北橋)與 ESB2(南橋) 間的 x8 連接。 ‧ LAN Centrical Mode(中心網路模式):為介於 MCH(北橋)與 ESB2(南橋)間的 x4 連接。 3.
4. 鍵盤喚醒功能設定 (3-pin KBPWR1) 您可以透過本功能的設定來決定是否啟用以鍵盤按鍵來喚醒系統的功 能。若您想要透過按下鍵盤的空白鍵 來喚醒電腦時,您可以將 KBPWR 設為 [2-3] 短路(+5VSB)。另外,若要啟用本功能,您必須注意您 使用的電源供應器是否可以提供最少 1A/+5VSB 的電力,並且也必須在 BIOS 程式中作相關的設定。 KBPWR1 2 3 ® 1 2 +5V (Default) +5VSB DSBF-D12/2U/SAS Keyboard power setting ® 5.
® 6. 內建儲存裝置設定 (3-pin SAS_EN1) 將本選擇帽調整在 [1-2] 以開啟主機板內建 LSI1068 SAS 控制器。 LED1 SAS_EN1 1 2 DSBF-D12/2U/SAS SAS setting Enable (Default) 2 3 Disable 當本跳線帽為預設 [Enabled] 時,則開機後 LED1 指示燈會以慢閃爍燈號 顯示;若為 [Disable] 狀態,則 LED1 指示燈會熄滅。 7. BIOS 回復設定 (3-pin RECOVERY1) 本項目用來快速更新或還原 BIOS 設定。請參考下一頁圖示中本選擇帽的 位置,然後依照以下步驟來更新 BIOS: ® PVL-D/2U/SCSI (1) 將本主機板的最新 BIOS 檔案(名稱請更改成“BIOS.
4.
4.6 內部連接插座 ® 1. 軟碟機連接插座(34-1 pin FLOPPY1) 本插座用來連接軟式磁碟機的排線,排線的另一端可以連接一部軟式磁 碟機。軟式磁碟機插座第五腳已被故意折斷,而且排線端的第五個孔也被故 意填塞,如此可以防止在組裝過程中造成方向插反的情形。 FLOPPY1 PIN 1 NOTE: Orient the red markings on the floppy ribbon cable to PIN 1. DSBF-D12/2U/SAS Floppy disk drive connector 連接到軟碟機、IDE 裝置等的排線會在排線邊緣以紅色塗裝來表示第一 個腳位的位置。至於硬碟機和光碟機等裝置的第一個腳位的位置,通常 會在靠近電源插頭的那一端;但對軟碟機而言,有可能位於相反方向。 2.
3.
® 5. Mini-SATA 連接插槽 本主機板提供 2 個 Serial Attached SCSI(SAS)插槽,為下一代儲存新的 技術,可支援 SAS 或 Serial ATA 硬碟裝置。每個插槽可以提供您連接 4 個 裝置。 DSBF-D12/2U/SAS MINI SAS connectors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連接 mini-SAS 排線: 1. 將 mini-SAS 排線插入主機板上的 mini-SAS 插槽,並請確認將此接 頭上的固定卡勾已插入插槽中固 定。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移除 mini-SAS 排線: 1. 使用拇指壓下排線上的固定卡勾。 2.
Power USB PortB(-) USB PortB(+) GND NC ® 6. USB 2.0 接針(10-1pin USB34) 本接針用來連接 USB 模組,支援 USB 2.0 規格,傳輸速率最高達 480 Mbps,比 USB 1.1 規格的 12 Mbps 快 40 倍,可以提供更高速的資料連接, 還可以同時執行高速的周邊設備。(注意:連接線請連接至上方的 5 pin 接 針) USB34 Power USB PortA(-) USB PortA(+) GND PIN1 DSBF-D12/2U/SAS USB connector ® 7.
8. 中央處理器/系統風扇電源插座(4-pin CPU_FAN1/2, 3-pin REAR_FAN1/2, FRNT_FAN1/2) 您可以將 350∼740 毫安(8.88 瓦)或者一個合計為 1∼2.2 安培 (26.
10. 主機板 SSI 電源插座(24-pin ATXPWR1, 4-pin ATX+12V2) 這個插座為提供給 ATX 電源供應器使用。由電源供應器所提供的連接插 頭已經過特別設計,只能以一個特定方向插入主機板上的電源插座。找到正 確的插入方向後,僅需穩穩地將之套進插座中即可。 · 請使用 2.
SLCT PE BUSY ACK# SPD7 SPD6 SPD5 SPD4 SPD3 SPD2 SPD1 SPD0 STB# ® 11. 並列埠連接排針(26-1 pin LPT1) 您可以透過本組排針連接並列埠模組套件,然後將此套件背板安裝至機 殼後方的介面卡擴充擋板上。 DSBF-D12/2U/SAS Parallel port connector PIN1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GND SLIN# PINIT# ERROR# AFD# LPT1 本並列埠模組套件為選購。 ® 12.
ACT_LED6 ACT_LED7 ACT_LED0 ACT_LED1 ACT_LED2 ACT_LED3 ACT_LED4 ACT_LED5 ® 13. SAS LSI1068 連接埠 LED 連接排針(18-1 pin SASLED1) 本組排針為提供於機殼前端顯示 SAS 硬碟裝置之 LED 埠指示燈。 PIN1 DSBF-D12/2U/SAS SASLED connector FLT_LED0 FLT_LED1 FLT_LED2 FLT_LED3 GND FLT_LED4 FLT_LED5 FLT_LED6 FLT_LED7 SASLED1 ® 14.
POWERLED+ NC POWERLEDMLED+ MLEDNC +5V GND GND SPKROUT ® 15.
16. 系統輔助控制面板連接排針(20-2 pin AUX_PANEL1) 這一組連接排針包括了數個連接到電腦主機前面板的功能接針。以下將 針對各項功能作逐一簡短說明。 2 2 GND I2C_4_DATA# +5VSB LAN1_LINK LAN1_ACT LAN2_ACT LAN2_LINK NC I2C_4_CLK# ® 1 +5VSB PIN1 DSBF-D12/2U/SAS Auxiliary panel connector CASEOPEN GND LOCATORLED1+ LOCATORLED1LOCATORBTN# GND LOCATORLED2LOCATORLED2+ AUX_PANEL1 3 4 5 4 1. 前面板 SMB(6-1 pin FPSMB) 本接針用來連接前面板的 SMBus 排線 。 2. LAN 存取指示燈(2-pin LAN1_LED, LAN2_LED) 本接針用來連接前面板的 Gigabit LAN 存取指示燈 。 3.
CK_33M_TPM LFRAMEn LRESETn LAD3 +3.3V LAD0 +3.3V X GND X ® 17. TPM 排線插槽(20-1 pin TPM) 本插座支援安全性平台模組(TPM)系統,該系統可進行安全性儲存金 鑰、數位認證、密碼,與資料。此外, TPM 系統也可協助增進網路安全, 保護數位辨識功能,並確保平台的整合性。 TPM1 X GPIO2 GPIO LAD2 LAD1 GND X SERIRQ X X PIN1 DSBF-D12/2U/SAS TPM connector +3.3V GND LPC_LAD2 LPC_LAD0 PLTRST CLK ® 18. LPC 偵錯卡連接排針(14-1 pin LPC1) 本組排針提供連接 LPC 偵錯卡(debug)套件,以進行系統除錯時使用。 PIN1 +3.3V +3.
