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1 内饰板与饰件 1.1.1-1 第5篇 Cs35车身 各节标题 页码 1.1 服务信息 1.1.1 概述…………………………………………………………………………………………1.1.1-1 1.1.2 识别代码……………………………………………………………………………………1.1.2-1 1.1.3 牵引与举升…………………………………………………………………………………1.1.3-1 1.1.4 保养周期……………………………………………………………………………………1.1.4-1 1.1.5 噪音、振动与不平顺………………………………………………………………………1.1.5-1 CS35 2012.
5.1.1-2 内饰板与饰件 5.1.1-2 5.1 .1内饰板与饰件 适用车型: 长安·S101 5.1.1-3 内饰板与饰件 拆卸与安装 前门内饰板的拆卸与安装(左右 对称) 5.1.1-3 图红色圈位置),然后用一字批取出前端的子母扣 (下图蓝色圈位置)。 一:拆卸 拆卸与安装 1.从前门三角饰板两侧靠上端位置翘出上端的一个 卡子,然后将下端的两个自身卡子拔出,位置如下。 前门内饰板…………………………………………………………………………………………………5.1.1-3 6.用一字批在下图位置的缺口处撬开门饰板下端, 然后从两边往上,依次拔出门饰板上的10个卡子。 后门内饰板…………………………………………………………………………………………………5.1.1-3 立柱内饰板…………………………………………………………………………………………………5.1.1-4 2.拆卸把手盖板,用一字批在把手盖板的缺口处 (下图箭头位置),轻轻撬开把手盖板,然后往两 边翘,撬开一定的开口后,用手掰开把手盖板,用 力均匀,不宜过大。 7.
5.1.1-4 内饰板与饰件 5.1.1-4 5.1.1-5 内饰板与饰件 5.1.1-5 先拆卸1,2处的两个螺栓;然后拆卸3处卡子; 最后拆卸安全带螺栓,取出安全带后取下B柱上饰 板。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8.C柱下饰板 3.拆卸内开手安装螺钉盖板,在如下图示位置撬 开盖板。 卡子位子如图所示,拆卸顺序1→2,拆卸时不可用 力过猛;卡子拔出后,将A柱上饰板的下端从仪表板 中轻轻取出;最后拔掉高音喇叭的线束接头。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2.前门槛装饰板 4.用十字批从下至上依次拧下下图位置的5个自 攻螺钉。 拆卸A柱下饰板前必须先确认前门槛装饰板已经 拆卸! 先用一字批将1处子母扣翘出车身对应的安装 孔;然后将2处卡扣翘出,取下A柱下饰板,取出时 注意背面的线束。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6.B柱下饰板 依次将门槛装饰板的前端1、2处的卡子和后端 3、4处的卡子拆卸,然后拆卸5、6处的卡子,将前 门槛装饰板取出,取出时注意线束。 安装时先将线束整理到5、6处卡子中间,安装 顺序:3→4→1→2→6→5。 3.后门槛装饰板 5.
5.1.2-1 后视镜 5.1.2-1 5.1.2-2 后视镜 5.1.2-2 后视镜 5.1.2 后视镜 适用车型: 长安·S101 说明与操作 外后视镜……………………………………………………………………………………………………5.1.1-2 本车后视镜集成了侧转向型号灯,都具有电动 调节镜片得功能,且含电动和手动折叠两种后视 镜,简称电动折叠后视镜和手动折叠后视镜,此两 种后视镜分别用于该车型中的不同配置。外后视镜 可通过调节仪表板左侧的按钮,将镜片调整到需要 的位置,电动折叠外后视镜可通过仪表板左侧得按 钮电动收折外后视镜。 拆卸与安装 拆卸 外后视镜……………………………………………………………………………………………………5.1.1-2 1、先拆下前门三角饰板和门内饰板; 2、卸下后视镜线束接插头,拔下后视镜线束卡 子; 3、卸下三颗后视镜固定螺栓; 4、将后视镜从门板上拿下。 安装 安装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 注:后视镜安装时线束要从玻璃滑槽外侧卡 接,避免线束与玻璃干涉。 CS35 2012.10 CS35 2012.
