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ners Manual

來快速檢視下表中的 USB 發展史
2. USB 發展史
類型 資料傳輸速率 類別 簡介年
USB 2.0 480 Mbps 高速 2000
USB 3.0/USB 3.1 Gen 1 5 Gbps 超高速 2010
USB 3.1 2 10 Gbps 超高速 2013
USB 3.0/USB 3.1 Gen 1 (超高速 USB)
數年來,與 USB 2.0 有關的設備已經賣出 60 億台,使已然成個人電腦世界實質上的介面標準。然而,隨著更快速的運算硬體和
更大的頻寬需求生,使用者對於速度的需求也日漸成長。USB 3.0/USB 3.1 Gen 1 於焉誕生,其頻寬理論上是前一代的 10 倍。簡單
來說,USB 3.1 Gen 1 的特色如下:
更高的傳輸速率 (最高 5 Gbps)
提升匯流排最大電源與裝置電流,更能容納高耗電裝置
全新電源管理功能
全雙工資料傳輸且支援新的傳輸類型
回溯 USB 2.0 相容性
全新連接器和纜線
下列主題包含某些關於 USB 3.0/USB 3.1 Gen 1 最常見的問題解答。
速度
目前 USB 3.0/USB 3.1 Gen 1 的最新規格定義了 3 種速度模式,分別超高速、高速和全速。新超高速模式的傳輸速率 4.8 Gbps
而規格仍保留高速和全速 USB 模式 (通常分別稱 USB 2.0 1.1),分別以 480 Mbps 12 Mbps 的速度運作,且保有回溯相容性。
使 USB 3.0/USB 3.1 Gen 1 得以達到更高效能的技術變更如下:
在現有的 USB 2.0 匯流排之外再增加實體匯流排 (請參考下方圖片)
USB 2.0 之前有四條線 (一條電源線、一條接地線,以及一組差動訊號資料線)USB 3.0/USB 3.1 Gen 1 新增四個兩兩一對的差動
訊號 (接收與傳送),總共組合成八個連接器和纜線連接。
USB 3.0/USB 3.1 Gen 1 採用雙向資料介面,而非 USB 2.0 的半雙工配置,因此理論頻寬達到先前的 10 倍。
隨著高畫質影像內容、容量以 TB 計的儲存裝置、像素以百萬計的數位相機等品推陳出新,使用者對資料傳輸速度需求與日俱增,
USB 2.0 的傳輸速度似乎已經不看了。此外,沒有 USB 2.0 連線可以接近 480 Mbps 的理論最大輸出,讓資料輸出的最大速率始終
停留在約 320 Mbps (40 MB/) 的水準,也就是實際最大資料輸送量。同樣地,USB 3.0/USB 3.1 Gen 1 連線也無法達到 4.8 Gbps
但我們仍能預期實質上的最高速率將可達到 400 MB/秒,表示 USB 3.0/USB 3.1 Gen 1 的傳輸速率是 USB 2.0 10 倍之多。
14 技術與元件