第五章 BIOS 程式設定 5 BIOS 程式調校的優劣與否,和整個 系統的運作效能有極大的關係。針對自 己的配備來作最佳化 BIOS 設定,可讓 您的系統性統再提升。本章節將逐一說 明 BIOS 程式中的每一項組態設定。
5.1 管理、更新您的 BIOS 程式 下列軟體讓您可以管理與更新主機板上的 BIOS 設定。 1. Phoneix Phlash16 BIOS Flash Utility:在 DOS 模式下,以開機磁片來更新 BIOS 程式。 2. ASUS CrashFree BIOS 2:當 BIOS 程式毀損時,以開機磁片或驅動程式及 公用程式光碟來更新 BIOS 程式。 上述軟體請參考相關章節的詳細使用說明。 建議您先將主機板原始的 BIOS 程式備份到一片開機片中,以備您往後 需要再度安裝原始的 BIOS 程式。使用 Phoneix Phlash16 程式來拷貝主 機板原始的 BIOS 程式。 5.1.1 製作一張開機片 1. 請使用下列任一種方式來製作一張開機片。 在 DOS 作業系統下 a. 選一張空白的 1.44MB 磁片放入磁碟機中。 b. 進入 DOS 模式後,鍵入 format A:/S,然後按下 鍵。 在 Windows XP 作業系統下 a. b. c. d. 選一張空白的 1.
5.1.2 使用 Phoenix Phlash16 程式更新 BIOS 程式 您可以使用 Phoenix Phlash16 程式來更新 BIOS,若您要使用這程式來更 新,請依照以下的步驟進行。 1. 從華碩的官方網頁下載最新版本的 BIOS ,並將此檔案儲存在磁片中。 請務必在開機磁片中儲存最新的 BIOS 程式,並僅儲存要更新的 BIOS 程式檔案,以免更新到錯誤的檔案。 2. 從驅動程式光碟中的 Software(軟體)目錄中,複製 Phoenix Phlash16 (phlash16.exe)程式到磁片中,並請一併將最新版的 BIOS 程式一起儲 存在磁片中。 3. 使用您剛剛所建立的開機片,來開機至 DOS 環境模式下。 4. 當出現 A:> 時,請於磁碟機中更換插入已經儲存有 Phoenix Phlash16 (phlash16.exe)程式與最新版本的 BIOS 程式的磁片。 5. 當插入後,在指令列上輸入: Phlash16 /x /mode=3 BIOS.WPH. 6.
5.1.3 使用 CrashFree BIOS 2 程式回復 BIOS 程式 華碩最新自行研發的 CrashFree BIOS 2 工具程式,讓您在當 BIOS 程式和 資料被病毒入侵或毀損時,可以輕鬆的從驅動程式及公用程式光碟中,或是 從含有最新或原始的 BIOS 檔案的磁片中回復 BIOS 程式的資料。 使用磁片回復 BIOS 程式 A. 準備一張可複寫的磁碟片: 1. 啟動系統,將存有原始的或最新的 BIOS 程式的公用程式光碟片/磁片放 入光碟機/磁碟機中,然後從公用程式光碟片開機,開機後的畫面會顯示 數個選項。 2. 選擇畫面中的 " Create the emergent BIOS Recovery disktte" 項目。 B. 從磁碟片中將 BIOS 程式寫入: 1. 在磁碟片建立後,放入這張磁片於軟碟機中,並重新開機。 2. 工具程式會顯示如下的訊息與自動偵測存放於磁片中的 Recvoery 資訊。 RN50 DDR1 A21 BIOS 3. 當找到時,程式會讀取 BIOS 檔案與開始進行更新 BIOS 檔案。 進行本動作前,請參考 4.
請勿在更新 BIOS 程式檔案時關閉或重新啟動系統!此舉將會導致系統 損毀! 4. 當完成更新時,畫面上會顯示 Flash memory has been successfully programmed 訊息,請按下任一鍵重新開機。 Phoenix Phlash16 Utility Version 1.6.1.9 Copyright (c) Phoenix Technologies Ltd., 2005 Phoenix Phlash16 Status Performing thesuccessfully following function Flash memory has been programmed Load Image File BIOS.
5.
5.2.1 BIOS 程式選單介紹 功能項目 功能表列 Main Advanced 線上操作說明 設定值 Server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Security Boot Exit System Date System Time [09/08/2006] [15 : 30 : 36] Floppy A [1.44/1.25 MB 31/2”] IDE Configuration IDE Channel 0 Master IDE Channel 0 Slave SATA Port 1 SATA Port 2 SATA Port 3 SATA Port 4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Item Specific Help , , or selects field.
5.2.3 操作功能鍵說明 在 BIOS 設定畫面下方,有兩排功能設定鍵,用以瀏覽選單選擇設定值, 其功用如下表所示: 功能鍵及替代鍵 ← or → 鍵盤方向鍵 ↑ or ↓ 鍵盤方向鍵 Page Down or -(鍵) Page Up or +(鍵) 功能說明 顯示一般求助視窗 載入初始預設值 跳離目前選單到上一層選單,在主選單中直接跳到 Exit 選項 向左或向右移動選擇(被選的項目會高亮度顯示) 向上或向下移動選擇(被選的項目會高亮度顯示) 將高亮度選項移至本頁最上一個選項 將高亮度選項移至本頁最下一個選項 進入高亮度選項的次選單 存檔並離開 BIOS 設定程式 5.2.4 選單項目 於功能表列選定選項時,被選擇的功能將反白(高亮度顯示),如下一 頁圖示紅線所框選的部份,即選擇 Main 選單所出現的項目。 5.2.5 子選單 在選單畫面中,若功能選項的前面有一個小三角形標記,代表此為子選 單,您可以利用方向鍵來選擇,並且按下 <Enter> 鍵來進入子選單。 5.2.
5.2.7 設定視窗 在選單中請選擇功能項目,然後按下 <Enter> 鍵,程式將會顯示包含此 功能所提供的選項小視窗,您可以利用此視窗來選擇您所想要的設定。 Main Advanced Server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Security Boot Exit System Date System Time [09/08/2006] [15 : 30 : 36] Floppy A [1.44/1.25 MB 31/2”] IDE Configuration IDE Channel 0 Master IDE Channel 0 Slave SATA Port 1 SATA Port 2 SATA Port 3 SATA Port 4 System Information F1:Help ESC: Exit ↑↓ →← [None] [None] Disabled [None] 360 Kb [None] 1.2 MB [None] [None] 720 Kb 1.44/1.25 MB 2.
5.3 主選單(Main Menu) 當您進入 BIOS 設定程式時,首先出現的第一個畫面即為主選單,內容如 下圖。 請參閱「5.2.1 BIOS 程式選單介紹」來得知如何操作與使用本程式。 Main Advanced Server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Security Boot Exit System Date System Time [09/08/2006] [15 : 30 : 36] Floppy A [1.44/1.25 MB 3½”] IDE Configuration IDE Channel 0 Master IDE Channel 0 Slave SATA Port 1 SATA Port 2 SATA Port 3 SATA Port 4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Item Specific Help , , or selects field.
5.3.4 I DE 裝置選單(IDE Configuration) 當您進入 BIOS 程式時,程式會自動偵測系統已存在的 IDE 裝置,程式將 IDE 各通道的主副裝置獨立為單一選項,選擇您想要的項目並按 <Enter> 鍵來進行各項裝置的設定。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Main IDE Configuration Fixed disk boot sector: Item Specific Help [Normal] S-ATA Configuration F1:Help ESC: Exit ↑↓ →← : Select Item : Select Menu -/+: Change Value Enter: Select SubMenu Write protects boot sector on hard disk to protect against viruses.