.1.3-1 座 椅 5.1.3-1 5.1.3-2 座 椅 座椅 5.1.3 座 椅 适用车型: 长安·S101 说明与操作 座 椅…………………………………………………………………………………………………………5.1.3-2 拆卸与安装 前排座椅………………………………………………………………………………………………………5.1.3-2 后排座椅………………………………………………………………………………………………………5.1.3-2 本车安装两排座椅, 前排座椅均可前后滑动, 并可调节靠背角度,及头枕高度;豪华型驾驶员座 椅高度可调,腰部支撑可调,为驾驶者提供舒适的 驾驶位置。具体调节方法可参考《使用说明书》。 前排座椅 (40 100 0) 拆卸 1.拔掉安全带锁扣报警线束和侧气囊线束(仅高 配)插头。 2.将座椅移到最后面 3.卸下座椅前固定螺栓 4. 将座椅移到最前面 5.卸下座椅后固定螺栓 安装 1.注意: 勿将座椅固定螺栓完全拧紧安装座椅。 2.将座椅移向最前。 拧紧座椅后固定螺栓。 3.将座椅移向最前后。 拧紧座椅前固定螺栓。 CS35 2012.10 5.1.
5.1.4-1 玻璃、窗框、机构 5.1.4-1 5.1.4 玻璃、窗框、机构 适用车型: 长安·S101 常规操作 前门车窗玻璃升降器及电机 (42 001 0)……………………………………………………………………5.1.4-2 5.1.4-2 玻璃、窗框、机构 前 门 车 窗 玻 璃 升 降 器 及 电 机 (42 001 0) 5.1.4-2 6. 卸下车窗玻璃。 拆卸 1.拆卸前门装饰板。有关资料请查阅第501-05节 2.用塑料小刀(一次性刀具)将防水膜剥落。 小心: 不要触摸粘合剂表面以免削弱再次粘 合的效果。 后门车窗玻璃升降器与电机 (42 001 0)……………………………………………………………………5.1.4-3 7.拆下升降器电机接插头。 前车窗玻璃呢槽 (42 333 0)…………………………………………………………………………………5.1.4-5 后车窗玻璃呢槽 (42 334 0)…………………………………………………………………………………5.1.4-5 3.连接车窗操作开关接线盒 8.拧松升降器及电机安装螺栓,取出升降器及电机。 安装 1.
5.1.4-3 玻璃、窗框、机构 5.1.4-3 5.1.4-4 玻璃、窗框、机构 5.1.4-4 1. 拆卸后门装饰板。有关资料请查阅第501-05节 2.用塑料小刀(一次性刀具)将防水膜剥落。 小心: 不要触摸粘合剂表面以免削弱再次粘 合的效果。 7. 卸下车窗玻璃。 3.连接车窗操作开关接线盒 4. 将车窗玻璃安放在升降器上,拧紧螺栓,运 行升降器数次,确保玻璃安装无误。 ·安装固定螺钉。 8. 拆下升降器电机接插头。 4.将升降器降到螺栓可以拧到的位置,拧松车窗 玻璃夹板固定螺栓 5. 装好防水膜 9. 拧松升降器及电机安装螺栓,取出升降器及 电机。 安装 5. 拆掉车门内、外夹条 4.将滑槽螺栓拧紧 5. 将车窗玻璃安放在升降器上,拧紧螺栓,运 行升降器数次,确保玻璃安装无误。 ·安装固定螺钉。 1. 将升降器及电机装入,拧紧安装螺栓。 6.安装内外夹条 7.安装前门装饰板,有关资料参阅第501-05节。 后门车窗玻璃升降器与电机(42 001 0) 拆卸 CS35 2012.10 6.
5.1.4-5 玻璃、窗框、机构 5.1.4-5 5.1.6-1 把手、锁、锁扣及进入系统 5.1.6-1 安装 1. 安装时的步骤与拆卸时相反。 5.1.6 把手、锁、锁扣及进入系统 后车窗玻璃呢槽 (42 334 0) 适用车型: 长安·S101 拆卸 7.安装内、外夹条。 8.安装后门装饰板,有关资料参阅第501-05节。 1. 卸下后车窗玻璃。有关资料 请查阅后车窗玻 璃这部分。 2. 卸下后窗玻璃呢槽。 常规操作 发动机盖锁(41 232 0)………………………………………………………………………………………5.1.6-2 前门锁总成 (41 351 0)………………………………………………………………………………………5.1.6-2 后门锁总成 (41 352 0)………………………………………………………………………………………5.1.6-3 前车窗玻璃呢槽 (42 333 0) 背门锁总成…………………………………………………………………………………………………5.1.