Native Mode Operation [Auto] 本選項提供您選擇 ATA 的 Native 模式。設定值有:[Auto] [Serial ATA]。 以下的選項則當您設定 Serial Controller Mode Option 項目的模式為 [Compatible] 模式時,才會出現。 Serial ATA [Enabled] 本選項提供您開啟或關閉序列式ATA(Serial ATA)的功能。設定值有: [Disabled] [Enabled]。 以下的選項則當您設定 Serial ATA 項目的模式為 [Enabled] 模式時,才 會出現。 SATA Controller Mode Option [Enhanced] 本項目因應使用者作業系統的不同而設計,若您使用較舊的作業系統, 例如 MS-DOS、Windows 98SE/ME 等,請設為 [Compatible] 模式;而使用 Windows 2000/XP 或更新的作業系統,請設為 [Enhanced] 模式。設定值有: [Enhanced] [Compatible]。 以下的選項則當您設定 SATA Controller Mod
5.3.5 IDE Channel 0 Master/Slave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Main IDE Channel 0 Master [None] Type: [Auto] Multi-Sector Transfers LBA Mode Control 32-Bit I/O Transfer Mode Ultra DMA Mode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Standard] [Disabled] F1:Help ESC: Exit ↑↓ →← : Select Item : Select Menu -/+: Change Value Enter: Select SubMenu Item Specific Help Auto = Autotyping None = Disabling drive ATAPI Removable = ATAPI media (e.g.
Transfer Mode [Standard] 若硬碟裝置支援本功能,則可以選擇資料傳輸模式。設定值有: [Standard] [Fast PIO 1] [Fast PIO 2] [Fast PIO 3] [Fast PIO 4] [FPIO 3/DMA 1] [FPIO 4/DMA2]。 Ultra DMA Mode [Disabled] 當這個項目設定為 [Mode 0-5] 時,則可以讓採用 UDMA 的 IDE 裝置傳輸 資料的速度提升。設定值有:[Disabled] [Mode 0] [Mode 1] [Mode 2] [Mode 3] [Mode 4] [Mode 5]。 5.3.
Multi-sector Transfer [Disabled] 開啟或關閉資料同時傳送多個磁區功能。當您設為 2 ~ 16 Sectors 時, 資料傳送便可同時傳送至多個磁區,若設為 [Disabled],資料傳送便只能一 次傳送一個磁區。設定值有:[Disabled] [2 Sectors] [4 Sectors] [8 Sectors] [16 Sectors]。 LBA Mode Control [Auto] 開啟或關閉 LBA 模式。設定為 [Enabled] 時,系統可自行偵測裝置是否支 援 LBA 模式,若支援,系統將會自動調整為 LBA 模式供裝置使用。設定值 有:[Disabled] [Enabled]。 32Bit I/O [Enabled] 開啟或關閉 32 位元資料傳輸功能。設定值有:[Disabled] [Enabled]。 Transfer Mode [Standard] 若硬碟機支援本功能,則您可以選擇資料傳輸的模式。設定值有: [Standard] [Fast PIO 1] [Fast PIO 2] [Fast PIO 3] [Fast PIO 4] [FPIO 3/D
5.3.7 系統資訊(System Information) 本選單可自動偵測系統的 BIOS 版本、處理器與記憶體相關資料。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Main System Information Item Specific Help Model Name Model ID DSBF-D12/SAS 8041A0 ASUS-BIOS Version Date 1000.
Processor 本項目顯示目前所使用的中央處理器資訊。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Main Processor Information *** CPU1 : Brand Intel(R) Xeon(TM) CPU 2.83GHz Speed 2.800GHz Ratio Actual 7 Max 7 Cache L1/32 KB L2/4096 KB ID/uCode 0F64h/02h F1:Help ESC: Exit ↑↓ →← : Select Item : Select Menu -/+: Change Value Enter: Select SubMenu Item Specific Help All items on this menu cannot be modified in user mode. If any items require changes, please consult your system Supervisor.
5.4 進階選單(Advanced menu) 進階選單可讓您改變中央處理器與其他系統裝置的詳細設定。 注意!在您設定本進階選單的設定時,不正確的數值將導致系統損毀。 Main Advanced Server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Security Boot Exit WARNING: Setting wrong value in below sections may cause system to malfunction.
Frequency Ratio [Default] 本項目提供您設定處理器的倍頻。設定值有:[Default] [X 12](視安裝的 處理器頻率,而會有不同的倍頻選擇)。 Hyperthreading [Enabled] 本項目用來啟用或關閉處理器所支援的 Intel Hyper-Threading(高速執行緒 技術)功能。設定值有:[Disabled] [Enabled]。 Intel(R)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Enabled] 設定值有:[Disabled] [Enabled]。 * Machine Checking [Enabled] 設定值有:[Disabled] [Enabled]。 * Fast String Operation [Enabled] 設定值有:[Disabled] [Enabled]。 * Compatible FPU Code [Disabled] 設定值有:[Disabled] [Enabled]。 * Split Lock Operations [Enabled] 設定值有:[Disabled] [Enabled]。 C1 E
Echo TPR [Disabled] 設定值有:[Disabled] [Enabled]。 使用方向鍵可以向下移動至以下的項目: Advanced Processor Options Discrete MTRR Allocation Intel EIST support: F1:Help ESC: Exit ↑↓ →← Item Specific Help [Disabled] [Disabled] : Select Item : Select Menu -/+: Change Value Enter: Select SubMenu F5: Setup Defaults F10: Save and Exit Discrete MTRR Allocation [Disabled] 設定值有:[Disabled] [Enabled]。 Intel EIST support [Enabled] 本項目提供您啟用或關閉支援 Intel EIST 技術的功能。當選擇 [Enabled] 來啟用時,則允許 CPU P 狀態來在系統載入時不斷地變更。設定值有: [Disabled] [Enabled]
5.4.
4GB PCI Hole Granularity [Enabled] 本項目讓您選擇 PCI Hole 提供給 PCI 資源的間隔容量。設定值有:[256 MB] [512 MB] [1.0 GB] [2.
Open Loop Type [Best Performance] 本項目提供您選擇 Open Loop 的類型。設定值有:[Best Performance] [Best Acoustic] [User Define]。 以下的選項為當您設定 Open Loop Type 為 [User Define] 時才會顯示。 Enviroment Temperature [25 ℃] 本項目提供您選擇環境溫度。設定值有:[20 ℃] ~ [40 ℃]。 Temperature Rise [25 ℃] 本項目提供您選擇溫度上升數值。設定值有:[10 ℃] ~ [30 ℃]。 FBDIMM(s) Air Flow [2.0] 本項目提供您選擇 Air Flow 數值。設定值有:[1.0] [1.5] ~ [5.
5.4.
PCI Device, Slot #1~6 本項目提供您設定指定的 PCI 裝置。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Advanced PCI Device, Slot #1 Option ROM Scan: F1:Help ESC: Exit ↑↓ →← Item Specific Help [Enabled] : Select Item : Select Menu Initialize device expansion ROM -/+: Change Value Enter: Select SubMenu F5: Setup Defaults F10: Save and Exit Option ROM Scan [Enabled] 本項目提供您初始化裝置擴充的唯讀記憶體(ROM)。設定值有: [Diabled] [Enabled]。 華碩 RS260-E4/RX8 使用手冊 5-25
5.4.4 ICH USB 控制子選單 本選單可讓您變更 USB 功能的進階設定,請選擇所需設定的項目並按一 下 <Enter> 鍵以顯示子選單項目。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Advanced ICH USB Control Sub-Menu USB Function [Enabled] USB 2.0 Controller Legacy USB Support: [Enabled] [Enabled] F1:Help ESC: Exit ↑↓ →← : Select Item : Select Menu -/+: Change Value Enter: Select SubMenu Item Specific Help Enable USB host controller.
5.4.
Mode [Normal] 本項目提供您設定序列埠 B 的模式。設定值有:[Normal] [IR] [ASK-IR]。 Base I/O address [2F8] 本項目提供您設定序列埠 B 的基礎 I/O 位址。設定值有:[3F8] [2F8] [3E8] [2E8]。 Interrupt [IRQ 3] 本項目提供您設定序列埠 B 的岔斷位址。設定值有:[IRQ 3] [IRQ 4]。 Parallel port [Enabled] 本項目用於設定序列埠功能。設定值有:[Disabled] [Enabled] [Auto]。 Base I/O address [378] 本項目用於選擇 Parallel port(並列埠)的基礎 I/O 位址。設定值有:[378] [278] [3BC]。 Interrupt [IRQ 7] 本項目用於選擇 Parallel port(並列埠)的岔斷模式。設定值有:[IRQ 5] [IRQ 7]。 Mode [ECP] 本項目用於設定並列埠的模式。設定值有:[Output only] [Bi-directional] [EPP] [ECP]。 DMA channe
5.4.6 ACPI 設定(ACPI Configuration) 本選單可顯示與選擇進階設定與電源介面的控制設定,請選擇所需設定 的項目並按一下 <Enter> 鍵以顯示子選單項目。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Advanced ACPI Configuration ACPI Version Features Headless Mode ACPI EMS Support F1:Help ESC: Exit ↑↓ →← : Select Item : Select Menu Item Specific Help [ACPI v1.0] [Disabled] [Disabled] -/+: Change Value Enter: Select SubMenu Enable RSDP pointers to 64-bit Fixed System Description Tables. F5: Setup Defaults F10: Save and Exit ACPI Version Features [ACPI v1.
5.4.7 啟動電源設定(Power On Configuration) 本選單可以設定啟動電源的設定,請選擇所需設定的項目並按一下 < Enter> 鍵以顯示子選單項目。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Advanced Power On Configuration Restore on AC Power Loss [Last State] Power On Power On Power On Power-On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F1:Help ESC: Exit By By By By PS/2 Keyboard PS/2 Mouse PME# RTC Alarm ↑↓ →← : Select Item : Select Menu -/+: Change Value Enter: Select SubMenu Item Specific Help Configures the system state after recovering from power failure.
Power On By RTC Alarm [Disabled] 本項目讓您開啟或關閉即時時鐘(RTC)的喚醒功能,當您設定本項目為 [Enabled] 時,將會出現 RTC Alarm Data、RTC Alarm Hour、RTC Alarm Minute 與 RTC Alarm Second 子項目,您可以自行設定時間讓系統自動開機。設定值 有:[Disabled] [Enabled]。 以下的項目在當您啟用 Power On By RTC Alarm 功能時,才會顯示。 RTC Alarm Date [ 0] 欲設定時鐘日期,請選擇至本項目然後按 鍵後顯示一個日期表, 按 <-> 或 <+> 鍵選擇,選定後按 鍵確認。預設值設為 [0],設定值 有:[0] [1] ~ [31]。 RTC Alarm Date [00 : 00 : 00] 欲設定時鐘時間: 1. 按 <+> 或 <-> 鍵來定義數值。 2. 使用左或右方向鍵或按 鍵來移動至下一欄位。 3. 當完成後按 鍵。 5.4.
將游標拉到下方,會出顯以下選單: Advanced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Hardware Monitor Item Specific Help CPU1 Domain 0 Target Temperature CPU1 Domain 1 Target Temperature CPU2 Domain 0 Target Temperature CPU2 Domain 1 Target Temperature SYSTEM1 Target Temperature SYSTEM2 Target Temperature [72ºC] [72ºC] [72ºC] [72ºC] [60ºC] [60ºC] FBD_FAN1 Speed VCORE0 Voltage VCORE1 Voltage VTT +1.5V +1.8V +3V +12V +5V +5VSB VBAT N/A 1.25 V 1.25 V 1.21 V 1.56 V 1.79 V 3.28 V 11.91 V 4.87 V 4.96 V 3.
以下的項目為安裝 Intel 5100 與 5300 系列處理器時才會顯示。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Advanced Item Specific Help Hardware Monitor o 39 C/102 F 29oC/84oF 39oC/102oF 29oC/84oF 2925 RPM N/A N/A N/A N/A N/A N/A N/A [Smart Fan II] [00 ºC] [00 ºC] CPU1 Temperature CPU2 Temperature SYSTEM1 Temperature SYSTEM2 Temperature CPU_FAN1 Speed CPU_FAN2 Speed FRN_FAN1 Speed FRN_FAN2 Speed FRN_FAN3 Speed FRN_FAN4 Speed REAR_FAN1 Speed REAR_FAN2 Speed Smart Fan Control CPU1 Target Temperature CPU2 Target Temperature F1:Help ESC: Exit ↑↓ →
SYSTEM1/2 Target Temperature 提供您設定當系統溫度達到預設點時,啟動風扇以降低溫度。設定值 有:[39℃] ~ [60℃]。 FBD_FAN1/2/ Speed, VCORE0/1 Voltage, VVT, +1.5V, +1.8V, +3V , +12V, +5V, +5VSB, VBAT 本系列主機板具有電壓監視的功能,用來確保主機板以及 CPU 接受正確 的電壓準位,以及穩定的電流供應。 5.5 伺服器選單(Server menu) 本選單提供您指定伺服器的功能。 Main Advanced Server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Security Boot Exit Console Redirection DMI Event Logging F1:Help ESC: Exit Item Specific Help Additional setup menus to configure console.
Com Port Address [Disabled] 本項目提供您關閉或選擇使用 COM 埠。設定值有:[Disabled] [Onboard COM1 Port] [Onboard COM2 Port]。 當「Com Port Addrss」項目設定為 [Onboard COM1 Port] 或 [Onboard COM2 Port] 時,則會顯示以下的選項。 Baud Rate [57.6K] 本可讓您設定序列埠的傳輸率。設定值有:[300] [1200] [2400] [9600] [19.2K] [38.4K] [57.6K] [115.
5.5.2 DMI Event Logging Main Advanced Server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Security Boot Exit DMI Event Logging Event log validity Event log capacity Valid Space Available View DMI event log [Enter] Event Logging ECC Event Logging [Enabled] [Enabled] Mark DMI events as read Clear all DMI event logs [Enter] [No] F1:Help ESC: Exit ↑↓ →← : Select Item : Select Menu Item Specific Help View the contents of the DMI event log.
5.
2. 在 Enter current password 欄位中,輸入您目前使用的密碼,然後按 鍵。 3. 將游標移動至下一個欄位,Enter new password,然後按 鍵,並且 不要輸入任何文字。 4. 繼續將游標移動至下一個欄位,Confirm new password,然後按 鍵,並且不要輸入任何文字。 5.