5.1.6-2 把手、锁、锁扣及进入系统 5.1.6-2 发动机盖锁(41 232 0) 拆卸 5.1.6-3 把手、锁、锁扣及进入系统 安装 1. 安装时,按与拆卸相反的程序进行。 1. 拆去前保罩上面的安装螺钉 后门锁总成 (41 352 0) 5.1.6-3 背门锁总成 拆卸 1.拆卸背门饰板。更多信息参阅第501-05节 2. 分离背门锁总成(两个螺钉) 拆卸 3.拆下前门锁内开把手 2.拆开引擎盖锁 1. 拆卸后门饰板。更多信息参阅第501-05节 2. 警告:不要接触带粘性的表面以免重装时 粘性减弱。 剥下防水膜 3. 取下背门锁总成 1.断开背门锁总成的外部线束。 2. 取下背门锁总成 4. 拆下滑槽 3.卸下后车门锁内开把手。 3. 拆去解锁拉索卡环 5.拆开前门锁总成的电器连接插头,拆下外开手 柄连接杆,左前门还需拆下锁芯连接杆。 安装 4. 拆下滑槽 发动机盖锁开锁把手 (41 226 0) 安装 拆卸 1.安装程序与拆卸步骤相反 前门锁总成 (41 351 0) 1. 安装时,按与拆卸相反的程序进行。 1.
5.1.6-4 把手、锁、锁扣及进入系统 3. 卸下发动机盖锁开锁把手 5.1.6-4 5.1.7-1 保险杠 5.1.7-1 5. 卸下外把手手柄盖 5.1.7 保险杠 适用车型: 长安·S101 前保险杠……………………………………………………………………………………………………5.1.7-2 后保险杠……………………………………………………………………………………………………5.1.7-2 安装 1. 安装时,按与拆卸相反的程序进行。 6. 卸下外把手拉手 车门外把手 (41 333 0) 拆卸 注意:拆卸前后门外把手的过程非常相似,所以 在同一节中描述。但是图示显示的仅是前门的情况。 1.断开电瓶接地线 2.取下内饰板。更多信息,参见501-05A . 3. 警告:不要接触带粘性的表面以免重装时 粘性减弱。 局部分离防水膜 ·用塑料刀(如一次性餐具中的塑料刀)切开 橡胶带然后将保护层剥落。不要未切开橡胶带就试 图剥落保护层。 7. 卸下外把手支架 安装 1.按与拆卸相反的程序进行。 4. 分离门锁外开手柄连接杆 ·打开卡夹,分离外开手柄连接杆。 CS35 2012.
5.1.7-2 保险杠 5.1.7-2 5.1.8-1 乘员安全带系统 5.1.8-1 前保险杠 拆卸 5.1.8 乘员安全带系统 适用车型: 长安·S101 规格…………………………………………………………………………………………………………5.1.8-2 诊断与测试…………………………………………………………………………………………………5.1.8-2 前排安全带(40 222 0)………………………………………………………………………………………5.1.8-2 1、分别拆下图示位置处的螺钉。注:拆卸顺序 自下而上; 2、将两前雾灯尾部的与车身线束相连接 的接插件拆开,使前雾灯线束与车身线束分离; 3、从前保险杠两端将前保险杠从前保险杠安装 支架抬下来,此时前保险杠即与车身拆离。 后排安全带(40 222 0)………………………………………………………………………………………5.1.
乘员安全带系统 5.1.8-2 扭矩规格 种类 Nm 安全带卷收器下固定螺栓 39±5 安全带卷收器上固定螺栓 9±3 前排安全带锁扣固定螺栓 39±5 后排双头锁扣固定螺栓 39±5 安全带上部锚座螺栓 39±5 安全带下部锚座螺栓 39±5 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固定螺栓 39±5 lb-ft lb-in 5.1.8-2 1.拆卸座椅上的安全带底部带头 1.拆下座椅上的安全带装饰板 2.拆下固定螺栓 5.1.8-3 5.拆卸前安全锁扣 安装 安全带系统 操作原理 警告:所有安全带包括 卷收器,带扣,前安 全带带扣支撑(滑轨)及儿童安全座椅和附属部件 (如果装备)在每次碰撞之后都应检查。新安装的 安全带必需经过专业技师的检查以确认无缺陷并能 正常运作。否则,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此种车型前座与后排全部采用三点式安全带。 前座安全带带扣装在各自座椅的座椅骨架上。 后座椅安全带扣则固定在地板上。 注意: 安全带带头固定螺栓上带有起保护作 用的纸垫圈。在拆卸及安装过程中注意隔片和纸垫 圈始终保持在带头上。 2.拆卸B立柱内饰板 5.1.
5.1.9-1 安全拉手、遮阳板、顶盖内衬 5.1.9-1 5.9 安全拉手、遮阳板、顶盖内衬 适用车型: 长安·S101 5.1.9-2 安全拉手、遮阳板、顶盖内衬 5.1.9-2 拆卸与安装 1.安全拉手(3个安全拉手一样) 掀开安全拉手安装座上的螺钉堵盖,卸下螺 钉,将安全拉手取下。 安全拉手……………………………………………………………………………………………………5.1.9-2 遮阳板(左右对称)………………………………………………………………………………………5.1.9-2 顶盖内衬……………………………………………………………………………………………………5.1.9-2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2.遮阳板(左右对称) 先翘开下图位置的螺钉堵盖,然后拆卸里面的 两个螺钉,取下遮阳板。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3.
5.1.10-1 仪表板与控制台 5.1.10-1 5.1.10-2 仪表板与控制台 仪表板与控制台 5.1.10 仪表板与控制台 拆卸方式 适用车型: 长安·S101 专业工具 拆卸方式……………………………………………………………………………………………………5.1.10-2 5.1.10-2 卸与安装)。 9.拆卸CD 主机。 参考:CD主机(4.3.5信息和娱乐系统,拆卸与安 装)。 10.拆卸点烟器及附件电源插座。 参考:(4.3.4点烟器/附件电源,拆卸与安装)。 11.拆卸驻车制动调节盖。 专业工具……………………………………………………………………………………………………5.1.10-2 内外饰件拆卸工具…………………………………………………………………………………………5.1.10-2 扭矩规格……………………………………………………………………………………………………5.1.10-2 扭矩规格 12.
5.1.10-3 仪表板与控制台 14.拆卸控制箱前右侧装饰板。 15. 卸控制箱前右侧1处固定螺钉。扭矩:3 Nm。 16. 拆卸控制箱前左侧装饰板。 17.拆卸控制箱前左侧1处固定螺钉。扭矩:3 Nm 5.1.10-3 18.拆卸控制箱前部2处固定螺钉。扭矩:3 Nm。 18.拆卸控制箱拉手右装饰盖板。 18.拆卸控制箱前部1处固定螺钉和1处螺栓。螺 钉扭矩:3 Nm。螺栓扭矩:19 Nm 5.1.10-4 仪表板与控制台 5.1.10-4 18.拆卸仪表板左右侧装饰盖板。 19.拆卸仪表板左右侧共8处固定螺栓。 扭矩:19 Nm 20.板仪表后侧2处固定螺栓。扭矩:19 Nm 18.拆卸控制箱拉手左装饰盖板。 21.拆卸仪表板中下部2处固定螺栓。扭矩:19 Nm 18.拆卸控制箱换挡面板。 18.拆卸控制箱前部1处固定螺钉和1处螺栓。螺 钉扭矩:3 Nm。螺栓扭矩:19 Nm。取下控制箱。 22.拆卸仪表板总成。 CS35 2012.10 CS35 2012.
5.2.1-1 车身维修 5.2.1-1 5.2.1-2 车身维修 说明与操作 5.2.1车身维修 噪音、振动和不平顺 适合车型:2012 S101 汽车工程中NVH 的含义 N = 噪音:不悦耳的声音,能听见。 V = 振动:振动,能感觉到。 H = 不平顺性:抖动、颤动, 能被听到也能感觉 说明与操作…………………………………………………………………………………………………5.2.1-2 噪音、振动和不平顺…………………………………………………………………………………5.2.1-2 承载式车身……………………………………………………………………………………………5.2.1-3 塑料件的分类…………………………………………………………………………………………5.2.1-3 零部件的状态…………………………………………………………………………………………5.2.1-4 焊接种类说明…………………………………………………………………………………………5.2.1-4 故障现象诊断与测试………………………………………………………………………………………5.2.