5.7 啟動選單(Boot menu) 本選單可讓您改變系統啟動裝置與相關功能。 Main Advanced Server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Security Boot Exit Boot Device Priority Item Specific Help Boot Features F1:Help ESC: Exit ↑↓ →← : Select Item : Select Menu Specify the boot priority sequence of all boot devices. -/+: Change Value Enter: Select SubMenu F5: Setup Defaults F10: Save and Exit 5.7.
5.7.2 啟動選項設定(Boot Features) Main Advanced Server PhoenixBIOS Setup Utility Security Boot Exit Boot Features Quick Boot Full Logo Display Bootup Num-Lock PS/2 Mouse Summary screen: POST Errors SETUP prompt Interrupt 19 Capture [Enabled] [Enabled] [On] [Auto Detect] [Enabled] [Enabled] [Enabled] [Enabled] Item Specific Help Allows the BIOS to skip certain tests while booting. This will decrease the time needed to boot the system.
POST Errors [Enabled] 當您將本項目設為 [Enabled],系統在開機過程出現錯誤訊息時,將會 等待您按下 [F1] 鍵確認才會繼續進行開機程序。設定值有:[Disabled] [Enabled]。 SETUP prompt [Enabled] 當本項目設定為 [Enabled],系統會在 POST 過程中顯示「Press DEL to run Setup」(請按 DEL 鍵以進入設定功能)。設定值有:[Disabled] [Enabled]。 Interrupt 19 Capture [Enabled] 當您使用某些 PCI 介面卡有內建韌體程式(例如:SCSI 介面卡),如果 有需要透過 Interrupt 19 啟動,則請將本項目設為 [Enabled]。設定值有: [Disabled] [Enabled]。 5.
Discard Changes and Exit 若您想放棄所有設定,並離開 BIOS 設定程式,請將高亮度選項移到此 處,按下 <Enter> 鍵。 即出現詢問對話窗: ‧ 選擇 [Yes],然後按 鍵放棄您的變更與離開 BIOS 設定程式。 ‧ 選擇 [No],然後按 鍵,或按 鍵,來取消指令與回到 Exit 選單畫面中。 Discard Changes 若您想放棄所有設定,將所有設定值回復原先 BIOS 設定值,請選擇本項 目並按下 <Enter> 鍵 即出現詢問視窗: ‧ 選擇 [Yes],將放棄所有設定值,並改回儲存先前的設定值,並繼續 BIOS 程式設定。 ‧ 選擇 [No],然後按 鍵,或按 鍵,來取消指令與回到 Exit 選單畫面中。 Load Setup Defaults 若您想放棄所有設定,將所有設定值改為出廠預設值,您可以在任何一 個選單按下 <Enter>,或是按下 <F9> 鍵。 即出現詢問視窗: ‧ 選擇 [Yes],然後按 鍵,將所有設定值改為出廠預設值,並繼續 BIOS 程式設定。 ‧
第六章 磁碟陣列設定 6 在本章節中,我們將介紹伺服器內所 支援的磁碟陣列的設定與說明。
6.1 RAID 功能設定 本主機板提供以下的 RAID 解決方案: LSI1068 PCI-X SAS 控制器,支援 SAS 硬碟裝置與提供 RAID 0、RAID 1 與 RAID 1E 的設定。 6.1.
6.1.2 硬碟安裝 本系統支援兩個可熱抽換的 Serial ATA 硬碟機來進行磁碟陣列(RAID)2 的設定。而為了得到最佳化的效能表現,當您要建立 RAID 磁碟陣列時,請 安裝相同型號與容量的硬碟機。 當要進行 RAID 設定前,請先依照以下的步驟(或參考第二章的內容), 來安裝 SATA 硬碟機: 1. 依照第二章的說明,安裝 SATA 硬碟機至主機上的硬碟擴充槽中。 2. 連接每個 SATA 硬碟上的排線至主機板上。 3. 連接每個 SATA 硬碟上的電源線。 6.1.3 設定 RAID BIOS 選項 當您安裝完硬碟機後,在您設定 RAID 陣列前,請先確定您在 BIOS 中以 設定必需的 RAID 選項。請依照以下的方式來設定 BIOS RAID 選項: 1. 啟動系統,當在系統自我檢測步驟時,按 鍵進入 BIOS 設定程式。 2. 進入 Main Menu,選擇 IDE Configuration 中的 S-ATA Configuration,然後 按下 鍵繼續。 3.
6.2 LSI Logic MPT 設定程式 透過 LSI Logic MPT Setup Utility 磁碟陣列設定程式,可提供您建立 RAID 設定,經由主機板上所內建的 LSI1068 PCI-X SAS 所連接的 SAS 硬碟機來 建立:。 1. RAID 1(Integrated Mirroring,IM)。 2. RAID 1E(Integrated Mirroring Enhanced,IME)。 3. RAID 0(Integrated Striping,IS)。 6.2.
3. 顯示如下的設定畫面。選擇一個 Channel,然後按 鍵進入設定。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02) Adapter List Global Properties Adapter PCI PCI PCI PCI FW Revision Status BUS Dev Fnc Slot SAS1068 05 03 00 00 1.15.00.00-IR Disabled Esc = Exit Menu F1/Shift+1 = Help Allt+N = Global Properties -/+ = Alter Boot Order Boot Order 0 Ins/Del = Alter Boot List Channel 的編號取決於控制器定義。 4. 顯示 Adapter Properties 設定畫面。 使用方向鍵選擇 RAID Properties,然後按 鍵。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
6. 在 Create New Array 選單畫面中顯示您可以增加建立到 IM volume 中的硬 碟。使用方向鍵選擇一個硬碟,然後移動游標到 RAID Disk 這項中。要 在這陣列中加入這個硬碟,請 <+>, <-> 或 <空白> 鍵。 您也可以在此指定 Hot Spare 硬碟,選擇硬碟後,移動游標至 Hot Spare 欄位,然後按下 <+>, <-> 或 <空白> 鍵。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
7. 接著顯示一個確認的選單畫面。 按 鍵以以保留目前再第一個硬碟上的資料。若您選擇這個選項,在 第一個硬碟上的資料將會被映射在第二個您稍後將新增加到組合中的硬 碟。請確認您要映射的資料已經都存放在第一個硬碟中。 按下 鍵來寫入所有的資料與建立新的 IM 陣列。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02) Create New Array Type -- SAS1068 M - Keep existing data, migrate to an IM array. Synchronization of disk will occur. D - Overwrite existing data, create a new IM array. ALL DATA on ALL disk in the array will be DELETED!! No Synchronization performed.
6.2.2 建立 RAID 1E(IME)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建立 IME 組合: 1. 顯示 Adapter Properties 設定畫面。 使用方向鍵來選擇 RAID Properties,然後按 鍵。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02) Adapter Properties -- SAS1068 Adapter SAS1068 PCI Slot 00 PCI Address(Bus/Dev/Func) 05.03.00 MPT Firmware Revision 1.15.00.00-IR SAS Address 500E0180:60831008 NVIDIA Version 25.
3. 在 Create New Array 選單畫面中,顯示您可以增加建立到 IME volume 中 的硬碟。 增強型資料映射(IME)支援三到八個硬碟,或七個映射硬碟加上一個 hot spare 硬碟。使用方向鍵來選擇一個硬碟,然後移動游標至 RAID Disk 這項。要加入這個硬碟,請按 <+>, <->, 或 <空白>鍵。 您也可以在這裡指定 Hot Spare 硬碟。選擇該硬碟後移動由標至 Hot Spare 這項,然後請 <+>, <-> 或 <空白> 鍵。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
6.2.3 建立 RAID 0(Interated Striping(IS) volume) 概觀 區塊延展(IS)功能為 RAID 0 功能,支援 2 個至 8 個硬碟組合。您也可 以將 IS 組合,結合 IM 或 IME 組合使用。 請勿將 Serial ATA 與 SAS 硬碟使用於同一組合中。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建立 RAID 0(IS)設定: 1. 當您裝入 SAS 硬碟後,開啟系統電源。 2. 在進行自我測試(POST)時,按下 來進入 SAS 設定程式的選 單畫面。 LSI Logic Corp. MPT SAS BIOS MPTBIOS-6.08.05.00 (2006.08.02) Copyright 2000-2006 LSI Logic Corp. Adapter(s) disabled by user Press Ctrl-C to start LSI Logic Configuration Utility... 3.
4. 顯示 Select New Array Type 設定畫面。 使用方向鍵選擇 Create IS Volume,然後按 鍵。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02) Select New Array Type -- SAS1068 Create IM Volume Create Integrated Mirror Array of 2 disks plus an optional hot spare. Data on the primary disk may be migrated. Create IME Volume Create Integrated Mirrored Enhanced Array of 3 to 8 disks including an optional hot spare.
在預設中,當陣列建立前, RAID Disk 欄位為顯示 No。這個欄位會顯示 灰色(表示不能再選用),原因可能有: ‧ 該硬碟為未符合該 RAID 陣列設定的最小容量需求。 ‧ 該硬碟不夠大得足以當作主硬碟的映射備份資料碟。 ‧ 該硬碟已經被選擇為 Hot Spare 給 RAID 陣列。 ‧ 該硬碟已經為其他陣列的一部份。 6. 重複前面的步驟 5 來增加其它硬碟於組合中。 7. 當完成時,按 鍵建立陣列,然後選擇 Save changes then exit menu。 Create and save new array? Cancel Exit Save changes then exit this menu Discard changes then exit this menu Exit the Configuration Utility and Reboot 8. 工具程式會進行建立陣列。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02) Processing...
6.2.4 管理陣列(Managing Arrays) LSI Logic MPT Setup Utility 提供您可以執行其他關於設定與維護 IM 與 IME 的功能。 請參考本節來進行使用檢視 vloume 的內容(volume properties)、管理 hot spare 硬碟、陣列同步、啟動陣列與刪除陣列等功能。 檢視 volume 的內容(Viewing volume properties)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進行: 1. 進入主選單畫面後,選擇 RAID Properties。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02) Adapter Properties -- SAS1068 Adapter SAS1068 PCI Slot 00 PCI Address(Bus/Dev/Func) 05.03.00 MPT Firmware Revision 1.15.00.00-IR SAS Address 500E0180:60831008 NVIDIA Version 25.
3. 顯示 View Existing Array 選單畫面。這裡您可以檢視某個已建立磁碟陣 列的所有權。若您有設定一個 hot spare,則這裡也會顯示在清單中。若 您建立更多的陣列,您也可以按 來檢視下一個陣列狀態。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
管理 hot spare 您也可以設定一個硬碟成為通用 hot spare 來保護在 IM/IME 組合中比較重 要的檔案資料。您也可以建立 hot spare 硬碟在您建立 IM/IME 組合的同時。 當您需要建立 hot spare 在目前的陣列組合中,請參考本節的說明。 若一個硬碟在 IM/IME 組合中已經失效,工具程式會自動在 hot spare 上 進行重建(rebuild)的動作。當該失效的硬碟更換後,工具程式會分配 新的 hot spare 硬碟。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建立 hot spare: 1. 按前面“檢視 volume 的內容“(View volume properties)步驟 1~3 進行。 2. 在 View Array 選單畫面中,選擇 Manage Array,然後按 鍵。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
4. 使用方向鍵來選擇您想要設定為 hot spare 的硬碟,然後移動游標至 Hot spare 這項,按 <+>, <-> 或 <空白> 鍵。在 Drive Status 欄位中會顯示為 Hot Spare。 按 來確認變更。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
啟動陣列(Activating an array) 若有任何的陣列從一個控制者/電腦移除,或移動至其他地方,則該陣列 會變成無活動狀態。當您增加該陣列回到系統,您可能需要重新啟動陣列。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啟動陣列: 1. 在 Manage Array 選單畫面中,選擇 Activate Array,然後按 鍵。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02) Manage Array -- SAS1068 Identifier LSILOGICLogical Volume 3000 Type IME Scan Order 0 Size(MB) 51498 Status Optimal Manage Hot Spare Synnchronize Array Activate Array Delete Array Esc = Exit Menu Enter = Select Item F1/Shift+1 = Help 2.
6.2.5 檢視 SAS 拓撲(Viewing SAS topology) 1. 從 Adapter Properties 選單畫面中,選擇 SAS Topology。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02) Adapter Properties -- SAS1068 Adapter SAS1068 PCI Slot 00 PCI Address(Bus/Dev/Func) 05.03.00 MPT Firmware Revision 1.15.00.00-IR SAS Address 500E0180:60831008 NVIDIA Version 25.
選擇開機硬碟(Selecting a boot disk) 您可以在 SAS Topology 選項中來選擇一個開機硬碟。這個硬碟為接著 移動至在下一個開機的 scan ID 0,且剩下的則仍在這位置中。相較於進入 BIOS 設定開機裝置,此功能為更容易於設定開機裝置,且還能夠當增加與 移動裝置時,仍能保留開機裝置的內容。本功能提供一個開機硬碟來選擇使 用。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進行選擇一個開機硬碟: 1. 在 SAS BIOS CU 選單畫面中,從 Adapter List 清單中選擇介面卡(Adapter )。 2. 選擇 SAS Topology 選項。 顯示目前所使用的 toppology(拓撲)。若選擇的開機硬碟為有支援此功 能,則在底下的選單畫面會列出以 Alt+B 鍵來選擇。此為開啟開機裝置 的關鍵。若一個裝置為已經設定為開機裝置,在 SAS Topology 選單畫面 的 Device Info 欄位中則會顯示 "Boot" 文字說明。 3. 要選擇一個開機硬碟,請移動游標至該硬碟後,按 Alt+B 鍵確定。 4.
6.2.6 整體特性(Global Properties) 在 Setup Utility 選單畫面中,按下 鍵後,以進入 LSI Logic Configuration,然後選擇 Global Properties。本項選單提供您變更一些相關的 設定。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02) Adapter List Global Properties Adapter PCI PCI PCI PCI FW Revision Status BUS Dev Fnc Slot SAS1068 05 03 00 00 1.15.00.
開機資訊顯示模式(Boot Information Display Mode) 設定硬碟資訊顯示模式。設定值有:[Display adapter & install devices] [Display minimal information] [Display adapter and all device] [Display adapter only]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
回復到預設值(Restore Default) 本選項提供您放棄您所建立的選項設定與回復到系統預設值。 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08.05.00 (2006.08.