5.2.1-3 车身维修 客在车上的不同位置所感受到的噪声的程度也不 同。 5.2.1-3 .大大减轻重量。 .牢固的乘员空间特性。 .采用低合金高强钢形成牢固的立柱,车门门槛 和车门轮廓。 .车门完整的侧向保护。 .在极度变形情况下车门也能被打开的设计。 .严格设计的前后形变特性,动态吸收变形冲击 保护乘员空间。 .附加的侧向坚固性。 .高扭转刚度。 .高挠曲强度。 5.2.
5.2.1-5 车身维修 才能修复。 维修步骤 1. 确定维修方法。 2. 标注凹坑,有助于识别。 注意:不使用带溶解性的笔 ( 损伤油漆)。 3. 准备修理区域。 . 如果确定凹坑内侧可以触及,则没有必要开孔 维修。 . 清理损伤区域车体。仔细检查对成功维修是非 常重要的。 . 如果维修表面粗糙则进行抛光,因为维修方法 中仅在反光足够强时才能被准确地确定。 4. 布置安装调节照明灯。 . 调节照明灯应放置和调整以便在漆面反光下能 清楚地看到凹坑( 椭圆形)。 . 当在凹坑上加压时,如果椭圆形状变化成彼此 交叉的线,则线的交叉点是压力工具工作点。 5. 压力工具的位置 . 将压力工具的顶点放置到凹坑的边缘。 . 通过工具的顶点轻压凹坑并来回移动,反射光 可显示压力工具的位置。 6. 恢复防腐保护。 碰撞维修 进行碰撞维修时安全注意事项 CS35 2012.10 5.2.1-5 进行车身钣金维修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 安全注意事项: . 进行车身钣金焊接、切割、打磨操作时,必须 穿防护服、戴防目镜、戴好手套、穿好工作鞋。 . 焊接区域必须通风良好。 .
5.2.1-7 车身维修 4. 一定要等待焊接底涂干燥后进行焊接操作。 5. 焊接完成后清除焊接熔渣,注意不要破坏材 料的强度。 6. 所有焊缝凹坑用含铅材料填充法来处理。 7. 清洁和填充密封的内部区域。 8. 密封所有的焊接区域和接头,进行彻底保护。 空腔保护( 局部修理后对门槛进行空腔保护) 5.2.1-7 本章只简单介绍塑料件的维修方法,不建议维 修。 5.2.
5.2.1-9 车身维修 3. 粘接 刮痕粘接: . 在清洁并喷涂了底漆后,用粘合剂填充刮痕。 . 用一柔性塑料塞尺摊开并平整粘合剂。 . 用红外线加热器或干燥器进行干燥。 粘接修补裂缝: 在发生大面积裂缝或碎裂时,对待修理部位进 行加固可提高抗扭强度。为此,合适的加固材料( 如:金属带、加强纤维) 被用来附加在零件背面。 . 用PE 薄片或胶带覆盖裂缝的前侧。 . 从内侧起,用塑料粘合剂填充焊缝。 . 同时一根较宽的加强纤维也和粘合剂一起填充 到焊缝内。 . 通过附加嵌接在塑料部件上的金属带来加固裂 缝的末端。 . 将加固材料的上表面与整个待修理表面修整成 同样的高度。 . 用红外线加热器或干燥器进行干燥。 . PE 薄片用来防止粘合剂从裂缝前侧中溢出。 . 在粘合剂干燥后取下PE 薄片。 . 在待修理部位的前侧涂抹粘合剂。 . 使用红外线加热器或干燥器进行干燥。 . 将粘合剂冷却到室温以防在打磨时粘合剂脱落 和砂纸过热。 4. 打磨 . 使用轨道砂轮机打磨掉粘合剂的突出部分。 砂纸类型:P120 ~ P220 粗砂纸 . 手动修整下陷和弯曲的区域。 . 使用打磨衬垫来摩擦漆面。 .