第七章 驅動程式設定 7 在本章節中,我們將介紹伺服器內 所支援的相關驅動程式的安裝與設定說 明。
7.1 安裝 RAID 驅動程式 當您在系統中建立好 RAID 陣列模式後,現在您就可以開始安裝作業系統 至獨立的硬碟裝置或具開機功能的陣列上。這章節將來介紹如何在安裝作業 系統的過程中,進行控制 RAID 的驅動程式。 7.1.1 建立一張 RAID 驅動磁碟 您必須使用其他的電腦主機,並搭配系統/主機板所附的公用程式光碟片 中的軟,來建立此張 RAID 驅動程式磁片。 當您在進行 Windows 2000/2003 或 Red Hat Enterprise / SuSE 作業系統安 裝時,必須使用一張 RAID 驅動程式磁碟片,來指定所使用的陣列模式。您 可以在 DOS 模式下,建立 RAID 驅動程式磁碟片(使用公用程式光碟片中 的 Makedisk 工具程式進行製作)。 在 DOS 環境下,建立一張含有 RAID 驅動程式的磁碟片: 1. 在光碟機中放入本主機板的驅動程式及公用程式光碟。 2. 重新開啟電腦,然後進入 BIOS 設定畫面。 3. 選擇開機的裝置,將光碟機設定為第一個開機裝置,儲存設定後離開 BIOS 設定畫面。 4. 將電腦重新開機。 5.
6. 放入一張已經格式化的空白磁碟片至磁碟機中,然後選擇您要建立的 RAID 驅動程式類型的磁碟片。 7. 選定後按下 。 8. 依照畫面的指示,來建立驅動程式磁碟片。 若您在 Makedisk 畫面中未找到您要建立的驅動程式類型,如 Red hat Enterprise 版本,請進入公用程式光碟裡尋找路徑: ‧若為 Intel 6321 LSI MegaRAID,路徑為:\Drivers\6321 LSI MegaRAID\ Driver\Linux\ ‧若為 LSI 1068 SAS,路徑為:\Drivers\LSI 1068\Driver\Linux\ 上面的檔案所存放的路徑會因您所使用的機種而有所不同。 7.1.
4. 在外接式 USB 軟碟機中,放入先前您製作好的 RAID 驅動程式磁碟片, 然後按下 鍵。 5.
‧ LSI 1068 PCI-X SAS controller 驅動程式: - 提供給 Windows 2000 作業系統安裝,選擇 LSI Logic Fusion-MPT SAS Driver。 - 提供 32bit Windows Server 2003 作業系統,選擇 LSI Logic Fusion-MPT SAS Driver(Server 2003 32-bit)。 6. 接著 Windows 2000/2003 安裝程式會開始從 RAID 驅動程式磁片中進行 載入 RAID 控制驅動程式,當完成後,請按 鍵繼續其他的安裝。 7. 完成 RAID 驅動程式安裝後,作業系統會繼續進行安裝,請依照畫面的 指示來進行。 在 Windows 2000/2003 Server 系統下安裝 在 Windows 2000/2003 Server 系統安裝下安裝 RAID 驅動程式: 1. 重新開機,使用 Administrator(主管理者)登入 Windows 系統。 2.
5. 使用滑鼠右鍵點選 RAID Controller 項目,然後選擇 Properties(內容)。 6. 點選 Driver(驅動程式)欄,然後按下 Update Driver 按鈕。 7. 這時會開啟 Upgrade Device Driver Wizard(更新驅動程式精靈)視窗,請 按 Next 按鈕。 8. 在軟碟機中放入剛剛您所製作的 RAID 驅動程式磁碟片。 9. 選擇”Search for a suitable driver for my device (recommended)”,然後按 下畫面上的 Next 按鈕。 10. 安裝精靈會開始搜尋 RAID 驅動程 式,當找到後,請按 Next 按鈕進 行安裝驅動程式。 11. 當完成安裝時,請點選 Finish 按鈕 來結束。 檢視所安裝的 RAID 驅動程式: 1. 使用滑鼠按右鍵選擇桌面上的 My Computer(我的電腦)圖示,然後從彈 出的選單中,選擇 Properties(內容)。 2. 接著請點選 Hardware(硬體)這欄,然後點選 Drvice Manager(裝置管理 員)來顯示系統目前連接的相關硬體。 3.
4. 使用滑鼠右鍵點選 RAID controller driver 項目,然後選擇功能表中的 Properties(內容)。 5. 點選 Dirver(驅動程式)這欄,然後選擇 Driver Details 按鈕來查看 RAID 驅動程式的說明。 6. 當完成後,按下 OK(確定)。 在 Red Hat Enterprise 下安裝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於 Red Hat Enterprise 作業系統下安裝 Intel 6321ESB LSI Logic Embedded SATA RAID 控制晶片的驅動程式: 1. 使用 Red Hat 作業系統安裝光碟開機。 2. 開機於 Boot: 時,請輸入 linux dd updates,然後按下 鍵。 當安裝具備 Driver Update Disk (DUD) 的 Red Hat 2.
3. 當系統詢問您要透過磁碟片安裝時,請按下 鍵來選擇 Yes ,然後 按下 鍵繼續。 4.
5. 當出現此對話框時,請在外接式 USB 軟碟機中放入 Red Hat Enterprise 的 LSI RAID 驅動程式磁碟片,並選擇 OK,然後按下 鍵。 此時會開始安裝驅動程式至系統中。 6. 當詢問您您還需要增加其他額外的 RAID 驅動程式時,請選擇 No,然後 按下 鍵。 7.
在 SuSE Liunx 系統下安裝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於 SuSE Linux 作業系統下安裝 RAID 控制晶片的驅 動程式: 1. 使用 SuSE 作業系統安裝光碟開機。 2. 從 Boot Options 畫面中選擇 Installation 選項,然後按下 鍵繼續。 3.
4. 當出現對話框時,請在軟碟機中放入 RAID 驅動程式磁碟片,然後按下 鍵。 5.
7.2 安裝 Intel 晶片軟體程式 本章節提供您如何安裝在 Intle 晶片環境中的隨插即用裝置元件。 您需要在 Windows 2000/Server 2003 作業系統環境中,手動安裝 Intel 晶 片軟體,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進行: 1. 重新啟動電腦,然後使用 Administrator(主管裡者)登入作業系統。 2. 於光碟機中放入主機板/系統的驅動程式光碟。若您已經啟動光碟自動偵 測的功能,透過作業系統自動偵測的功能,會自行啟動光碟顯示 Drivers 選項畫面。 3.
4. 接著顯示 Intel(R)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 畫面,請依照畫面的 指示按 Next 進行安裝。 5.
6. 瀏覽並閱讀 Readme File Information 後,請點選 Next 繼續。 7.
7.3 安裝網路驅動程式 本章節將介紹如何安裝 Intel Gigabit 網路驅動程式。 7.3.1 在 Windows 2000/Server 2003 系統下安裝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在 Windows 2000/Server 2003 系統中安裝 Intel Gigabit 網路驅動程式: 1. 重新開機,使用 Administrator(主管理者)登入 Windows 系統。 2. 於光碟機中放入主機板/系統所附的公用程式與驅動程式光碟片,若您的 系統已經啟動了光碟機「自動安插通知」的功能,那麼稍後一會光碟片 會自動顯示 Drivers 選單(驅動程式選單)視窗。 ‧ 接 著Windows 自動偵測 LAN 控制器與顯示「找到一個新的硬體裝 置」(New Hardware Found),然後選擇 Cancel(取消)關閉視窗。 ‧ 若您未自動偵測功能功能,請瀏覽(browse)光碟來開啟光碟內的檔 案內容,並進入 \Drivers\Intel 82563EB 目錄中,點選 AUTORUN.EXE 程式來執行,並請繼續按照步驟 4 來進行安裝。 3.
4. 點選選單中的 Install Drivers 開始進行安裝。 5.
6. 選擇 I accept the terms in the license agreement,然後按 Next 鈕繼續。 7.
8. 接著按 Install 鈕開始進行驅動程式的安裝。 9.
檢視所安裝的 Gigabit 網路驅動程式: 1. 使用滑鼠按右鍵選擇桌面上的 My Computer(我的電腦)圖示,然後從彈 出的選單中,選擇 Properties(內容)。 2. 接著請點選 Hardware(硬體)這欄,然後點選 Drvice Manager(裝置管理 員)來顯示系統目前連接的相關硬體。 3.
7.3.2 在 Red Hat/SuSE Linux 系統下安裝 當您要在 Red Hat Enterprise 與 SuSE Linux 系統下安裝 Intel Gigabit 網路 驅動程式時,請依照以下的步驟來進行安裝 : 當安裝網路驅動程式前: 當您進行安裝網路驅動程式前,您必須安裝核心開發(Kernel Development )程式,請依照以下的步驟進行安裝: 1. 2. 3. 4. 放入 Linux 作業系統安裝光碟 1(Disk 1)至光碟機中。 點選 Application > System setting > Add/Remove application。 從 Development Tools 中選擇 Kernel Development。 依照稍後的步驟與依照畫面的提示來放入相對應的光碟以進行安裝。 從 TAR 檔案建立驅動程式 1. 放入主機板/系統公用程式光碟至光碟機中,然後選定欲建立在 Linux 平 台上的隨選裝置。 2. 從主機板/系統公用程式中複製基礎驅動程式 tar 檔案到您的本地端硬碟 目錄中。檔名名稱為 e1000-.tar.
7.4 安裝顯示驅動程式 本章節將介紹如何安裝 ATI ES1000 顯示介面驅動程式。 7.4.1 在 Windows 2000/2003 Server 系統下安裝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在 Windows 2000/2003 系統中安裝 ATI RN50 顯示 驅動程式。 請依照以下的方式,來進行安裝 ATI ES1000 顯示介面驅動程式: 1. 重新開機,使用 Administrator(主管理者)登入 Windows 系統。 2.
4. 顯示 ATI Software 畫面,請依照提示按 Next 鈕來開始安裝。 5.
6. 點選 鈕進行快速安裝。 7.
7.4 安裝管理應用與工具程式 在主機板所附的公用與驅動程式光碟中,包含有驅動程式、管理應用程 式,以及一些工具程式,讓您可以搭配在主機板上操作使用。 公用與驅動程式光碟片中的連絡資訊,可能會因為不定時的情況而有所 更動。請參考華碩網頁(tw.asus.com)上的訊息來更新至最新的連絡資 訊。 7.4.1 執行公用與驅動程式光碟 將此光碟片放入系統的光碟機中,然後光碟機會自動顯示 Drivers 選單 (驅動程式)畫面。(若您的系統已經啟動了光碟機「自動安插通知」的功 能) 如果 Drivers 選單並未自動出現,那麼您也可以公用程式與驅動程式光 碟片中的 BIN 檔案夾裡面直接點選 ASSETUP.EXE 主程式來開啟選單視 窗。 7.4.
7.4.3 管理軟體選單 管理軟體選單提供了您目 前所需要的網路與伺服器管 理等應用程式。請點選您所 需要的軟體,來進行安裝。 ASUS Remote Console Install ASUS Network Utility ASWM 7.4.4 工具軟體選單 公用程式選單提供了您目 前所需要的工具軟體。請點 選您所需要的軟體,來進行 安裝。 ADOBE Acrobat Reader V7.0 ASUS Screen Saver Microsoft DirectX 7.4.
7-26 第七章:安裝驅動程式
附錄 附錄 A 在本章中,我們將介紹隨伺服器系統 一同出貨的電源供應器之相關訊息。並 包含安裝時的簡易疑難排解說明。
A.1 750W 備援式電源供應器 1. Introduction A.1.
A.1.2 規格 輸出電壓標準 輸出電壓 +3.3V +5V +12V -12V +5VSB 最小 (V) 3.25 4.90 11.40 -11.40 4.85 正常 (V) 3.30 5.00 12.00 -12.00 5.00 最大 (V) 3.35 5.10 12.60 13.80 5.20 Ripple/Noise 50mVp-p 50mVp-p 120mVp-p 120mVp-p 50mVp-p 輸出電流範圍(400W) 輸出電壓 +3.3V +5V +12V1 +12V2 +12V3 +12V4 -12V +5VSB 最小(A) 0.5 0.5 0.5 0.5 1.5 1.5 0.0 0.1 最大(A) 20.0 20.0 12.5 12.5 14.0 14.0 0.5 2.0 最大輸出(W) 66.0 100.0 216.0 216.0 300.0 300.0 6.0 10.0 過電壓保護 電壓 +3.3V +5V +12V 最小(V) 3.8 5.7 13.5 最大(V) 4.3 6.5 15.0 備援式電源指示燈 請參考 1.6.
A.2 簡易問題排除 1. Introduction 在你使用伺服器的過程中,可能會碰到一些非系統或是零件故障的問 題,而這些問題只需要一些簡單的步驟即可自行解決,以下提供一些常 見的疑難排解方法供您參考。 問題 處理方式 伺服器及(或)顯示器上的電源 1. 檢查電源線是否正確連接在系統 後端的連接埠上。 指示燈未亮起 2. 檢查電源線是否正確連接至電源 插座上。 3. 按下電源按鈕以確定系統已開 機。 鍵盤無法使用 檢查鍵盤是否正確連接至系統後 端的鍵盤接頭。 滑鼠無法使用 檢查滑鼠是否正確連接至系統後 端的滑鼠接頭。 系統開機時無法執行開機自我測 1. 檢查是否安裝了符合系統規格的 記憶體模組。 試(POST) 2. 檢查記憶體模組是否正確安裝在 主機板的插槽上。 系統開機後持續發出嗶聲 1. 檢查是否安裝了符合系統規格的 記憶體模組。 2. 檢查記憶體模組是否正確安裝在 主機板的插槽上。 出現「Non-system disk or disk 1. 檢查是開機的硬碟裝置是否有正 常運作。 error」訊息 2. 檢查硬碟是否安裝妥當。 未連接網路 A- 1.
問題 在系統開啟後,為何風扇總 是全速運作?(系統風扇: 5700RPM;後置風扇:11800 RPM) 華碩 RS260-E4/RX8 使用手冊 處理方式 請先進入 BIOS 程式中的硬體監 控(Hardware Monitor)畫面, 並檢視 CPU 溫度與設定為使用 Smart-Fan Control 功能。若 SmartFan 功能為關閉,請將 Smart-Fan 控制的功能設定為 Enabled(啟 用)。若 Smart-Fan 功能已經式 啟用(Enabled)的狀態,請檢查 如下的內容: 1. 若在 BIOS 程式偵測下的 CPU temperature(溫度)為超過 60 ℃,請關閉電腦,然後重新安裝 處理器的散熱片,並確認散熱片 有緊密地與處理器接合。 2. 若在 BIOS 程式偵測下的 CPU temperature(溫度)為超過 60 ℃,請檢查系統風扇的散熱運作 方向,是否為朝向後置面板吹拂 散熱。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