5.2.2-1 车身修理-塑料件修理 5.2.2-1 车身修理-塑料件修理 5.2.2-2 塑料件修理 5.2.2车身修理-塑料件修理 适合车型:长安·S101 塑料件修理………………………………………………………………………………………………… 综述…………………………………………………………………………………………………………5.2.2-2 塑料件确认…………………………………………………………………………………………………5.2.2-2 热塑性塑料件矫正…………………………………………………………………………………………5.2.2-2 塑料焊接……………………………………………………………………………………………………5.2.2-3 塑料件摆动焊接……………………………………………………………………………………………5.2.2-5 塑料粘接……………………………………………………………………………………………………5.2.2-5 安全规程……………………………………………………………………………………………………5.2.
5.2.2-3 车身修理-塑料件修理 裂纹延伸和扭曲 5.2.2-3 V形焊缝 如果在损伤区域出现裂纹延伸或扭曲,用热塑性 矫正方法修复的可能性不大。粘接修理可能更适合。 -为避免材料的拉伸,用钢锯切掉破损或扭曲的 区域。 -在内外两侧均匀加热变形部位至200°C左右, 用抹刀或木锤手柄辅助修复。 5.2.2-4 车身修理-塑料件修理 -对焊接设备进行3-4分钟的预热,使其达到预 先选定的焊接温度。 -将焊条的前端切成斜面,以便从裂缝焊缝的开 始位置起逐步填充。 5.2.2-4 塑料焊枪的位置 塑料焊枪的后部 塑料焊接 注意: 不要在泡沫材料衬背上进行塑料焊接。 因为损伤区域的内侧不适合进行粘接,塑料焊接 是修理塑料保险杠裂缝的最有效方法。例如:带棱角 的断面、方形断面、在加固区域的窄小圆形断面。 所需工具和材料 -除车间内常用工具(如刮刀等)外,下列工具 在塑料焊接时也要用到: -热风枪 (约 1500 W) -焊接喷嘴 -不同的焊条 -用来形成焊缝的平面切割器( Ø 5.
5.2.2-5 车身修理-塑料件修理 -焊缝过宽。 -焊接温度过高。 -塑料件摆动焊接难接近区域的损伤进行修理。 重新加工焊缝 -在冷却后,焊缝的凸起部分可用角度砂轮机进 行打磨。砂纸类型:P80粗砂纸。 -然后用轨道砂轮机进行表面打磨。砂纸类型: P120-P220细砂纸。 -使用塑料清洁刷清洁修理表面。 -在修理表面上喷涂塑料底漆。 塑料件摆动焊接 摆动焊接主要用来对难接近区域的损伤进行修 理。 -在摆动焊接时焊条可自由移动。 -焊缝的准备同前。 进行焊接 -塑料焊枪只装备延伸喷嘴。 -通过喷嘴垂直往复运动使焊条和焊缝变成塑性 状态。 -将塑性状态的焊条压入接缝凹槽中。 摆动焊接 5.2.2-5 其他修理步骤在塑料焊接—重新修理焊缝章节介绍。 塑料粘接 综述 粘接工艺与焊接工艺相比有下列优点: -在热塑性塑料件中,所有亚刚性辅助部件(如保 险杠和前格栅等)可以不确认塑料种类就进行修理。 -所有热塑性塑料部件必须使用含聚亚安酯的粘 合剂。 -可在焊缝和破碎裂缝上使用加强带来确保最初 的延展性。 5.2.
5.2.2-7 车身修理-塑料件修理 5.2.2-7 -使用细砂纸重新手工修整下陷或弯曲表 面。 -检查待修理表面的平整性,如有不平则重 新打磨。 -根据厂家建议进行喷漆。 安全规程 -聚脂树脂、粘合剂、溶剂和稀释剂属易燃 物品,必须严防明火。 -打磨和锯切工作必须在装备了除尘器的区 域内进行。 -如无该类区域,则必须使用有除尘系统的 工具。 -保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围裙和面具 是很重要的。 相 关 信 息 参 见 502-00 / 502-01 / 502-02章 节。在进行含异氰酸盐的粘合剂、聚脂树脂、粘 合剂、溶剂和稀释剂的相关操作时,参见相关的 法规,事故预防规程、通告,安全事项和指南也 很重要。 CS35 2012.10 CS35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